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嬌蘭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看圖寫話不僅是寫好作文的最初步的訓練,還是培養初入學兒童向觀察客觀事物過渡的一個橋梁和憑借,更是培養兒童提高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面對單幅圖或者多幅圖,能夠寫上幾句話或者寫一段話,這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滔滔的江河本就是發源于這涓涓的細流,我們可以說看圖寫話就是是作文當中的一項基本功。就算是中、高年級的學生,也應該經常進行這方面的訓練。那么如何能夠寫好看圖作文呢?我通常情況下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訓練學生的:
一、看看,再看看——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
看圖寫話嘛,看圖就是基礎,但是作為低年級的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對于那些剛入學的孩子,觀察起事物來更是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們盡快的掌握看圖的方法,讓學生們通過仔細看圖,能夠正確的判斷出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我主要是從這兩個方面入手的:
1、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也就是說“這幅圖的內容是什么”,或者是“誰在干什么”。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
2、細致觀察,并加以合理的想象,再用通順有序的語言敘述圖意。看圖和觀察客觀事物是一樣的,要有一定的順序,即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間順序觀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遠,由內到外;按主次觀察,可以先主后次;按事物發展先后順序觀察,可先怎么樣,再怎么樣。觀察完后要引導學生敘述圖意,接著,再根據畫面引導學生聯想出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等等,使得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得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顯得曲折動人。
二、想想,再想想——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看圖寫話時,雖然是從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但是它的最終目的之一還是在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有很多的學生在觀察后,還是把作文寫得很平淡,沒有感染力,其原因就是沒有發揮其想象力的作用,只是簡單的就物寫物,就事論事,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我是這樣做的: “想想,再想想”,一是指老師提出的問題要怎樣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點,老師提出的問題,可以說給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支點,學生可以借助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想象,理解圖畫內容,啟迪開拓學生的思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主要從以下二方面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培養。
1、看圖想象。即采用貼近兒童生活的形象直觀的圖畫,引導學生啟發學生開展合理的想象。
2、看圖學習編童話故事。即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看圖編故事要從“異”字著手,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和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指導學生說話時,要注意避免“鸚鵡學舌”,要鼓勵學生盡量做到與他人想得不同,說得不同。
三、說說,再說說——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低年級的學生天生就是好奇、天真,而且求知欲強,更善于模仿,也好提問題,喜愛表達,思維形象具體,但他們表達起來很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總是前言不達后語或重復羅唆,有時帶會有很多語病。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求學生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按照一定得到順序去敘說;
2、要有最基本內容,不要丟掉重點,偏離主題;
3、要鼓勵在語言表達上有獨到之處的學生,可以表揚他們說得細,說得好。在進行說寫訓練中,要要求學生準確、有中心、有合理的看圖,啟發他們大膽地思維、想象、發言(表達),同時還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求異思維。每次在指導學生進行看圖說話、寫話時,都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得他們興趣盎然,勁頭越來越高。在說話課上,我們可以經常這樣對他們說:“誰能和大家說不一樣?”“你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那個同學比剛才那個同學說得更具體、更生動些?”……以此鼓勵同學們說話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掌握說話的順序,他們就會很積極地表達,久而不厭,還心情愉快。有時看著單幅畫面進行說話,學生們可以說出十多個不相同的開頭,更可喜的是有的學生還有自己的創見。這樣,再在說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去寫,就容易多了。
低年級的同學主要就是形象思維,而且跳躍性很大,因此,他們在表達事物時常常雜亂無章,所以在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時,一定要教會他們按順序的分層次,一部分一部分地看,教他們看“細”,看“全”,看“深”。在觀察中除了訓練他們有序地看,還要訓練他們要有根據地想,有條理地說。總之,說話訓練要有層次地進行,要進行大面積練習,圖意清楚的可以讓班里語文成績,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說,隨后大面積展開。與此同時,還要重點指導和幫助那些中、差等生,最后安排同桌對說,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寫出好的語句來表達圖意。
四、寫寫,再寫寫——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看圖寫話,最終還是要歸結到“寫”的上面。低年級的寫話,一年級一般以寫好一句話為主,二年級則主要是進行連句成段的句群訓練。剛開始學習寫話的時候,由于學生識字量有限,因此,我們可以不求生動具體,只要學生能把話寫完整,寫得通順連貫,別人能夠看懂就可以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寫話訓練后,當學生具備了寫完整的話的能力,觀察力和想象力也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寫話的要求就要再進一步,要要求學生寫具體,寫生動。
1、寫完整
低年級的寫話是為了高年級的寫作而打基礎的。因此,在低年級的寫話訓練中,就要重點教學生把握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要把話寫完整。
2、寫具體
學生到了二年級,已經是具備了寫完整話的能力,他們的觀察、想象能力都有了發展提高。這個時候,就要在寫具體上面如下功夫,指導學生們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寫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一些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同時要抓住細節判斷人物可能說什么,他們有什么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會有怎樣的聯系,促使畫面上的人物活起來。
以上,就是本人對低年級寫話教學的一點點體會,即“四步法”看圖寫話訓練。在我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這一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它不僅能夠降低學生們訓練的難度,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只要同學們能夠觀察細致,再加以合理、豐富的想象,富有創新精神,就一定能寫出條理清晰,內容具體,完整感人的文章。我相信,只要老師能夠善于利用課本資源,細心引導學生充分想象,多讓學生們多看,多說,多寫,同時也讓學生們樂于觀察,樂于表達,樂于寫話,他們的寫作水平便能一點點地提高,為進入中年級打下堅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