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
摘要:近年來,產業集群理論發展迅速,主要是某一產業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因此,產業集群與地方工業園區的發展關系密切。文章從產業集群理論入手,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對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的工業園區發展現狀特點進行了闡述,分析了其工業園區發展迅速的原因,并對其未來的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原因;建議
一、引言
產業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區域內特定產業的眾多具有分工合作關系的不同規模等級的企業與其發展有關的各種機構,組織等行為主體,通過縱橫交錯的網絡關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空間積聚體,代表著介于市場和等級制之間的一種新的空間經濟組織形式。工業園區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資金和技術,發展產業的同時高效利用生產要素,實現產業的結果調整以及技術升級,以此拉動地區經濟的發展,提升競爭力。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為提升區域經濟,采取產業集群促推工業園區發展。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蘆溪縣工業園區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其地位、作用和影響日漸凸顯。2016年,蘆溪縣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46.02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46.4億元。工業增加值69.8億元,增長9.6%;工業增值稅2.7億元,增長20.8%;工業用電量5.3億千瓦時,增長22.5%。工業增加值、工業增值稅、工業用電量增速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近年以來,蘆溪縣工業園區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帶來的不利影響,一季度新增入園企業8家,其中央企1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28億元,同比增長15.8%;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9519萬元,同比增長16.8%,工業增值稅3863萬元,同比增長28%;稅收4611萬元,同比增長12.4%;工業用電量6242.4萬千瓦時,同比增長30%。全國第二個中國建材產業園將于5月份開園。
二、蘆溪縣工業園區發展迅速的原因
(一)筑巢引鳳、優化平臺,基礎設施實現“新跨越”
蘆溪縣工業園區突出抓好電瓷、能源及配套產業、新材料、汽配、環保陶瓷、物流產業基地建設。近兩年來,蘆溪縣工業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7.3億元,園區規劃面積拓展至17.5平方公里,實際開發面積由1.67平方公里拓展至7.1平方公里,園區工業大道、主干道基本建成,各種管網貫穿園區,隨著園區1號線、2號線的貫通,即將形成一個新的萬畝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目前,已基本形成“一軸兩區”的結構布局,即高速掛線綜合發展軸,電瓷、機械產業片區和華能循環經濟產業片區。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吸引了眾多項目紛紛落地,自2012年蘆溪縣工業園區被升格為省級重點工業園以來,入園企業達8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5家,現已形成特高壓電瓷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先進環保工程陶瓷產業、華能及特色循環經濟產業、現代制造業配套金融服務等主導和優勢產業發展格局。
(二)引大聯強、抱團整合,精準服務達到“新標準”
蘆溪縣工業園區積極落實“央企入贛”發展戰略,已引進7家央企、7個央企項目。2016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達132家。中材電力瓷芯復合絕緣子成功試產,中材電瓷獲批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各項目以園區為平臺,積極引大聯強抱團發展。中材江西電瓷電氣致力打造電瓷產業“航母”;綜合實力位居輕型汽車發動機行業第二的江發發動機與福建龍巖紫金集團合作,實施年產5000輛客車項目,是做大蘆溪縣先進裝備制造業,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新航電氣化絕緣子與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公司結為合作伙伴,目前正在進行重組談判;投資3億元的港華燃氣日供氣量達到10萬方以上,服務規模以上企業70家以上;江西新龍電瓷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抱團整合,組建江西中南絕緣子集團公司,不斷延伸產業鏈,帶動行業高質高效發展。蘆溪縣工業園區積極推行項目代理、首問負責、服務承諾、限時辦理等工作機制,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由政府牽頭擔保,積極為中小企業搭建融資服務平臺,2016年以來,共為64家企業發放貸款2.25億元。
(三)項目集中、鏈條延伸,產業集群實現“新融合”
園區在大力發展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也發展新興戰略產業,電瓷、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建材、生物醫藥等7大新老產業相互促進。方圓實業生產的工程機械鉗盤式制動器在國內同行業排名前10。華能特色產業基地規劃為4個產業配套區,承接上下游相關產業企業落戶。廣宣鞋業已安排勞動就業3000余人,是目前蘆溪縣安排就業人數最多的企業,集群效應十分顯著。總投資1.5億元的啟晨實業,產品已銷往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華維電瓷獲批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成為我市第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企業。總投資2億元的華維二期特高壓電瓷項目新生產線上線后,可實現從超高壓到特高壓全系列(70KN~400KN)高可靠性懸式瓷絕緣子的生產。目前,全國5大電瓷企業中已有4家進駐蘆溪縣。
(四)科技創新、順勢而為,品牌打造實現“新引擎”
園區不斷強化企業品牌意識,大力支持企業實施境外商標注冊、產品認證、維護知識產權,打造了9個省著名商標和1個國際知名品牌。引導企業堅持走產學研用相結合之路,以科研和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全面升級。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與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中國絕緣子避雷器分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成功舉辦全國絕緣子標準修訂會議和標委會年會。加快產學研成果轉化,寶安新材料研發的“全球首創、世界領先”第三代紅柱石陶瓷產品,獲得國家創新基金、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等榮譽,并承擔國家汽車尾氣稀土催化劑863項目;江發發動機缸內直噴天然氣雙燃料發動機的研發在全國屬第一家;中材電瓷高壓電瓷絕緣子通過全國唯一C130認證;華通電瓷干法等靜壓成型等3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華維電瓷國內首創氧化焰快速燒成技術,達到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強聯公司研發的“特超高強度戶外棒形支柱瓷絕緣子”和“高速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用輕型自潔式瓷絕緣子”獲得國家四部委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截至2017年,中材江西電瓷電氣、方圓實業、一互電氣、強聯公司等4家企業被批準為高新技術企業;寶安新材料、方圓實業等2家企業被評定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各級各類項目105項,其中國家級24項,省級81項,獲批項目資金4031.34萬元;省級以上科技成果鑒定10項,省級科技進步獎3項。
三、蘆溪縣工業園區發展建議
雖然與過去相比較,蘆溪縣工業園區發展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與其他發達城市橫向比較,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工業園區雖然已經引進了新興產業,但是在比重上所占份額不高,依然處于弱勢,目前電子商務“互聯網+”已經成為社會發展趨勢,加快引進該類型的企業,有利于促進地區的產業升級,給周邊企業增添新的發展活力。其次,工業園區的招商模式較為單調,導致招商效果欠缺,招商模式的多元化,有利于園區的進一步發展。最后,園區需要因地制宜,防止企業盲目擴張,避免融資風險。
總之,工業園區的發展與產業集群密不可分,蘆溪縣工業園區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依據園區明確的發展定位,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加大園區產業配套體系建設,完善政績考核機制,為園區更快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謝娟娟.基于復雜系統理論的工業園區集群化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3.
[2]何靜.產業集群導向的工業園區發展戰略對策——以東莞園區經濟發展為例[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5).
[3]薛巍.集聚經濟與產業園區集群化發展路徑研究[J].商業時代,2012(07).
[4]吳志軍,谷唐敏.基于產業集群導向的江西工業園區轉型發展研究[J].企業經濟,2015(07).
(作者單位:江西省蘆溪縣農業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