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友
在新課改的大力推進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教學理念等方面都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將初中數學與學生生活相結合,促使數學知識更加生活化,這已經成為當前改革初中數學知識的主要方向。初中數學包含著十分豐富的知識,這些知識常常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壓力,而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沒有發現這些問題,就會對學生持續施壓。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所學的知識,減輕學習壓力,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一、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我國的義務教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標準,就是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依托學生的掌握情況,靈活多變的設計教學方案。我們都知道,數學知識中抽象的概念是比較多的,但是初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都還不是很高,對數學的抽象概念,理解也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引進一些貼近生活的情境教學,讓數學教學變得更加生活化,能夠營造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環境。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是依靠教材、黑板來進行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可以看出,這種方式是很枯燥的,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很難提起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習數學沒有興趣,那么自然就失去了學習的先決條件,難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數學的教學中將數學生活化是極其有必要的。
二、教學意識生活化,制定教學目標
意識決定行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教學生活化,需要樹立教學生活化的意識,養成將生活元素帶入課堂教學的習慣,有助于教師帶著生活化的意識制定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以貼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形成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習慣,以便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鞏固舊知識,掌握新技能。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分析、探索數學問題,以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促進教學生活化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現代教學要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去,所以,我們要找準兩者的最佳聯結點,在課堂教學與生活之間架起橋梁,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看待生活,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對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尋找貼近生活的素材,促進教學生活化。例如,在學習“用方程組或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模擬超市購物的情境,然后提出問題:商家實行商品打折還有利潤可得嗎?打折后的利潤來自什么地方?理由是什么?然后幫助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學生們熱情高漲,相信學生最終都能找到問題的答案,最后,教師再因勢利導,提出新的問題:商品打折,最后受益的是商家還是顧客?商品打折,打多少折是什么意思?用數學式子怎樣表示?這樣教學,學生積極思考,踴躍參與,學生始終帶著問題去思考,有助于學生快速、牢固地掌握新知識。
四、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或手段來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構建起與生活的聯系,增加數學的魅力,以豐富學生的生活表象,發揮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下,理解、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教學“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一課時,許多學生在腦海中無法形成對三角形的平移、翻折和旋轉等之后的圖形形象,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搜集生活中舊報紙、廢棄紙箱等進行全角三角形的制作,課上時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逐步發現全等三角形在平移、旋轉、翻折等操作之后的圖形形狀,并對其產生概念,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物品認識、熟悉全等三角形,便于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
五、課后練習生活化,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教師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使學生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應僅在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還應該進行課后練習的生活化,這樣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后為學生布置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數學練習題,使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生活化教學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不但要做到在教學中實踐,而且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后實踐,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課后練習時,必須有所得并且著重思考,使學生能夠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三角形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給學生布置課后生活化作業,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三角形,并且在下節數學課上進行交流,從而加深其對三角形的了解。
數學是依據生活又需要還原生活的。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生活化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需要把教學內容生活化,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最重要的是采取生活化的形式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能夠在主觀上把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的學習,成為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傅海倫,徐丹,葛倩,等.對數學教學設計實踐的再認識[J].教育科學研究,2014(4).
[2]溫建紅.論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出問題的意義及培養策略[J].數學教育學報,2014(1).
[3]宋慶莉.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基本活動經驗”抓起[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