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泓
《獵殺者》的初稿是在十幾年前完成的,我一直放在電腦里,我寫小說有一個習慣,寫完了,就在電腦里放著,并不著急發表,我覺得我還能把它們修改得更好。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我永遠無法改好它們。
有的朋友寫小說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兒,我羨慕這樣的作家,這是我一生都難以達到的境界。我只要開始寫小說,就非常痛苦,坐立不安,絞盡腦汁,捶胸頓足,絕望和希望糾纏在一起,經常失眠。當然,我不寫作也會失眠,失眠已經成了我寫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對于我來說,沒有失眠的夜晚,還叫夜晚嗎?夜深的時候,整個城市都睡了,只有我醒著,獨自坐在巨大黑夜的一隅,享受深夜帶給我的寧靜……這就是失眠者的阿Q精神吧?
大概十年前,我在北京把《獵殺者》的初稿,給一位作家朋友看了,他很驚訝我寫了這樣一篇東西,同時對小說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只說了幾句話,卻句句切中要害,讓我豁然開朗,我一下興奮了好多天,我需要一段沒有人打擾的時間來修改小說,可是那個時候根本沒有可能。我正在北京做電視劇導演,那正是一部電視劇即將開機的前夕,接下來我必須帶著劇組沒日沒夜地拍戲,我每天打交道的都是劇本、演員、場景、機位……
一年過去了。
又一年過去了。
《獵殺者》一直在我的電腦里沉睡。
今年秋天的一天,我在電腦里無意中與《獵殺者》相遇,這種相遇讓我愣了一下,然后把它打開了,看過一遍后,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我很奇怪當年我是如何寫出這篇小說的,雖然不完美,但和我其他的小說相比,有不一樣的特質,而且我現在有時間和能力把它修改完成了。小說的修改過程也是我對往昔回憶的過程,當年寫《獵殺者》的時候,開始是被一種幻覺所包圍,非常興奮,可是寫起來卻不容易,這是我經驗之外的東西,我必須調動所有想象力,來完成它。我經常陷入絕望,對著白墻發呆,好在任何事情都有峰回路轉的時候,我耐心地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去,一步一步抵達我理想的彼岸。現在回憶,《獵殺者》的出現,與我當年在北京大學作家班選修的一些課程有密切關系,《巫術與宗教》《民俗學》《文化人類學》《易經研究》等等,這些課程和我閱讀的相關書籍,使我對東方神秘主義產生了興趣……
寫完的小說存放久了,會讓我產生一種陌生感,這種陌生感使我和小說有了距離,我能更清晰地看清小說的優缺點。《獵殺者》這樣類型的小說里,隱喻、象征、符號化的東西非常重要,又不能過多,我只能忍痛割愛,毫不手軟地往下刪減,原小說四萬多字,修改完成后只剩三萬字了。
再說一下這篇小說的名字,這篇小說曾經有過十幾個名字,都隨時間的推移被我否定。直到小說快要修改完的時候,《獵殺者》這三個字突然在我的腦海中跳了出來,我的眼睛一亮,它有內涵又搖滾,它深刻又刺激,這個名字像一盞燈,把整個小說都照亮了。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名字,我又對小說做了相應的調整,我覺得它脫胎換骨,終于涅槃重生。
這就是《獵殺者》的前世今生。
感謝《小說林》編輯部。我永遠記得年輕時的我,第一次走進哈爾濱工廠街《小說林》編輯部的情景,堆積如山的稿件和熱情如火的編輯老師,我永遠感激曾經呵護過我的林予老師、陳昊老師、趙潤華老師……值得高興的是,我沒有辜負這些老師對我的希望和厚愛,我一直在寫作,而且寫得更成熟更從容了。更值得高興的是《小說林》越辦越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