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慧
摘 要 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輔導員的工作就要循循善誘的去開發,讓它成為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石。因此,開展“我是小主人”活動是喚醒主體意識、激勵自信心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輔導員 少先隊員 小主人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7-0126-02
我擔任少先隊中隊輔導員工作已經有三年半的時間了。從校領導手中接過聘書的那一刻起,自己就一直在思索,中隊輔導員的角色到底如何演繹,如何讓隊員們在少先隊這個全新的領域獲得進步,得到成長。我開始了自己的探索與努力。
一、精心培養少先隊員的小主人意識的原因
1.從隊員的特點角度來講,隊員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健康成長,是不是幸福歡樂,與輔導員是否精心培養他們的主人意識有密切的關系。
隊員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是不成熟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需要輔導員的精心培養。隊員既不是輔導員的四肢,可以由輔導員隨意支配;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以由輔導員隨意捏塑。輔導員想要使隊員接受自己的教導,首先就要把隊員當做不依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當具有獨立性的人來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他們的情況、條件、要求和思想認識的發展規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學生的生活和命運都和他們所在的學校和所遇到的輔導員有極大的關系。
2.從教育角度講,隊員是在教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需要輔導員培養他們的小主人意識。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發展自己的能力”。培養隊員的主動性,就是我們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點。在現代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隊員主動能力的培養顯得非常重要,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的人才能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創造性地為社會文明進步作出貢獻。隊員都有自己的軀體、自己的感官、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愿意、自己的知識和基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規律。正如每個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質營養一樣,每個隊員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營養。這是別人不能代替的,也不能改變的。輔導員不可代替學生感知,代替學生觀察、分析、思考,代替隊員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輔導員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知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發展變化,隊員是教育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掘隊員的主動性創造性,自覺參與教育活動,才能實現個人素質的提高,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學校的主人,社會的主人,既然培養隊員的小主人意識如此重要,需要輔導員這位園丁做個有心人,精心設計少先隊的工作,下面我從 “實際行動”“ 反饋提升”兩方面來談一談培養小主人意識的措施。
二、培養少先隊小主人意識的措施
(一)實際行動:樹立榜樣,揚起自信風帆
每個學生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輔導員對于學生工作要循循善誘,讓它成為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面,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喚醒主體意識,增強自信心。
針對學校的“四最”學生的評選活動,我在班級開展了“班級之星”評選活動,既然是“星”,就有它的要求和標準:一周內不論是在學習、紀律還是生活各方面都要領先于其他同學,或者在這一周內在某個方面表現特別突出、明顯進步者都可以入選。每周挑選4名學生,然后將這些同學的照片放在后面黑板報里,讓學生有鼓勵激勵的作用。活動開展后得到了很高的效應:同學們各方面的意識在增強,主動性也在提高,爭當“班級之星”在班里已經形成一股熱潮,我們就借此機會進行宣傳,通過一些好人好事鼓動其他學生也一同參與、一同行動,做到及時表揚,樹立榜樣,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如平時很少參加勞動的一個隊員,通過開展的活動后,如今能非常積極的參加勞動,做事很主動,我們要及時發現他做事的自信,給他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使那位隊員的自信心倍受鼓舞,同時主動性也大大增強了。我還結合學校舉行的“學雷鋒活動”、“誠信友善 伴我行”征文活動、“最美家庭評選活動”等等,這些活動促使了隊員積極的參與。此外,在中隊中還經常展出手抄報、優秀征文的作品,學生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感受參與的快樂,讓每個隊員學會自我管理,當家作主。
中隊干部輪流當是鍛煉隊員才干的好機會。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新人,應從小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向人學習,學會與人競爭。每個隊員都渴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干部,我們就應給隊員們創設一個民主平等的教育情境,尊重隊員的民主權利,支持隊員的創新精神,讓隊員懂得少先隊是自己的組織,要學做小主人,幫助隊員揚起理想的風帆!輪流當干部也可以給隊員提供均等的鍛煉機會,讓更多的人在為中隊服務中體驗到做一名隊員的責任感。
(二)反饋提升:延伸社會,校外爭當小主人
少先隊工作是千頭萬緒的,單單抓學校建設隊伍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開展校外社會活動。美國的教育學家村威曾經提出:“兒童將來要參與社會生活,現在就該投入社會生活。教育不應只是生活的準備,教育本來就應是生活,是學生的一種生存方式。”因此,少先隊活動理應與學生的生活鏈接,把教育過程還原為學生生活和成長的過程。在3·15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校舉行了“我是交易會小主人”活動,讓孩子們自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今年的“六一節”,我校準備一改常規,不再由老師根據教育主題統一設計組織活動,而是想讓學生自行投稿,讓孩子們自己設計“六一怎樣過”。我們將從學生的設計中采納一些較為合理的、新穎的做法,從實際興趣、周邊環境、家庭條件出發,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什么就做什么,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活動中獲得真情實感。這也許會是刻骨銘心、一輩子難以忘卻的體驗,這才是最有價值的教育。
我還利用教師節、重陽節、婦女節、母親節、元旦等節日開展各種對隊員有影響、有教育性的活動。如三八婦女節關愛媽媽“五個一”活動:幫媽媽洗一次碗,自己洗一次襪子,給家人盛一次飯,給媽媽做一件小禮物,跟媽媽照一張合影。通過活動,家長們紛紛表示孩子懂事多了,知道愛家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愿意嘗試學習了,不再一味地以自己為中心,處處要父母為自己服務了。
“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細小的事情往往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就如這小主人意識一樣,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視,但殊不知這不起眼的細節,看在眼里便是風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揣在懷里便是陽光。我們相信,未來的“小鬼”一定能當好家。
參考文獻:
[1]楊江丁.少先隊教育:兒童成長的重要力量[J].現代教育,2013,(7).
[2]白淑媛.淺談少先隊活動的意義與方法[J].學周刊,20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