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芬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學習目標之一就是會讀會寫生字,但是幾乎每篇課文都有大量的生字,內容也較為枯燥。因此出現了“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的局面,而且學生還很容易忘卻。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識字教學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以就教于大家。
一、多措并舉,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一)以誦讀激趣
通常在授課之前,我會找出幾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童話故事或笑話、兒歌等,等他們養成要求老師每天都誦讀的習慣后,告訴學生們,其實沒有老師自己一樣可以誦讀這些精彩的故事,那就是多識字。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識字的積極性與強烈的求知欲,讓孩子們喜歡上識字,要使學生樂意學習漢字,實際上就是要激發其學習漢字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漢字就再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甚至是一種享受,從識字到閱讀,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感受到了識字的重要性與愉悅性,這是最好的老師。
(二)以游戲激趣
低年級學生比較愛動,對游戲活動情有獨鐘。根據這一特點我把識字與游戲融為一體,設計形象生動的認字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充分享受到了“玩”的歡樂,絲毫不感到有學習的負擔。“有益的玩就是學習”,游戲是以玩帶學,以玩促學的最好形式。識字教學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孩子容易厭煩,特別是低年級孩子,好動好玩,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而漢字的掌握及識字能力的培養,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才能得到鞏固和熟練。因此,游戲成了很重要的學習形式。游戲活動使孩子們在活躍的氣氛中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提高了識字的興趣和識字的效果,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的意識等。我參考一些有經驗的教師的方法,設計游戲:找朋友、摘水果、動物找食等。
(三)以教具激趣
現在的電教手段越來越豐富多彩,這也給我們的識字教學做到了形象、生動教學的輔助作用。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如在教學生字時,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錯的地方用紅色粉筆標出,再配上多媒體的演示,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動聽的聲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二.教給方法,讓學生自主識字
(一)形象記憶法
在識記象形字時,我畫出相對應的簡筆畫,把抽象的漢字形象化,學生很快就能記住這些字。比如:山、水等。學習會意字時,常通過畫圖或實物演示等方法使學生輕松識記。如學習“春、夏、秋、冬”時,根據經驗,知道孩子們不容易記住這幾個字,于是準備幫幫他們。學“春”時,我問孩子們:“日就是太陽,太陽出來了,天氣很暖和,很多人(用“三”表示)都出來玩了,是什么季節?”就把“春”分成了“日、三、人”三個部分,通過理解進行識記。學“夏”字時,用多媒體閃現紅色的“目”,問“這是什么字?”(目)“它就是我們的眼睛,太陽太大了,于是人們用東西(閃現“目”的上面部分)遮住眼睛,想想這是什么季節?”對“秋”字,我是這樣問的:“莊稼成熟了,農民把禾苗扛回家燒火做飯了。像這樣將字通過形象的分析、組合,既能使孩子很快識記生字,又能掌握字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兒歌識字法
讀兒歌是低年級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我們可以根據漢字的特點,編一些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使他們對字形產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質量。如:教學“草”時,我教孩子們念“早上長青草,草、草、草”;學“坐”時念:“兩人土上坐,坐、坐、坐,坐下的坐”;教“看”時念“手放目(眼睛)上,火眼金睛看、看、看。”等。并由老師的編逐步過渡到引導孩子創編,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三)比較法聯系識字
在生字中有許多相近的字,在學習時,不讓學生單獨去認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現,在比較中識字,在聯系中區別。如: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日”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里只有一橫,“目”眼睛有兩只,所以,“目”里有兩橫。如;學習“她”字,可與“他”“地”相聯系比較,在學生觀察比較后,讓他們總結出:這三個字的右邊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混淆了。
(四)生活識字法
語文是最開放、最容易和社會發生聯系的學科。因此識字教學也應該是開放的,不只局限于課堂,我們要運用好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我們要讓孩子們主動認識出現在身邊的字,如:學校的標語,街上的廣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稱等。我們可在班上開展“讀故事講故事”活動,既擴大了識字量,豐富字詞積累,又培養了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開展多樣活動,提高識字效果
(一)小老師我來當
老師是學生心目中神圣不可求的形象,學生對當老師是羨慕不已的事。每節識字課,我都讓學生當小老師,讓他來教,并用科學的方法說出識記這個字的方法。 學完一課生字,在鞏固階段時,請 “小老師”邀請小朋友讀,并給予評價,甚至可以讓同學們圍繞生字的學習向這位“老師”提出問題。小老師可以輪流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學生成為了識記漢字的主動參與者,他們有了自主學習的愿望,對識字有很高的熱情,識記的漢字在頭腦中印象就很深刻,認字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二)口語交際我能行
過去的“聽話、說話”的提法變成了“口語交際”,這不僅是提法的改變,因為它不僅要求訓練每個學生的聽說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語交際中,培養語言交際能力,這種能力比能聽、會說又提高了一個層次,是一種在交際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敏、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世能力。日常口語交際中,學生的漢語言水平較差,這種能力的培養可融合在識字教學的環節中,使學生既學會了和別人交往的能力,又鍛煉了他們的集體協作精神,還認識了不少字。
總之,低年級識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多多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