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璠熙 通訊作者:曹保利
補腎安胎方聯合西藥治療腎虛型早期先兆流產的臨床觀察
彭璠熙1通訊作者:曹保利2
先兆流產;腎虛型;補腎安胎方;黃體酮膠囊;中西醫結合
先兆流產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其中腎虛型約占全部證型的52.8%[1],目前中西醫聯合保胎的治療方式越來越受到關注,筆者應用補腎安胎方聯合西藥治療先兆流產,現將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選擇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南開醫院門診就診的腎虛型早期流產患者60例,年齡20~35歲,孕周5~10周。排除生殖器畸形、腫瘤、外傷、血栓性靜脈炎、血管栓塞、合并心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分布、孕周分布、平素月經、病情程度、既往有無流產史、血清激素水平等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西醫診斷標準:根據衛生部規劃教材《婦產科學》(第八版)有關內容擬定。停經12周以內,B超提示宮內孕,可見孕囊、胎芽和胎心搏動,陰道少量出血,時出時止或淋漓不斷,伴或不伴下腹部疼痛或腰骶部不適,無妊娠物排出,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與孕周相符。②中醫腎虛型診斷標準: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婦科學》擬定。妊娠期陰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舌淡暗,苔白;脈沉細滑,尺脈弱。合并以下1~2項即可診斷:腰酸,腹墜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夜尿頻多,或曾屢有墮胎。
納入標準:①符合早期先兆流產中西醫診斷標準。②孕酮水平低于相應孕周的生理水平,即孕酮<40 ng/mL。
對照組:采用一般治療方法,臥床休息,清淡飲食,避免勞累、焦慮等不良情緒。口服葉酸(北京斯利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079,規格:0.4 mg)0.4 mg,維生素E膠囊(北京雙鶴現代醫藥技術有限公司,H11021397,規格:100 mg)100 mg,每日1次;口服黃體酮膠囊(益瑪欣)(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902,規格:50 mg)100 mg,每日2次;若出血多,靜脈給予卡絡磺鈉(江西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330,規格20 mg)80 mg。療程至癥狀消失后1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服用補腎安胎方。組成:續斷15 g,杜仲30 g,阿膠3 g,白芍15 g,苧麻根30 g,墨旱蓮15 g,棕櫚炭10 g,黃芩10 g,菟絲子30 g,炒白術15 g,升麻6 g,砂仁6 g,黨參15 g,桑寄生30 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2次服。
1.療效評定標準[3]。痊愈:治療后5 d內癥狀消失,B超提示胚胎與孕周相符,孕酮上升。顯效:治療后7 d內癥狀消失,B超提示胚胎與孕周相符,孕酮上升。有效:治療后10 d內癥狀消失,B超提示胚胎與孕周相符,孕酮上升。無效:患者癥狀未減輕,甚至加重,難免流產甚至妊娠物已排出。
2.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安全性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尿常規、便常規等均未見明顯異常。
先兆流產屬中醫學“胎漏”“胎動不安”等范疇,主要病機為沖任虛損,胎元不固,引起母體沖任不固的原因有腎虛、血熱、氣血虛弱、血瘀等。補腎是安胎之本,補腎安胎方中菟絲子補腎益精,固攝沖任,腎旺自能安胎;桑寄生、續斷補益肝腎、養血安胎為臣;阿膠補血為佐使;苧麻根、墨旱蓮、棕櫚炭共奏止血安胎之效;黨參、白術益氣,益后天,養先天,生化氣血以化精,先后天同補,加強安胎之功;本方與黃體酮同用,提高了治療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1]許小鳳,朱蘊璞,葛華,等.1315例早期先兆流產中醫證型分布規律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5,47(5):37-40.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53-258.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7.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