黎穎靜
摘 要 在寫作的過程中,主要是要求學生用更具有內涵的文字來記錄生活,從而更好地表達自身的情感。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就將針對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展開研究,全面分析當前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并針對問題制定相應策略。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7.062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LI Yingjing
(Guangxi Baise Tianlin County Anding Middle School, Tianlin, Guangxi 533311)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record their lives with more meaningful words so a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better.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is article will carry on the research for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composition teaching, and formulate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for the question.
Keywords junior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coping strategy
通過對當前初中語文作文的研究發現,我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些許問題,這就使得我們需要對當前的作文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分析,及時認識到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1]當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經常反映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大量批閱,不僅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此,本文就將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展開研究,全面分析作文教學現狀,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以便對廣大教學工作者的語文作文教學提供參考。
1 當前我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1.1 作文教學呈現虛假化傾向
在當前的作文教學過程中,能明確發現,作文教學開始出現了虛假化傾向,這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一味地運用固定模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寫作的質量不僅得不到有效提升,甚至還出現寫作質量下降的情況。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應對學校或上級領導的檢查,教師就會出現虛假的評改方式,使得學生的成績得到大幅提升,這樣既能很好地應付上級的檢查,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自信,但是這種方式將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起到十分不利的影響。[2]
1.2 作文教學呈現功利化傾向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和應試思維的禁錮,很多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沒有明確作文教學目的,所以這就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了偏差,甚至出現了作文教學功利化傾向,嚴重影響了作文教學的有效開展,一旦出現功利化傾向,那么學校和教師的指導作用也將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提升育人工作質量。[3]
2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2.1 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說真話表真情的習慣
根據當前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在對學生進行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進而關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4] 因此這也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培養學生說真話表真情的習慣。
如在一次七年級作文訓練中,時值寒冬,有學生寫一篇關于冬天的作文,一落筆就寫道:“冬天到了,雪花紛飛,梅花迎著風雪開放……”無可否認,這是冬天的景色。當我問他:“你見過皚皚白雪和梅花嗎?”這學生回答:“沒有。書上都這么寫。”這就是學生作文中常見的虛假作文了。于是我帶學生們走出教室,校園里,香樟樹郁郁蔥蔥;校門口的小河流水清瘦,河對岸的坡上,綠色的馬尾松和紅葉的楓樹相間連綿。我告訴他們:“這是我們真實的冬天,這樣的冬天在你筆下呈現,別人讀后也會感嘆:這南國的冬天真美!”八年級時,這學生寫關于春天的作文,他這么寫:“春天的校園真美:翠綠滿地都是香樟樹紅紅黃黃的落葉,微風一吹,快樂地飛舞……”看到這樣的句子,我知道,孩子們已經知道什么是真情實感,生活和學習已經融合,作文不是只為考試而存在,作文可以和自己講心里話,感受生活的美好。
筆者將傳統課內作文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讓孩子們到大自然去觀察,去感受。通過改革,學生在作文中表現的情感會更真實,有助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選擇題材的過程中,盡量選擇一些和學生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的題材。如多選擇家庭、親情等方面的題材,這樣學生就能在寫作過程中有話可寫,有情可抒,教師在批改這類作文的時候,也能更好地投入精力和興趣,實現教學相長,消減作文教學的功利化傾向。這對于學生在文章中講真話、表真情,更是產生十分重要的幫助。[5]
2.2 建立完善作文教學體系
在傳統的寫作過程中,教學方式相對比較傳統和單調,難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調動作用。這就首先要求每位教師熟悉教材、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才能設計出循序漸進、具備實效的作文訓練體系。表1是人教版七年級到九年級的單元作文訓練匯總表:endprint
由表1得知,七年級到九年級的作文訓練從淺到深有不同文體寫作訓練,選材指導,語言表達訓練和謀篇布局指導。只有熟悉訓練內容,才能完善教材,完善作文教學體系,在教學過程才會收獲理想的教學成效。
如八年級的作文訓練,有消息、說明文、書信、游記等四種文體寫作訓練,不同文體,選材角度和語言表達定有不同的要求。聯系單元課文閱讀教學,可以課文為例文,將這四種文體訓練相結合,這樣就將課堂教學和學生綜合實踐相結合,有效避免作文教學模式的僵化。
建議廣大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務必建立起完善的作文教學體系,保證在這個基礎上,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最終寫作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2.3 強化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
作文指導要有實效性,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寫作水平。設想,教師書不成文,何以要求學生成文?那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在這個過程中,學校也可以為教師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通過這種方式對教師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水平加以提升。[6]
如在九年級的一次擴寫訓練中,要求學生對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進行擴寫。教師講述作文要領和要求,教師和學生各發一張空白紙,在30分鐘內將33個字的小令擴寫成600字的現代文。半小時后,師生一起展示作文成果,老師的作文近800字,寫景抒情內容多,而班上只有五分之一的學生達到字數要求,其中只有三五人做到言語流暢,中心突出。將教師的作文和達到字數要求表達流暢的作文在班上交流朗讀,學生們恍然大悟:可以在西亭和荷花池大肆寫景抒情。當景色美好,人的情感就豐富得讓人潑墨淋漓,擴寫就不在話下了。接下來要求擴寫《天凈沙·秋思》時,班上62人,只有少數人未達到字數要求,達到字數要求的學生作文,都掌握了擴寫技巧,因為這首散曲28個字,就有10樣景物入題,何愁沒景可寫?
其實,要激發學生積極作文,需把握兩點:一是學生與教師同堂作文,師生競技激發學生的創作欲;二是選材易于作文訓練。選的詩詞短小但內容豐富,只要指導到位,學生容易書寫。而對于教師來講,就要求有一定的作文經驗,才能有效和學生競技,從而達到有效指導學生作文的目的。
3 結束語
在全新的教學理念下,有效開展作文教學,不僅能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同時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得以良好提升和發展,這對開展情感教育將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所以在這種前提下,更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讓學生的素材積累得更為全面豐富,在今后的寫作教學過程中,不斷創作出更具個性和特色的文章。
參考文獻
[1] 陳國華.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與提高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5(9):208-208.
[2] 楊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探討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4.22(88):42-42.
[3] 梁雪芬.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問題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4.41(7):105-105.
[4] 隋亮.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與提高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4.26(8):101-101.
[5] 柴蓓蓓.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及解決方法[J].課外語文(下),2014.112(12):145-145.
[6] 澤仁曲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與提高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6.61(33):75-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