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斌
葉圣陶先生曾說:“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無論教師講得多么好,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覺、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善于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善于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問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探索和進取的精神。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除了先天因素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學習過程得到培養和提高的。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筆者認為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要優化課堂教學,更要在課堂中關注學生,創立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尊重和關愛的基礎上通過以下幾點逐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讓學生感受到教師關注。學生對老師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老師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有可能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我們應該平等對待他們,把微笑帶給他們,把真誠和鼓勵、關懷和愛護、尊重和信賴帶給他們,在他們心目中建立起可親、可敬的教師形象,以此去喚起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從而構建起和諧的情感的背景層面。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激發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熱情。小學生對教師對自己評價的關心尤為強烈,他們喜歡把老師的贊譽、夸獎看作是自己積極行為的結果。所以在課堂上,當學生通過自己的自主學習遇到困難時,要多鼓勵引導;當解決問題時,要加強表揚;當自主解題出現錯誤時,要贊賞他勇于自主學習的好表現。我們要在學生的學習中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反之,學生就會以馬虎心態敷衍了事。這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效率。
2、促進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興趣是學習的良好開端,興趣是良師益友,興趣是成功之母。21世紀教育委員會的報告《學習――內在的財富》指出:學校應進一步賦予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樂趣,學會學習的能力以及對知識的好奇心。好奇心,及要求理解,認識和發展的欲望,依然是人類本性中最大的驅策力之一。中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論語.雍也》中強調;學習的興趣比知識本身更重要。永遠的興趣,造就了永遠向前的人。有此看來興趣-愛好-理想-發展是一種遞進的關系。只有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會樂于去學習,樂于去做進一步的思考、探究。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形成一種終身教育的良好模式。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做的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應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和富有激情的言語去。創設一個有吸引力的空間讓學生樂于去發現,去探索。20世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諾提出了發現探索法。他認為:發現不限于那種尋求人類尚未知曉之事的能力,而是包括著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學生的學習同樣是一種發現,學習者自己發現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和最富于個人特色的知識。
3、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提高課堂質量必須把課堂的重心從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去選擇教學方法。并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的實際水平。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去確立課堂的目標。往往學生來源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學習基礎,面臨不同的問題和困難,因而學生是多樣化的,學生的實際和需求也是多元的。如果能夠結合不同學生的具體實際,確立旨在激勵學生主體精神的教育期望,并以此為基礎組織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就會給學生提供激勵性的信息和力量,增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必然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覺性最大限度的釋放出來,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習動起來,手、口、眼、腦并用,認、知、情、意、行并行,讓學生的思維充分的活動起來。 無論在課堂上還是日常生活教師都應盡量創造機會讓學生發問,鼓勵學生敢于探索,敢于發表不同的意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活躍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4、為學生創造足夠空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在安排教學計劃時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學生,讓他們有時間去自己去安排。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我們習慣把每個環節都安排的毫秒不差。上課等于是在走流程,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了嚴重抑制。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我們應該意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5、注重及時表揚。享受成功樂趣是一個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對學生來說,成功對他們樹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體驗到了成功帶來的喜悅。他就會更加樂于去做學習。鑒于此,我在教學中改變策略讓更多的學生有成功的機會。給他們更多體驗成功快樂的機會。如:給學生一個難度不大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解答。期間老師只是作為學習的指導者,當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時,及時給予學生表揚。學生往往把老師的表揚看成是自己的榮譽。這些表揚就往往成了他們下一步學習或課后延伸學習的動力。
總之,只有教師的積極性沒有學生的積極性,不能構成完整的教學過程,相反只有學生的積極性沒有教師的積極性也不能成功,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組織與引到作用,正確處理好學生、教師、教材、教學要求、教學手段與方法的關系,努力研究學生的學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的成就動機,發揮學生自主活動自主學習的優勢,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在快樂中學到知識,讓我們的數學課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更美好,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