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琪
[摘 要]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各類媒體紛紛涌現,微博作為深受大眾喜愛的一個社交軟件也隨之快速發展,一些政府機關頁開通了微博,以便公眾得到最新信息。如今,微博已成為政民互動的重要平臺,但是我國政務微博的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相關人員應當根據互聯網發展的實際情況、政府建設的具體階段,分析如何解決政務微博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政務微博;信息公開;建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6.075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6-0-02
1 我國政務微博發展現狀
1.1 數量急劇攀升
《2014中國政務微博評估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10日,在新浪網、騰訊網、人民網、新華網四家微博網站上認證的政務微博總數為50 561個,較年初增長776%,其中,黨政機構微博32 358個,黨政干部微博18 203個。盡管政務微博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但就其總量而言,數量相對較少。迄今為止,黨政機構和干部開通微博的比例較低,但據估計,政務微博的發展態勢仍將快速增長。當前我國各級政府通過采用微博這一手段,積極履行服務群眾的職能,其引導輿論的功能也大大提高。
1.2 開設范圍和領域擴大
就政務微博的地域分布情況而言,從最初僅有云南、湖南等少數幾個省份開通了政務微博,到如今全國已有31個省級行政區都開通了政務微博。
1.3 運作日益成熟,制度化建設起步
從某種意義上說,政務微博的發展過程不但是政府順應時代發展的新舉措,其運作方式的不斷發展,也體現了網絡問政水平的提高。在探索微博問政的過程中,政府公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不斷提高,運作政務微博的能力不斷增強,從而推動政務微博趨于成熟化、制度化,微博問政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微博的制度化水平不斷提高。各級政府紛紛出臺關于微博問政制度的各種政策,從而在制度上為其提供保障,如,江蘇南京市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微博建設的意見》,其明確要求,面臨災害性、突發性事件時,要求必須事件發生后的1小時內或獲得信息的第一時間,及時通過政務微博向公眾發布信息。其次,在微博發布方式上,政府不斷推陳出新,并積極通過微博加強對輿論的引導和管理,如,南京警方出“凡客體”防騙傳單、上海警方微博曬淘寶體“最萌通緝令”、南京白下警方的“三國殺通緝令”以及“微成都”借鑒呼叫體呼叫“上海發布”等,都以不斷創新的方式在引導輿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 政務微博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政務微博的功能和定位不明確
因為目前我國政務微博的發展仍處于探索階段,且當前開通政務微博的政府大多出于自發狀態,所以政務微博的內容多受到本部門的工作性質及工作人員計算機水平的影響。除此之外,政務微博缺乏清晰明確的界定,尤其是政務微博的定位較模糊,其功能也不明晰。這些都導致公眾對政務微博缺乏了解,不利于政務微博的長遠發展。
2.2 政務微博的運維機制不完善
由于目前我國政務微博的發展仍處于探索階段,其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政府也尚未建立健全關于微博問政的管理機制。其一,在信息發布流程,信息發布內容的選擇,微博回復以及如何應對公眾輿論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問題,缺乏規范化標準。現階段,大多數政府的政務微博都是由多人輪流運營,易出現信息混亂,內容不一致的問題。其二,就政務微博的命名而言,很多政府機構和公務人員對其命名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且很多公務人員的微博名稱與其公務人員形象相違背,從而影響了政府的權威性,使公眾難以識別政務微博的真實性,也給政務微博的推廣和宣傳帶來了困難。其三,從相關法律法規層面而言,我國未對政務微博提供相應的保障,不僅不利于政務微博的規范化,也為微博監管加大了難度。
2.3 相關工作人員的數量有待補充,質量有待加強
相關工作的操作對政務微博的實際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務微博的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運作人員。而目前我國政務微博在這一方面面臨的問題是:從數量上看,人員嚴重不足,這導致工作人員在面臨眾多網絡信息時,難以分辨真偽,極大地阻礙了政務微博的運行;就質量而言,大多數政務微博都是由相關職能部門或傳統媒體工作者運行,官員微博由其本人操作,因此難免會在運營微博的過程中摻雜工作慣性,不利于政務微博的科學化發展。與此同時,在聯動機制保障不健全的情況下,即使政府接受了民眾意見,也難以轉為實際有效的政府措施。
3 加強我國政務微博建設的幾點建議
由于目前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不斷涌現,因此,我國政府更應該重視新媒體特別是微博輿論環境的影響力,與時俱進,利用微博這一渠道,切實有效地發揮政府為人民服務的作用,履行政府職能,改進服務方式。鑒于此,筆者就如何推進我國政務微博健康有序發展提出了以下建議。
3.1 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促進政務微博長效有序發展
第一,政府及其部門要以國家有關規章制度為準繩,在政務微博的登記程序、運營程序等過程中,都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第二,政府要大力為政務微博的良性發展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防止政務微博出現“作秀”的現象,以推進政務微博長期、有效的良性發展,同時還應將政務微博與政府網站、政府的實際工作相結合,對信息資源進行全面的整合與管理,構建統一管理機構和發布審核機制,及時處理互動信息,重視信息結果的反饋環節,提高政務微博管理水平的科學化、系統化和規范化。
3.2 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
政府應當為政務微博工作人員提供相關培訓,提高其對政務微博的專業水平,增強其專業素養。此外,政府可以進行相關的專題培訓,以增強公務人員的網絡互動和交流能力,學習網絡輿情應對方法,一方面防止公務人員說空話、套話,另一方面使其學會如何進行更加親民、更加人性化的表達。最后,政府應當對公務人員開展心理培訓,提高其對政務微博的駕馭能力。政務微博開通后,黨政干部應努力更加近距離地了解民意,但輿論理性難以完全保證,會出現一些抱怨和批評的情況,因此,政府要注重對公務人員的心理培訓和情緒疏導,使其能以平和、淡定的心態面對那些不理性的輿論。
3.3 完善政務微博監管機制
政府可以在績效考核中引入政務微博,將其作為績效考核的衡量指標之一,從而加強政府工作人員對政務微博工作的重視,規范政務微博的應用,在建立健全政務微博監督、管理和評價機制的同時,大力開展相關評估工作,如采用第三方評估等。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務微博的制度化、規范化運作,鼓勵建立切實合理、科學有效的微博評估機制,從而全面提高政務微博的水平,引導其有序、良性發展。
4 結 語
政務微博是建立服務型政府的新途徑,是必不可少的政務工具。政務微博在政府與民眾互動、提高信息發布及時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且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因此,政府應當以民眾為導向,不斷發現并作出切實措施,滿足民眾的需求,將政務微博當作其社會管理的工具,發揮政務微博的最大效用,從而真正提高政府的服務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馬富春.政務微博不作為 銀川問責三干部[N].中國青年報,2012-02-07.
[2]李傳軍.電子公共服務:電子政府發展的方向[J].行政管理改革,2010(3).
[3]吳根平.我國政府微博發展的困境分析及對策思考[J].甘肅社會科學,2011(6).
[4]王天宜.電子政務發展中的微博功能研究[J].當代經濟,20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