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志成(泌陽縣中醫院 骨傷科 河南 駐馬店 463700)
高位股骨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近期效果分析
焦志成
(泌陽縣中醫院 骨傷科 河南 駐馬店 463700)
目的 分析高位股骨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在早期股骨頭壞死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泌陽縣中醫院收治的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23例(25髖),采用高位股骨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治療,術后第1個月和每3個月定期隨訪,評估髖關節功能評分以及治療效果。結果 ⅡA期4髖,ⅡB期10髖,Ⅱc期11髖,術后各個時期的髖關節評分、髖關節優良率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位股骨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用于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可有效改善髖關節癥狀,促進壞死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高位股骨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早期股骨頭壞死;治療效果
股骨頭壞死在骨科疾病中較常見,也可將其稱為骨頭缺血性壞死,病史長,其致殘率高,骨折發生后會影響患者的髖骨功能,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股骨頭壞死會對骨內微型結構、周圍內循環產生較大的破壞性,疾病會惡化發展,增加臨床治療難度。但若在股骨頭壞死早期實施干預治療,效果顯著[2]。本文主要分析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采用高位股骨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治療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泌陽縣中醫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23例(25髖)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齡20~54歲,平均(37.3±1.2)歲,Ⅰ期14髖,Ⅱ期11髖;發病原因:酒精導致6例,外傷7例,特發4例,使用激素所導致6例。
1.2 治療方法 選取髖前外側直切口,從髂前下棘下2 cm,長度為6 cm,之后依次將皮膚、皮下以及深筋膜切開,游離并充分顯露股外側皮神經,并采取措施保護。從闊筋膜張肌以及縫匠肌間分離并向兩側處牽拉,一并拉縫匠肌及其滲出股直肌兩側,清晰暴露前側關節囊。切開關節囊,充分暴露股骨頭頸交界區前部股骨頭。自髂前上棘遠端向近端做一個長約4 cm的切口,依次將皮膚、皮下以及筋膜切開,骨膜下對附著肌肉實施剝離,充分顯露髂骨板。取髂骨板成柱形,其大小約為4.0 cm×2.0 cm×2.0 cm。選取適量松質骨,制成類似綠豆大小即可,留作備用。直視下,在股骨頭頸交界部前方近頭側開骨窗,骨窗大小為1.5 cm×2.5 cm×1.5 cm,留作開窗骨片備用[3]。經骨窗,采用刮匙清除股骨頭壞死骨、肉芽組織,采用高速磨鉆完全磨除硬化骨質,刮匙徹底清除,直至松質骨表面出現新鮮滲血。經C型臂X線機下透視硬化骨以及死骨,徹底清除干凈,且死骨清到關節軟骨下3~5 mm。分次在股骨頭內植入綠豆大小松質骨,采用填骨棒層層打壓,透視下查看植骨充分,髂骨柱植入,采用1枚可吸收螺釘固定開窗骨片原位[4]。之后修復切開的肌肉以及關節囊,縫合傷口,并置管引流。
1.3 術后處理 術后24 h常規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10 h給藥防止形成深靜脈血栓。術后24 h拔除引流管,功能鍛煉早期以肌肉等長收縮、被動活動,之后過渡到主動活動,受雙拐保護,3~6個月后開始進行負重行走。分別在術后第1個月、術后每3個月定期進行1次隨訪,攝雙髖X線片,并由高資歷診斷醫生閱片,查看股骨頭塌陷、骨壞死處新骨生成情況。
1.4 觀察指標 根據Harris髖關節評分法評價療效,滿分100分,>90分為優,80~89分為較好,70~79分為良,<70分為差[5]。良好率為優率+較好率+良率。統計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以及治療后的Harris髖關節評分情況。

2.1 手術情況 手術時間為30~50 min,平均(40.5±5.4)min,出血量為180~250 ml,平均(220.5±12.5)ml。
2.2 功能評價 23例(25髖)經隨訪,發生脫落1例(1髖),脫落率為4.3%,對患者進行平均20個月的隨訪,獲得隨訪的國際骨循環研究協會ARCO分期:ⅡA期4髖,ⅡB期10髖,ⅡC期11髖。最后1次隨訪,患者各期股骨頭壞死病例Harris髖關節總分顯著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術前與末次隨訪Harris髖關節評分比較分)
2.3 治療效果 ⅡA術前優1例,優良率為25.0%,術后優良4例,優良率為100.0%;ⅡB術前優良4例(40.0%),術后優良9例(90.0%);Ⅱc術前優良4例(36.4%),術后優良8例(72.7%),術前術后優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4 并發癥 無感染發生,一期愈合,無靜脈血栓以及神經損傷等并發癥發生。
股骨頭血供中斷后,骨髓以及骨細胞成分死亡,隨后修復,出現股骨頭結構變化,引起股骨頭功能障礙以及塌陷疾病。據統計,中青年股骨頭壞死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若早期未及時治療,股骨頭壞死病變會繼續惡化加重,晚期甚至惡化發展為繼發性骨關節炎,而喪失髖關節功能,需采用人工關節置換術才能促使關節功能恢復。但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可能需實施二次或更多次的關節翻修。因此,在股骨頭壞死早期及時治療,有利于抑制疾病惡化發展。臨床用于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方法包括保守方法以及手術方法,保守方法雖能緩解疼痛,但不能抑制股骨頭塌陷[6]。保髖手術主要為髓芯減壓術,但單純采用該方法,軟骨下骨結構支撐缺乏,增加軟骨下骨折風險,另一方面,不能直觀定位壞死部位,不利于徹底清除壞死組織。股骨頭開窗術在頭頸交界處開窗更加靠近壞死部位,能更加徹底清除壞死組織。臨床在股骨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基礎上進行改進,提出采用高位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治療。高位開窗方法從前方清除病灶,開窗位置更靠近股骨頭處,可以更加徹底清除壞死骨、纖維瘢痕組織、硬化骨,降低關節內壓、骨內壓,促靜脈回流、改善股骨頭供血,促骨組織再生。本研究表明,通過高位股骨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良好,且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并發癥少,治療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高位股骨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用于早期股骨頭壞死,療效顯著,可顯著改善患者髖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田青松,周游,李新志,等.早期股骨頭壞死的診療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14,(18):2869-2871.
[2] 毛子木,尹崑,王宇澤,等.多孔鉭金屬置入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研究與應用現狀[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43):6479-6486.
[3] 馮賓,錢文偉,翁習生,等.髓芯減壓+同種異體骨打壓植骨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5,37(2):133-139.
[4] 鄭超,鄭秋堅,王義生,等.影響股骨頭壞死臨床療效及預后的危險因素[J].廣東醫學,2014,35(14):2178-2181.
[5] 王偉.高位股骨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近期療效[J].當代醫學,2016,(5):51-52.
[6] 韋標方,韋偉,孫丙銀,等.高位股骨頭頸開窗植骨支撐術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J].中華骨科雜志,2014,34(7):777-782.
R 68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081
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