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張璐++陳婷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的今天,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育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才能促進語文活動的靈活開展,讓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以提高。
一、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雖然小學語文教育取得了較多創新成果,但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完全改變。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突出,學生難以獲得獨立思考與發揮個人特長的機會。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每一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要關注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與形成,利用創新的措施改變課堂教學模式。但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模式仍然為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接收教師傳播出來的學科知識。學生以聽的方式去獲取知識,難于發揮主觀能動性,無法成為課堂的主人。
第二,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不明確。語文教學目標不明確,就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也會影響小學生的個人學習目標建立。首先,教師沒有建立明確的語文教學目標。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準備過程中沒有明確需要在課堂內解決的問題,教學活動的針對性不強。其次,一些教師為了擴充課堂信息量,本著越多越好的原則,在課堂中教授過多的內容。學生無法在課堂中消化這些語文知識,教師也難以把握課堂教學節奏,使得教學內容遠遠超出了小學生的認知范圍。另外,在設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時,部分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學習需求去制定教學目標。按照傳統的教學思想以及之前的慣性思維預設教學目標,使得學生的學習無法滿足教師的教學要求。
二、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1、結合生活教學,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學習是和生活融會貫通的,學習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學習知識之后,能夠將課本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踐行實踐精神,培養實際應用能力,才能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我們身在一個處處有語文的生活環境中,語文學習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聯,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上要教導學生“身邊處處有學問”,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語文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可以設置生活情境來過渡教學,通過學生熟悉的、親切的生活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地、興趣盎然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使教學可以實現完美、流暢地過渡。
例如,在學習《口語交際;轉述》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生活情境來過渡教學,“同學們,上周的教師例會上,校長重點表揚了我們班的學習氛圍,你們想知道校長是怎么說的嗎?”在吸引學生關注后,教師可以轉述校長的話,然后引出本節課的學習主題,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轉述”,怎樣完成轉述。接下,教師可以繼續利用身邊的事情創設口語交際情境,讓學生完成轉述,“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去詢問一下媽媽對學校的教學意見,你們的媽媽是怎么說的呢?”通過引導學生練習,指出學生在轉述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轉述能力。通過結合生活情境的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落落大方、有禮貌的說話態度,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
2、增加課堂互動,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新課標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探尋新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課堂,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有效的課堂互動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互動來可以調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深度,指導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思維,并且獲得學生的有效信息反饋,從而改進教學;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在課堂互動中積極交流、參與討論,加強與教師的溝通,及時地提出疑問、表達疑惑,增加表現自己的機會,增加學生自信心。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互動形式來調整課堂教學,朗誦比賽、書法競賽、故事大賽、小小辯論賽等活動可以穿插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在嚴謹、有序、活潑、具有想象力的課堂活動氛圍中,幫助學生提升記憶,增加語感,培養邏輯,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拐彎兒處的回頭》時,這是一篇講述父愛的文章,教學要求是讓學生用心去感悟平凡的父愛,讓學生在簡單的動作、樸實的話語中發現父愛。教師在講解全文后,要引導學生理解深沉的、隱藏的父愛,幫助學生感受生活中來自父親的關愛。“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總是默默地關懷我們、守護我們,這份含蓄的父愛,不仔細體會,是感悟不到的。當然,不同的父親有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也許有的父親像文章中的一樣平淡樸素,不善言辭,但也有父親熱烈直白,經常表達‘我愛你。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舉行一個小小座談會,你的父親是如何表達對你的愛的呢?我么一起來分享一下父親的故事。”教師讓學生積極討論、交流,然后鼓勵學生分享故事,在每一個故事講述完之后都可以讓學生分析一下父愛體現在哪里,通過課堂的互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表達的情感,更好地理解父親和父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讓學生發現愛、學會愛、感恩愛。
3、使用多媒體教學,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其在教育中的應用,多媒體教學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教學課堂中。多媒體自身的圖像、視頻、音頻的教學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可以滿足學生多樣的學習需求,改變傳統的板書授課方式,改變枯燥、單一的課堂印象,使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從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新穎的感官體驗中高效地完成學習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教學資源,開闊學生視野;同時,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學習狀態,加深學習印象,更好地掌握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加快自我反思和自我改進,針對目前語文課堂中出現的問題、教學現狀和學生反饋信息,探究有效的解決方法,采用豐富的教學方式,增加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興趣,建立起高質量的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黃博.關于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2).
[2]劉霞.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初探[J].科技展望,2017(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