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為+周耀崇
[摘 要] 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管理決定醫療安全。如何建立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發揮醫療設備技術原理作用是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醫療設備;質量控制;技術原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7. 050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7- 0102- 02
0 引 言
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工作其實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在研究其他產品的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中發現,我們關注的還是產品本身的質量。產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筆者覺得與其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采用的技術原理和設計思路有密切關聯,因此在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工作中,我們不妨可以利用產品自身的技術原理來開展相關工作。
1 當前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現狀
各類公立醫院在醫改后十余年的發展中,尤其對醫療的技術提升和技術設備的引進莫不是大力支持,公立醫院中尤其是三甲醫院在固定資產中的醫療設備占比已經接近40%。由于目前醫療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醫療器械技術的發展,因此很多診斷檢查工作,手術治療的開展都對醫療設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僅僅需要性能參數上有良好的支持,更多的是需要醫院的各類醫療設備保持在一個較好的使用狀態。而由于當前醫院管理理念與醫院當前的技術水平以及硬件配置不相符:醫療設備保障建設工作滯后、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與衛生技術人員占比太低,甚至有些二級醫院仍然沒有配置專職人員。很多醫院只重視設備投入,但是對如何管理好設備,如何利用設備,如何有效使用設備認識不足。各類醫療設備在臨床試驗、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醫生在醫療活動中對設備的依賴性越來越大,設備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就越發顯得重要。
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按照什么標準建立?建立后需要達到什么目標?進行質量控制體系管理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在保證設備供給的及時性和完備性基礎上,保證醫院各項臨床醫療工作的開展,提高醫療設備的綜合使用率,且所使用的醫療設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得到有效保證。
而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標準如何界定是目前尚未明確的區域,各家醫院在日常工作中所參照的依據不一而同。有些醫院是根據上級頒布的各項有關涉及醫療設備管理的政策法規來開展工作的,主要是根據條例中設備管理基本要求來引領具體工作的落實;有些醫院以各類管理規章制度為基準,根據各類設備基礎的原理技術不同來開展有針對性的管理,可以起到精細化管理的作用。第一種管理模式局限于規章制度制定上,只是應用寬泛的設備管理理念,而我們所管理的設備具有特異性和專業性較強的特點,共性管理并不能對我們開展各項設備具體管理工作起到指導作用;第二種管理方式是目前較為領先且具有實際操作可行性的方式,以設備技術原理的區別來作為管理標準的區別,這樣在管理的過程中,能將標準更好地進行個性化設計,對每個設備按照風險評估、操作方式、問題癥結的不同進行區分,更好地進行深入針對性管理,減少了技術人員在工作中的盲目性,具有可操作性和針對改進的可能性。
2 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建設需要重視的要點
2.1 抓好購置流程和制度管理
在購置環節中,如何制定購置設備選型和方向較為重要。主要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在用的醫療設備使用情況和效益;該科室在行業內的學術地位 ;是否具備開展設備涉及的新技術項目的條件。因此我們在設備選擇上首先要將設備基本性能、治療檢查方式與臨床實際要求進行緊密聯系,以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其次要加強制度建設,目前各項醫療、院感、護理等各項管理制度已經制定得較為完善且有嚴格的落實。但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管理制度還存在較大的空白區域和盲點,還處于粗放的經驗管理模式,例如:日常管理沒有計劃性,隨意性較強、各類臺賬和報表缺少或遺失常見、信息化管理不足,這些落后的局面嚴重束縛了醫療設備管理的發展。如果要改變這些局面首先就要從制度完善抓起,比如論證評價制度、驗收管理制度、風險評估制度、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等。在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可將設備技術原理的理念充分糅合起來,不同的設備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做到制度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完善制度同樣也要完善落實和監督,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和執行效果,這樣才能將醫療設備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納入良性的發展軌道。
2.2 加強技術能力
利用醫療設備技術原理進行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工作,需要我們的工程師本身就要具備豐富的專業技術背景、深厚的知識儲備、較強的學習能力。目前臨床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在日常工作的開展中需要很多交叉學科的教育經歷以及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對醫院購置環節、設備的技術性能方面能提供建設性意見。因此提升工程技術人員掌握技術原理和其他專業技術能力對改善服務能力和促進醫院管理水平提高有著重要意義。開展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工作需要有各個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包括設備安裝調試能力、設備基本維修技能、質量性能檢測技術、各強制檢定知識、運行狀態評估水平、使用培訓技巧、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鑒定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等。這些工作都需要充分利用技術原理并加以應用,才能有效提升醫療設備管理水平,保證醫療設備的安全穩定性。因此工程師學習和掌握設備技術原理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在日常培訓和學習中,我們就要充分利用廠家的技術力量,對在用各類設備開展技術使用培訓和原理培訓工作,力求工程師能對各類在用設備做到心中有數。
2.3 加強質量控制設施配備
醫學工程部門在設備管理方面的軟硬件配備情況在各個醫院也是參差不齊。很多醫院還是停留在萬用表、電烙鐵和螺絲刀的維修器材階段,更別提種類繁多的質量控制設備,在設備管理的手段方面還是停留在財務條線的資產管理模式,靠基礎的臺賬方式來管理全院的醫用設備,對設備管理的及時性全面性不能做到有效保證。為開展高層次更全面的醫療設備管理工作,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利用設備技術原理來服務于我們的日常工作,對醫學工程軟硬件設施配備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首先,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勢必要深入介入到我們的工作流程中去,從而在第一時間收集設備的各項工作信息和使用狀態,以便我們能結合各類設備的原理更好地對設備運行狀況進行總結分析,提供客觀詳盡的有用數據,為上層管理提供準確有力的信息。其次,要采用較為先進的維修手段和工具,提高自身維修能力,加強質量控制監測設備的配置,建立豐富的質量檢測手段和評估能力。從基礎原理著手,使工程師更加深入了解每件設備維修方式和故障原因,并對設備中使用關鍵的性能參數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最大限度地利用質量檢測儀器進行追蹤監測管理,第一時間了解設備運行狀況。最后,可以提高自主維修能力,有效降低維修成本,維護醫院自身的利益,尤其針對部分設置維修權限的設備,更加要對該設備工作原理和基本故障原因全面掌握,以免在維修工作中受制于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綜上所述,利用醫療設備技術原理建立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需要和醫學工程制度、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結合起來,運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進行實際操作,加強醫療設備管理是醫院開展各項醫療工作的基礎,也是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質量的必要條件。如何將技術原理理念應用于醫療設備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還需要我們一同進一步深入探索,從而適應醫療設備現代化管理發展的需求。
主要參考文獻
[1]吳日鵬,熊紅品,陳偉豪.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的論證管理[J]. 醫療裝備,2017,30(3):83-84.
[2]陳培昕,王威,徐富強,等.醫療設備的全生命周期費用管理方法設計與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5,36(8):143-145.
[3]廖容,馬延令,姜小明.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方法與實踐探討[J].中國衛生經濟,2017,36(4):88-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