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靈
在初中道德和法制教學中進行情景教學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法制意識。而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應該從中學生自身產生的道德和法制問題出發,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道德和法制教學的效果。
一、初中學生道德與法制層面存在的問題
(一)道德層面存在的問題
1、誠信缺失,拜金主義濃厚。在社會中存在不良現象的影響下,初中學生的道德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誠信缺失和濃厚的拜金主義思想。初中學生嚴重忽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優秀的文化。比如,學生之間相處的過程中存在了失信的問題。好朋友之間存在借錢不按時歸還的現象,使學生之間的友誼受到了破壞。另外,學生的拜金主義濃厚,在遇到金錢問題的時候就會違背道德原則。
2、價值觀扭曲,唯利是圖。在社會改革不深入的背景下,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改變。經常做出損人利己和唯利是圖的事情。學生中呈現出金錢最重要的思想。在追隨享樂主義的基礎上,通過各種不利于別人的手段,做出騙取其他人錢財的行為。這樣的問題產生就充分的說明了初中學生的道德教育不夠透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法制層面存在的問題
在現階段,初中學生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嚴重缺少自身的信仰。雖然在社會中有很多學生能夠認識到法律在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價值,但是還是不能受到很好的法律教育,導致學生的法律教育水平低下等問題。有的學生也不能詳細的了解法律,不能掌握法律在社會中的運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在出現利益沖突的時候,選擇利于自身的利益,而損害了其他人的利益。
二、進行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的原因
(一)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在初中教學中進行道德和法制的教學和社會的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社會想要更好的發展就應該建立相應的法律制度,建設法制型社會,通過道德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社會只有在法制和人們道德的保障的基礎上才能更加穩定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在社會發展的需求下,進行初中道德和法制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也應該在初中課堂中進行相應的道德和法制教學。
(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就是需要社會中的人們能夠和諧相處,并遵循相應的發展原則。人們能夠進行和諧和友好的相處就是建立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明確的法制意識的基礎上。因此,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同時應該引導人們樹立責任意識、規范意識和發展意識。在構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精神素養和精神需求。因此,在初中教學中融入道德和法制教學內容符合和諧社會構建的需要。
(三)實行素質教育的需要
在實行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對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關注學生的道德和法制意識。這樣的背景下,就需要在初中教學中進行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同時,素質教育標準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在學業上有所提升,還應該在思想上得到升華,能夠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能夠結合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道德和法制意識在學生的成長中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應該在初中教學中展開。
三、轉變角色進行情景教學初中道德與法制
(一)轉變教師的主導者為指導者和組織者
之前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過分關注自身的教學地位,把自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但是在進行初中道德和法制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轉變教師角色,并為學生創建相應的教學情景。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情景的前提下,轉變自身角色為教學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比如在進行湘教版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且組織學生創設教學情景。比如舉例北京地鐵中打人事件,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事件中的人物角色,讓學生親身體會事件發生的詳細過程。在表演之后,讓學生對這件事情進行思考,讓學生發表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這樣的情況下,不僅為學生創建了獨特的教學情景,還為提升學生道德素質奠定了基礎。
(二)從灌輸信息轉變為學生優選資源
以前教師進行教學總是向學生通過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總是不理想。在這樣的狀況下,教師就應該優選教學資源,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在轉變角色進行情景教學。在進行湘教版初中道德和法制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和其他網絡技術進行資源的優化。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現出具有代表性的道德與法制教學案例。讓學生觀看案例的全過程,在完善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為學生道德和法制學習提供準備。
(三)從權威地位轉變為平等地位
在進行湘教版初中道德和法制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之前的權威性教學地位,能夠和學生保持平等的學習地位。能夠保證為學生建立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加入到教學情景中,在進行教學之前就可以向學生展示關于道德和法制事件的表演,和學生共同參與到角色扮演中。學生在這樣具體的情景教學中就會提升對道德和法制學習的興趣,以此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引導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道德和法制觀念。
綜上所述,學生學習道德和法制有助于學生在社會上的成長,而且進行道德和法制教學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教師在初中道德和法制教學中轉變教學角色并創設教學情景有助于提升道德和法制教學的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變為教學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從灌輸信息轉變為學生優選信息,保持和學生在教學中的平等地位。進而提升道德和法制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邵琴.中學道德與法制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6(36):113.
[2]李曉晗.結合道德與法制對學生教育進行探討[J].東方企業文化,2015(23):243.
[3]陸俊雄.新背景下學道德與法制教育整合體系研究與實踐[J].學理論,2013(03):169-170.
[4]陳大文.關于學生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03):54-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