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銀鋒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7-0096-01
漢字教學是繼承和發揚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關鍵。漢字是學生學習知識,傳遞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要真正掌握好漢字,漢字的書寫是關鍵。然而近幾年來,小學生漢字書寫的能力卻不容樂觀.大多數學生的字或呆板,或僵硬,或“龍飛鳳舞”。針對上述原因,我總結出提高書寫質量的幾點對策:
一、從根本著手,提高教師寫字素養
上好寫字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師范院校應加強對教師的“三筆字”的教學。教育部門在招聘教師隊伍時,應將“三筆字”作為考核教師基本功內容之一。在職教師應開展“三筆字”考核,頒發證書,持證上崗等。從教師抓起,是提高小學寫字教學的保證。
二、注重姿勢規范,奠定學生的書寫基礎
1.正確的坐姿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為學習好書法奠定好基礎。
2.執筆方法。古往今來,書法家的執筆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凡有成就者,總是遵循了一定的原則。如元朝鄭杓《衍極》中說“夫執筆者,法書之機鍵也?!?/p>
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書寫興趣
1.巧設疑問,趣說范字
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對自己主動發現的知識記憶深刻,所以指導小學生寫字時,教師在出示例字后,不宜立即進行講解,應該巧設疑問,激發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尋找例字的特點。如:出示例字“森”后,我問:“同學們,是不是只要把‘木字的寫法按品形結構重復三遍呢?”學生經過分析觀察,紛紛舉手發言,不僅區別了三部分相關筆畫的不同,特別是三個木的捺筆應處理成兩點與一捺,也得出了同一字內重復的筆畫應有變化,及“字無雙捺”的規律。教學中,要通過點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并給予熱情鼓勵,這樣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探究心向。
2.形象比喻,生動講解
首先從筆畫的形態上作比喻,如:我把斜撇喻為“指揮刀”,把彎撇喻為“象牙”,把豎彎鉤喻為“魚鉤”……我把每個筆畫夠比喻成學生喜聞樂見的熟悉的物象。這樣,在講清楚筆畫的同時,也闡明了字的美不是抽象的。通過比喻,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審美能力。
其次,從組字的結構上作模擬。如:“中”字的豎畫,以人體軀干模擬,應上短下長,符合人體美,符合黃金分割法則。又如:捺畫的結束部分為什么要上翹一點?用皮鞋尖的上翹來模擬可能最好……這些模擬,能使學生牢記筆畫的形象,明白很多漢字美的法則和道理。
3.引用典故,激發求知
在講課中,可適時地介紹一些古代書法人物、典故、趣聞軼事、考古發現、拍賣會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文化遺產,同時,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練字的激情。在一節書法欣賞課上,我播放了一段書畫拍賣會上作品競標的場面,學生感到十分的驚奇,情緒高漲。然后,教師提問:“一幅幾十個字的書法作品為什么能值這么高的價格?”學生議論紛紛,答案不一。教師抓住時機,因勢利導: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藝術,在簡單的黑白世界里以其強烈的節奏,顧盼情生的意態,形神兼備的氣質,富有情趣的意境,深深地吸引著人,打動著人,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給人以美的享受。
四、注重細節,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
1.教師要嚴格把關。教師不要只重視學生作業的正確率,而忽視學生書寫的質量。其次,教師應精簡作業的量,嚴格要求學生書寫要端正、整齊、美觀,批閱時要嚴格把關,這樣才能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要重視筆畫的書寫指導:從一年級起就應該重視筆畫的書寫指導,從拼音字母書寫過渡到漢字的書寫時,一定要注意筆畫的書寫指導。如:“女”字第一筆是“撇點”,而學生寫成“豎彎”;“山”字第二筆是“豎折”,學生寫成“豎彎”等。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及時矯正學生的這些問題。
3.要重視偏旁部首的書寫指導:漢字是中華民族祖先智慧的結晶,它越來越不可代替地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富于變化的漢字多由不同的偏旁部首進行空間組合,這些偏旁部首大多由獨體字演變而來,在寫字教學中要注重偏旁部首的書寫指導,如:“好”字偏旁是“女”字旁,書寫時應將“橫”變為“提”。
4.要重視筆順規則的書寫指導:在一年級的課本中已經學習了,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頭后封口的寫字規則。這也是學生初學寫漢字的一個難點,要指導學生把握好書寫規律。
5.要重視“田字格”的書寫指導:小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差,初學寫字不知道如何下筆,寫出來的字不是東倒西歪,就是“頂天立地”。指導學生用田字格來書寫,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空間知覺精確度,幫助他們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使學生能夠寫出滿意、漂亮的漢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