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理
摘 要:在市場經濟發展推動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市場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市場形勢多變,在加上企業內部管理與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就加大了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在企業開展會計核算與財務活動的過程中,財務風險防范能力的大小,就會影響著企業正常的經營。因此,就需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狀況與市場環境形勢,分析財務風險發生的原因,并積極的尋找相應的解決措施。本文就簡要的闡述了財務風險的有關知識,分析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原因,并對提升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能力提出建議,希望有助于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風險類型;出現原因;措施
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面臨諸多的挑戰,不僅在內部的管理上,如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管理活動的開展具有挑戰性,從外部環境來看,經營的市場環境更加多變,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加大。并且,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還會面臨著很多的風險,如財務風險、經營風險等,更加大了企業經營與管理的難度。為此,就需要完善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特別是企業的財務管理,提升會計核算的水平,進而來提高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能力,促進企業能夠穩定發展,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
一、財務風險的主要類別
1.投資風險
所謂的投資風險指的是企業在開展有關投資活動過程中,在獲取不確定性經濟效益的時候,伴隨著的一種風險。投資風險的存在,不僅會影響到企業整體投資的效益,還會影響到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從我國企業發展的層面上來說,由于一些企業的風險意識缺失,無法取得較為正確的投資市場信息,再加上企業的市場調查工作做的不夠精準,就會加大投資風險出現的概率。
2.運營風險
通常來說,運營風險是產生于企業的運行發展過程中,是在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下,使得企業的經營成果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進而造成損失。
3.償債風險
償債風險:顧名思義,指的就是當企業在并購之后,因為債務負擔沉重,短期的融資活動無法及時的開展,再加上沒有足夠的資金持有量,就使得企業面臨著嚴重的支付問題。而市場環境又是極其多變,競爭激烈,企業為了能夠維持住自身的發展狀況,往往會選擇通過借款、杠桿收購等方法來實現并購活動的順利開展。當企業在完成并購后,無法及時的確定其現金流量的多少,也會加大償債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原因分析
1.管理者缺乏有效的風險意識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過程中,一旦管理出現不足之處,就容易產生財務風險。當前,一些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不夠明確,財務風險防范的意識較為薄弱,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無法真正的發揮出財務管理的作用,沒有綜合的考慮企業的資本機構與投資報酬等有關的問題,進而就可能會加大財務風險出現的概率。企業的收益一定是伴隨著風險,而風險不僅來自于經營的外部環境,同時也和企業的內部管理息息相關。實踐證明,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一大原因,就來自于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缺少。有的管理者為了增加企業的收益,提高產品的銷售量,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就采用賒賬的形式來銷售,一方面,會加大企業收賬業務的難度;另一方面,也使得企業的壞賬比例上升,提高企業的壞賬損失,就會影響到企業資產的流轉速度,特別是資金周轉的速度,加大財務風險。
2.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中,一些企業的經營狀況步履艱辛,常常出現虧損的現象。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難發現,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各項財務活動的開展沒有嚴格的按照規范的程序進行,這是影響公司發展的一大問題。比如說,財務管理的工作主要是通過分析與監控企業的融資、投資、運行以及分配等環節,來維護現金流的平穩運行,但是在現實中,企業在資金管理與資金的使用、利益的分配上還留有一定問題,無法真正的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時,在內部的監控上,監控的意識薄弱,缺乏有效的監督,容易發生舞弊行為,進而帶給企業巨大的損失。
3.企業的賒銷比重與存貨結構存在不合理之處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再加上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企業面臨著嚴峻的競爭壓力與生存的壓力。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升企業的經濟利益,提高利潤,增加銷售量,就有不少的企業會選擇通過賒銷方式來銷售產品,使得企業的應收賬款業務增多。在發生的應收賬款中,還會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可能是企業無法收回的賬款,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業資金的使用壓力與稅費的壓力。并且,在采用賒賬方式來進行銷售的背后,一旦企業對用戶信用等級的了解不夠透徹,沒有事先進行實地的調查,就盲目的開展賒銷活動,往往會降低應收賬款的回收率,增加企業的壞賬金額。與此同時,當企業在進行采購的時候,缺乏嚴格的把控與檢驗產品質量的程序,沒有對產品的供應商開展調查,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就降低產品的采購成本,往往會發生所采購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損失。或者是,如果直接將不合格的材料用于產品的生產,就會降低企業產品的質量,給客戶留下不良的印象,嚴重損害企業的形象。當企業的庫存管理不善,有大量存貨積壓時,使得資產的流動速度下降,一方面會使得企業的大量資金占用在存貨上;另一方面,企業還需要面臨著由于長期的存貨擠壓而帶來的跌價損失,增加了企業的費用支出,給企業帶來更大的財務風險。
三、完善管理、提升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措施
1.健全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
要提升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能力,首先就要健全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企業要結合當前的經營狀況與業務的總量,來設置科學的組織機構,強調責任意識,各個部門與各個員工之間分工明確,既能夠各自的完成自身工作,又能夠相互協調,為企業發展而努力。另一方面,還需要健全內部的監控制度,堅持不相容職位相分離的選擇,將錢與賬交給不同的人進行管理,更好的監督與控制,有效的減輕企業坐支現金與小金庫的出現。
2.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
在提升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能力的時候,還需要完善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財務管理人員應該意識到風險在財務工作中,是客觀存在的。當企業發生財務活動的時候,企業的財務風險也會存在。為此,財務管理人員更應該意識到自身責任的重大,以更加細致、認真的態度來負責有關工作,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不僅自身工作的開展要滿足規范性的要求,還應該要加大風險意識的宣傳活動,讓有關的財務人員都意識到財務風險防范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賬務處理與報稅的模塊上,更要謹慎,從而將風險的損失降到最低。
四、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財務風險的發生對企業的經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為此,企業更需要提高風險的防范能力與控制能力。其中,管理人員要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對風險防范的認識,并且還要健全內部的各項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的規范性,進而來降低財務風險的損失,促進企業能夠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關克儉.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范對策[J].企業文化旬刊, 2015(5):120-120.
[2]郭曉朝.淺析企業的財務風險與防范措施[J].品牌月刊,2015(10):30-30.
[3]林杰.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策略[J].北方經貿,2015(3):85-86.
[4]張蕊.淺談企業財務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商業故事,2016(22):31-31.
[5]馮鋼.淺談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財會學習,2016(21):127-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