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
摘要:21世紀初期,我國正處于現代化發展的萌芽時期。從教育領域來講,改革開放的新浪潮正領著它迅猛發展。科技與信息技術在進行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參與了其他產業的成長;我們都知道,小學教育是一個特殊的階段,是基礎的教育,也是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是一個啟蒙時期;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許多教育機構也相應引進了科技技術教育手段,它是教學手法的一個革新與進步,極大的提高教學效率并且也帶來了其他的益處。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意義
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基礎。從人生發展歷程來看,小學階段是最重要的,是長知識、長身體最旺盛的時期。心理方面,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思維敏捷,對什么問題都要問為什么,他們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吸收各種知識。在生理方面,小學生記憶力強,善于背誦和模仿。對于感興趣的事情能牢記于心,容易做到習久成性,在兒童時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可以牢固的保持一輩子。
20世紀的小學教育,在數學教學方面,運用的教學工具十分的原生態。數學中涉及到的珠算,那時候替代的要么是算盤,要么是學生自制的“小棒”。所謂“小棒”,就是用秸稈或者樹枝削成的小棍子,十以內的加減就準備十根,一百以內的就準備一百根。 那時候小學生身上最醒目的就是那一串串長短不一的小棒,構成了小學校園里一道獨特的風景。但是,從一個嚴肅的角度來講,這無疑是一個最原始、最落后的現象,它不僅反映了國家的經濟,一方面還阻礙了小學生們接受知識的范圍,加重了身體上的負擔,抑制了思維和想象力的發展。
進入21世紀后,教育體質的不斷改革和先進技術的引進,著實極大的推進了教學手法的進步。在教學工具中,出現了擴音器、計算器、投影儀和多媒體播放等設備,每一個設備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功能,它們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家長會上,許多家長都會反應,現代科技真是害慘了孩子們,孩子們放學回到家,不僅不會按時完成作業,復習和預習書本外,連飯都吃不老實,一回家就抱著電視看,或者沉迷電腦游戲,許多家長過度愛護孩子,舍不得教訓,只能眼看著干著急。這時候老師會微笑道出自己的看法,其實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用對了就是把好劍,用錯了,就成為了人生的絆腳石。
多媒體技術的定義是在人類社會中,信息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把這些表現形式(或者說傳播形式)叫做“媒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嘗試著將各種媒體手段結合運用,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成熟與推廣應用更是促成了多媒體技術的產生發展。從這個層面來說,多媒體技術就是指能夠同時抓取、處理、編輯、存儲和展示兩個以上不同類型信息媒體的技術。具體到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技術包括幻燈、投影、錄音、電影電視、錄像、計算機、衛星通訊系統等現代教學媒體。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多媒體教學的意義:
首先,多媒體技術作為一個教學工具被運用到了教學過程中來,體現時代的進步以及教育的現代化。著名文學家胡適曾經說過:“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時尚不能跟。”而這里的時尚,卻指的不是進步,進步是一個兩性詞,名詞和動詞。這里我們要強調的是隨著進步而進步的,才是被社會和時代看好的。教育教學時運用了多媒體技術,不僅體現了時代的發展,也體現了教育體制的革新,為教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使學生豐富了教學知識。
其次,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教師提供了便利以及避免了很多問題的產生。最近網上流傳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詞,“職業病”,這是一個四分新奇的詞匯,是語文書本和醫學書本中不曾出現的詞匯,而網友卻給出了十分令人信服額解釋。所謂“職業病”,就是指從事某一行業,時間長久而帶來的一些身體方面的損害。司機和辦公室人員、學生因為久坐會有頸椎、腰椎等疾病;文字工作者會有近視,化工廠工人會有肝臟和皮膚、呼吸道的疾病;而教師,因為長期使用粉筆作為書寫工具,進而對呼吸系統造成了損害,嚴重的會誘發危害生命的疾病。所以,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極大了避免了教師再接觸粉筆,免受粉塵的干擾,從環保的角度來講,也會教師和學生營造了一個健康安全的學習環境。還有,教學環節中涉及到的知識點相當豐富,并不是書本上簡單的描述所能概括得完的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可以快速便捷的獲取和展示知識點,從多個角度剖析,搜集各路不同的看法和觀點,這是黑板教學不能彌補和替代的。
最后,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根據上述家長的反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掌握其發展規律,抓住學生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可以是有聲有色的教學,加之網絡是學生的最愛,它的新穎會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便于知識的記憶。還有,多媒體教學可以模擬人工無法設計的現場扮演。比如,一個多邊形的展示,教師通過黑板教學,只能在一個平面上畫出大抵的樣子,并不能從三維立體的方位進行展示,學生會覺得過于枯燥,從而喪失學習興趣。而是用多媒體教學,它一方面可以有聲有色的進行展示,還會從三維立體方位去解讀,它可以使學生全面看到這個物體的每一個細節,把握它的要義,還能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想象力。
此外,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現代信息技術是一個百寶箱,它容納了很多復雜的教學工具和許多書本上不能載入的知識,也可以當作娛樂系統,當學習任務繁重,學生勞累時,課間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聽音樂,看影片,適當緩解壓力,豐富學生的課間生活,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每一個體系都被賦予了革新的使命,我們要學會抓住時代發展的規律,以及結合現代人的發展特點,去把每一項為民造福的新技術、新工具運用到每一個可能應用的領域。教育是民生之本,小學教育更是國家棟梁培育的基礎,作為教育者,要時時抱以發展的眼光,與時俱進,用獨到的見解去解決每一個問題。力求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國家大力實行科教興國,著就要求現代科學技術在小學教育的運用是必須的、一定的,隨時現在有些偏遠落后山區未能普及,但是在國家發布的政策一步步的領導下,信息技術在全國教育教學中的全面使用將為時不遠。
參考文獻:
[1]王加虎.《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實踐反思》,《科普童話》,2016年23期
[2]錢學娟.《小學數學新方法教學研究》,《新課程導學》,2015年2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