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軍
摘 要: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學生解題的思路總是很容易禁錮,學生會在慣性思維下總是想到那些最常規的解題方法,思維的多樣性和發散性并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從小學時期的數學啟蒙教學中,我們就要加強對于學生思維多樣性和解題方法多樣化的能力培養,給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知識應用的技能有更大地提升空間。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
小學階段數學知識的實用性極強,往往是在大量的所學知識的應用和問題解答中學生實現了對于知識的鞏固。從長遠來看,如果學生不具備思維的靈活性與多樣性,今后碰到更難的或者更復雜的問題時很容易思維僵化,會進入到問題分析的死胡同中,最后無所適從。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解決問題變得多樣化呢?
一、教師應加強多樣化解題能力培養的意識
首先,需要教師自身強化這方面的意識,要明確培養學生思維發散性和問題解決方法多樣性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讓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將這一理念充分體現出來。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要直接映射到平時的課堂組織與展開中。比如:今后在和學生分析解決問題時,鼓勵學生多從不同角度進行探尋,讓學生能夠找到多種問題解答的方案,最后教師再來將學生的多個解題模式加以匯總,引導學生進行思維上的梳理,進而完成解題方法多樣化的教學。此外,教師要慢慢加深對于學生思維靈活性與發散性的培養,這是學生能夠在具體問題解答中找到多種方法的支撐。教師可以將一些靈活有趣的思維訓練引入課堂,可以以這樣的形式加強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讓學生更好地適應解題方法多樣化的內在要求。
例如,在解答我們熟悉的“雞兔同籠”的問題中,即雞和兔在同一只籠子里,已知動物的頭和腳的數量,求雞和兔各有多少只。除了最簡單直接的設未知數的方法,老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和分析已知條件的關聯性,提示學生雞和兔的腳在數量上的差異性,假設將所有的動物看成雞或者兔進行分析求解,使學生有醍醐灌頂的感覺,讓他們體味到數學問題是非常有趣的。教師要善于透過一個具體問題來進行教學發散及延伸,這會讓學生意識到,原來問題思考與探究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一種,可以從各個角度找到分析切入點,會找到不同的問題解答模式。一旦這樣的意識在學生頭腦中形成,那么學生今后再分析具體問題時思維就不會受到局限,這樣自然可以輕松的就具體問題找到多種解答方案。
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有效教學資源
解題方法多樣化的教學并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中已有的內容,學生學到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教師要善于搜尋生活中那些優質的問題,可以進行生活化情境的創設,挖掘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可以更充分地得到培養。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加以實踐,并且跟大家強調,一定要找到多種方式來解答具體問題,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結合。同時,教師也可以將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搬到課堂,在生活化的情境模擬下創設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且要求學生在解析問題時找到多種方案。這些都是對于學生思維多樣性和解題方法多樣化能力的培養,這種將生活化資源引入課堂的方式還能夠很顯著加強對于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鍛煉。
有很多可以引入課堂的生活化教學資源,比如,我們可以假設學生上學要乘坐交通工具,以最短時間為目標,給予公交車行駛速度,讓學生思考如何選擇公交車路線和換乘方案,讓學生能夠找到多種乘車方案。又如,假設學生要去幫媽媽買菜,在一定數量的錢和每種菜至少要買到多少斤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手中的錢買到幾種菜的問題。像這類生活問題,我們能舉的例子很多,在教學中我們更要充分將問題從生活中帶出,拿到課堂上解決,并且要求大家找到多種解答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以培養學生多樣化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鼓勵學生多樣化思維的發揮
多樣化解題本質上來說是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體現,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多鼓勵學生思維發散性的發揮,讓學生能夠嘗試從多角度分析解答問題,找到問題解決的不同切入點。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思考問題時更加積極主動,要開動自己的小腦袋,在教師的引導下思維慢慢活躍起來。同時,教師對于學生的訓練方式和訓練側重點可以相應進行調整。比如,習題課的教學中不僅要對最快最好完成題目的學生以嘉獎,也要著重表揚那些能夠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的學生。這會潛移默化地將解題多樣性的思維傳導給大家,學生也會在今后的解題中都不斷嘗試從多種途徑解答。
教師可以有意識灌輸給學生不同的分析問題途徑和解決問題方法,在引導方面多下工夫,而不是單純地以學生會解題為目的。例如,在做練習題時,教師要適時適當地要求學生以多種方法作答,并讓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自己對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闡述,然后教師對不同的解題方法進行講解,分析和比較不同方法的特點,點出這些方法的內在聯系,使學生更透徹地理解問題,增強濃厚的多樣化解題的學習氛圍。教師只有在教學模式上有相應改善,并且將多樣化解題能力的培養列為一個教學重點,這樣才會給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以更充裕的教學空間,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及解題能力的多樣化的訓練也會更加深入。
參考文獻:
[1]張桂芳,宋乃慶.數學課程中的算法知識“集中顯性教學”與“分散隱性滲透”相結合[J].數學教育學報,2013(2).
[2]張桂芳.整式乘法運算的幾何背景圖形及其教學應用[J].數學通報,2013(2).
[3]張桂芳.淺析多位數乘法計算中的進位錯誤類型及筆算乘法的教學層次[J].小學教學研究,2012(23).
[4]韓飛.“一題多解”與高職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J].高等數學研究,20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