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麗+鮑宏剛+楊溢彬
【關鍵詞】血鈉;輕度偏低;意識障礙
【中圖分類號】R4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7..02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心臟病患病率明顯增加,心力衰竭的發生率亦相應增加,利尿藥是治療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療用藥,再加上心衰時老年人飲食差,常導致電解質紊亂。由于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退,各器官代償能力下降,對低鈉血癥的耐受性差,老年人突然出現的意識障礙要警惕低鈉性腦病。低鈉血癥引起的意識障礙等神經系統表現臨床上時有出現[1]。我院收治了2例使用利尿劑2~3天后,血鈉僅有輕度下降,即突然出現了意識不清,值得臨床重視,以免造成漏診或誤診,延誤了治療時機,導致不良后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例1,女性、84歲,間斷胸憋8年、氣短3天伴腹瀉1天于2013年8月12日入我科。8年前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于前降支植入支架,入院前3天氣短明顯,不能平臥,雙下肢浮腫,尿量減少,入院前1天大便10余次。查體除雙下肢浮腫外,無特殊。心電圖示:竇性心律,陳舊性前壁心肌梗死,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支架術后、心功能Ⅵ級。入院后每天給以靜推速尿、靜點硝酸甘油擴血管等抗心衰及抗炎治療。于15日氣短明顯緩解,可平臥,于上午11時50分家人發現患者表情淡漠,5 min后突然出現全身抽搐、意識不清、呼之不應,靜推安定10 mg后抽搐停止,同時出現呼吸困難,雙肺可聞及痰鳴音。由于患者近日食欲差、腹瀉、利尿,意識不清考慮低鈉血癥的可能性大,急抽血電解質送檢,并靜點3%的高滲鹽水,同時靜點喘定治療,靜點100 ml后患者意識恢復正常,呼吸困難好轉。1小時送檢電解質結果回報:鉀、鈣、二氧化碳結合力、磷鎂均正常,氯輕度偏低為
97.4 mmol/l、鈉輕度偏低為134.4 mmol/L。
例2,患者女性、78歲,主因間斷心前區憋悶、氣短1月加重6小時2015年11月22日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病史。查體:血壓:130/80 mmHg,意識清楚,頸靜脈充盈,雙下肺少量濕性啰音,雙下肢可凹性水腫,左側肢體肌力均為Ⅱ級,余無特殊。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廣泛心肌供血不足。入院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功能Ⅵ級。入院后給以降壓、降糖、利尿、擴血管等綜合治療,入院時化驗電解質:鉀4.32 mmol/L、鈉137.3 mmol/L、氯102.3 mmol/L,于次日晚21時突然出現意識不清,呼之不應,瞳孔等大等園,對光反射靈敏,呼吸正常,血壓正常,無新出現的病理征,急查電解質鉀
3.08 mmol/L、鈉135.2 mmol/L、氯99 mmol/L,血常規白細胞正常,餐后3小時血糖11 mmol/L,排除低血糖及高滲昏迷,請神經內科會診,新的腦卒中可能性不大,白細胞正常,暫不考慮感染性腦病,昏迷原因不清。患者家屬情緒不穩定,鑒于此種原因及近日患者進食差,又連續2天靜脈使用托拉塞咪及口服螺內酯利尿,目前血鈉偏低,隨給以靜點3%高滲鹽水100 ml后,患者意識轉清,能正確回答問題。
2 討 論
臨床上心臟病患者,一旦出現心力衰竭,利尿藥的使用必不可少,容易發生水、電解質紊亂,導致嚴重的腦功能障礙,本組兩個病例血鈉輕度偏低即出現意識障礙,說明老年人的低鈉更容易導致腦病的發生。
2.1 低鈉血癥
診斷依據為血清鈉離子含量檢測值不足135.0 mmol/L,屬于臨床常見疾病,有報道顯示60%以上為醫院獲得性。低鈉血癥臨床癥狀表現缺乏特異性,多以神經系統為主,既與低鈉血癥的嚴重程度有關,更與血鈉濃度改變的速度密切相關[2]。心衰患者本身大多存在食欲下降,鹽的攝入量可能不足,再加上心衰的治療,大多使用利尿劑,由于利尿劑的應用,低鈉血癥發生的速度較快,細胸外滲透壓水平明顯降低,大量水份由細胞外移動至細胞內,有時超出了腦細胞的調節能力,導致腦水腫的發生,出現明顯的神經系統癥狀。常見癥狀為反應遲頓、嗜睡、昏迷、抽搐,也有部分患者表現為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個別患者同時伴有呼吸困難等。
2.2 血鈉輕度偏低的低鈉血癥
大多數患者并無臨床癥狀,僅在化驗時發現。當血清鈉濃度在115~120 mmol/L時,可能會出現頭痛、嗜睡,當血清鈉繼續下降可引起抽搐、昏迷和呼吸困難。臨床癥狀輕重取決于低鈉發生的程度和速度。老年人對低鈉血癥較敏感,低鈉并不很重,卻能引起神經精神癥狀[3]。但血鈉在135 mmol/L左右即出現意識障礙實屬少見。本組2例患者均為老年,入院時食欲差,血鈉正常,使用2~3天利尿劑后,血鈉只有輕度下降,且意識障礙發生前亦無惡心、嘔吐、嗜睡等癥狀,意識不清為突然發生,第一例還伴有抽搐、呼吸困難。這可能的原因為:①利尿劑的使用致血鈉在短時間內較快丟失。②老年人多種器官功能減退,自身調節能力差。因此,老年人在治療心衰時,利尿劑的使用應注意從小劑量開始,密切觀察尿量的變化,一旦出現意識的改變,首先要想到低鈉的可能,值得臨床高度重視,以免發生誤診,延遲治療,影響預后。
2.3 低鈉血癥的治療
血鈉濃度的速度、程度,是決定低鈉血癥處理方式的關鍵,當血鈉在48小時內迅速下降,為急性低鈉血癥,而48小時以上或更長時間為慢性低鈉血癥[4]。急性的有癥狀的低鈉血癥,特別是出現嚴重的神經系統癥狀必須立即處理,給予緩慢靜點3%的氯化鈉溶液,以緩解神經精神癥狀。速度不可過快,以免加重心衰,補鹽量根據缺鈉的情況而定。延遲糾正可造成持續性腦水腫,導致不可逆性神經系統損傷和死亡。而慢性無癥狀或輕度的低鈉血癥則不必緊急治療、過快糾正,可口服鹽膠囊等予以治療。
參考文獻
[1] 孫秀巧,張立紅,王 巍.意識障礙要警惕低鈉性腦病[J].臨床薈萃,2003,18(5):285.
[2] 陳灝珠,林果為,王吉耀,等.實用內科學[M]第1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941-942.
[3] 詹劍鋒.垂體后葉素致低鈉血癥46例臨床分析[J].實用臨床醫學,2004,5(2):25.
[4] 李振華,殷曉明.老年患者低鈉血癥50例臨床分析[J].安徽醫藥,2016,20(9):1708.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