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
摘 要: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同時,我國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這些不同民族的人民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根據實踐生活創造了很多的音樂,這些音樂富有我國民族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氣質。筆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在本文中就我國民族音樂的形成以及特點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民族音樂;形成;特點
民族音樂是我國音樂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富有民族特色。經過歷史長河的沖刷,民族音樂在民間依舊得以流傳,這得歸功于民族音樂多彩的演奏形式和優美的旋律。本文在此基礎上,就民族音樂的特點和形成展開論述。
一、民族音樂的形成
從學術角度來說,音樂是一種藝術,但是音樂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現象的一種反映,準確點說,音樂就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產物。關于音樂的起源,可以追朔到洪荒時代,人們在那個時代雖然還沒有學會使用語言,但是卻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強弱和高低去飆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筆者通過查閱一些資料以及自身的理解,將民族音樂形成的來源歸納為四域音樂、中原音樂和外國音樂三大類,在下文中,筆者對這三大類音樂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四域音樂
這是一種除了中原華夏族以外創作出來的中華大地各個民族的音樂文化,其中不包括黃河流域的音樂。珠江流域、長江流域等地區,和黃河流域一樣,都是我國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珠江流域主要是粵文化,西南地區有很多的少數民族,其中民族音樂文化氛圍濃郁,而西北地區又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從而實現民族音樂文化的交融和傳播;長江中有包含楚文化,這種文化下衍生出來的音樂文化,具有獨樹一幟、色彩繽紛的特點,和中原文化一同被作為傳統文化的表率;同時,東北還有一些少數民族,也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這些民族的音樂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國傳統音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在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上面[1]。
(二)中原音樂
是以黃河流域文化為中心而形成的一種音樂。黃河流域文化主要以漢族為主體,在幾千年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其中,西周時期和殷商時期的音樂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意義。司樂機構的設置、禮儀制度的等級化和階級化、七弦琴的出現等,為中國傳統器樂和樂器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的模式[2]。
(三)外國音樂
中外交流自西周就開始逐漸頻繁起來,據有關資料顯示,周穆王曾經帶領相當龐大規模的樂隊到西方各個國家旅行,可見當時就比較“時尚”。在漢代的時候,佛教已經傳入到中原地區,而且逐漸發展為我國的主教。與此同時,天竺樂和印度音樂也傳入到中國,并且和我國當地的音樂相互交融、結合,形成一種新型的音樂素材。而且很多的外國使者除了將外國的音樂帶入到我國境內,同時也將我國的音樂文化帶到自己的國家,從而實現“中西合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音樂不具有國界之分。例如:普契尼著名的歌劇《圖蘭朵》,具有巨大的世界影響力,這部歌劇的主題內容是中國北京民間故事,其中有一個插曲就應用了江蘇的民歌《茉莉花》[3]。由此可見,我國民族音樂的形成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賴于外國的音樂文化。
二、民族音樂的特點
(一)即興性
口傳心授是我國民族音樂中應用最廣泛也是最基本的傳播方式,一些老師傅、老藝人、老歌手在傳授藝術的時候僅僅憑借著演奏和演唱,徒弟、新藝人以及新歌手在學習藝術的時候也僅僅憑借著記憶和聽覺,一般情況下,其傳承方式不需要采用書面樂譜。這種口傳心授的方式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其中優點就是很多優秀的歌手或者藝人在歌唱的時候有機會在繼承民族音樂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聰明才智,對民族音樂進行改編和加工,即今天人們所說的創新。缺點就是這種方式導致很多的民族音樂消亡,而且直到如今也沒有形成健全的記譜方法??趥餍氖诘膫鞒蟹绞?,讓民族音樂具有易變性,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集體加工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通過集體加工,又在一定程度上讓民族音樂日益完美。
(二)地域性
地域性是民族音樂最大的特點,也是民族音樂辨別的重要特征之一,民族音樂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當地的地域文化氛圍。很多民族音樂都是勞動人民在勞動過程中為了去除無聊、打發時間創造成的,所以可以這樣說,民族音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幅員遼闊,民族音樂種類繁多,民族音樂的差異性也比較突出。民族文化的地域性首先在方言上表現出來,比如《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就是運用了陜北的方言。其次在人們的性格特征上表現出來,比如《無錫景》風格舒緩優美,充分表現了南方人的溫柔和細膩情懷;《我的家在東北》風格寬闊、大方,充分表現出北方人的粗狂和直率。
(三)變異性
由于民族音樂大多數都采取口傳心授的傳播方式,所以在流傳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變異。同樣一首歌曲,流傳到異地的時候,可能因為人們性格的不同在曲調情緒上發生了變化,也可能因此方言的不同在旋律上發生變化。比如,同樣是《繡荷包》,陜北的《繡荷包》流露出一種凄涼之感,表現出一種抑郁而淳樸的情感。而山東的《繡荷包》流露出一股喜悅之情,表現出俏麗而明媚的情感。
綜上所述,我國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無論在音樂風格、音調還是音樂的形式和體裁上,都呈現出多樣化的面貌。加強對我國民族音樂特點的研究,不僅可以推動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還能讓我國的民族音樂得到良好的傳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喬國棟.我國民族音樂的形成及特點[J].大眾文藝(理論),2009(16):33-34.
[2]鄢艷.淺談我國民族音樂的形成與特點[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2):65-66.
[3]燕闊.正確認識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J].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29-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