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華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7-0135-02
兒童散文詩是開展文學欣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閱讀材料。在散文詩教學的組織與指導中,教師能否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高效優質地將散文詩的蘊涵傳遞給兒童,將直接影響著兒童對散文詩的理解、體驗和感悟,以及散文詩教學的教育價值的充分發揮。下面我就談談兒童散文詩教學的一些方法。
一、導語簡潔生動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兒童散文詩教學的導入方式多種多樣,但任何一種成功的導入方法,都應該是簡潔、生動,并且可以收到集中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兒童活動興趣、幫助兒童明確學習目的的效果。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激智、激情、激趣之效,就必須認真考慮導入方式的設計、語言的使用及情感的傳遞等方面,是否具有趣味性、藝術性以及與所要學習的作品的情感基調是否相一致等因素。例如:在教學散文詩《冬爺爺的胡子》可以這樣導入:請小朋友告訴老師,你爺爺有胡子嗎?你爺爺的胡子是怎么樣的?你想知道冬爺爺的胡子是什么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有關冬爺爺的胡子的散文詩……整個導入環節簡潔、自然、切題。
二、施教因材而異
所謂“因材而異”,是指對不同的兒童散文詩教材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1.運用自然情景法。兒童散文詩《桑樹媽媽》《落葉》等自然特征明顯,比較形象,兒童容易理解的作品可以采用自然情景法。比如《落葉》,作品構思新穎,語言簡練,季節性明顯,生動形象。可以選擇在秋季的落葉樹下進行教學活動,充分發揮自然情景的認知教育功能,讓兒童躺在落葉下面,坐在落葉上面,在與落葉的親密接觸情景中,理解散文詩優美的語言,感受詩中角色的可愛有趣。
2.運用生活情景法。兒童散文詩《小錘子》《輕輕地》等行為習慣教育類的作品,旨在養成兒童懂禮貌、講文明、愛父母等行為習慣。這類對兒童良好習慣具有行為教育功能的作品,教學時可以采用生活情景法。比如《輕輕地》,作品反映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妨礙他人休息。對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但又不能僅僅是說教。所以,這類作品可以通過生活情景的表演來進行,發揮生活情景的行為教育功能,讓兒童扮演詩中的角色,表演詩的情景,親身體驗“輕輕地”感覺,逐步養成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
3.運用多媒體手段。一些比較抽象的、離兒童生活經驗較遠的作品可以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比如《春雨的色彩》,描繪出綿綿的春雨、歡快的群鳥、萬紫千紅的美麗畫卷,但憑兒童的想象力或借一幅靜態的畫面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而運用多媒體技術,配上輕柔舒緩的音樂,伴隨甜美的角色語言,顯示出翠綠的草地、嫩綠的柳枝,粉紅的桃花、淡紅的杏花,金黃油菜花、鵝黃蒲公英……詩情畫意的教學情景,兒童的注意被吸引了,兒童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
三、示范朗讀
“美文”需要用“美語”來傳達,才能讓聽者感受它的美。作品能否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教師的示范朗讀尤為重要。
例如,《夏天》:樹葉打著卷兒,小花低著頭……風來了,云來了,打閃了,雷公公跑來了!嘩!嘩!嘩!嘩!大雨快活地下起來……柳葉、小花滴著水珠,像剛洗完澡。多干凈,多精神……作者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抒發了在炎熱的夏天里萬物對風、雨的渴望。作品生動活潑,充滿盎然的兒童情趣。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切準作品的情感基調,在示范朗誦作品時所投入的感情還應是真實充分的,是教師本人在充分理解作品基礎上的一種自然流露,是幫助兒童有效地接受散文詩的一種重要方法,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讓兒童在欣賞的過程中去感悟、體會。
四、詮釋恰當準確
要幫助兒童順利地學習散文詩,離不開教師對作品進行必要的解釋。散文詩教學中的解釋,主要包括通過解釋詞義,豐富兒童詞匯,讓兒童感受作品中的用詞之美;通過句子解釋,豐富兒童語句,幫助兒童理解和感受散文詩中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的藝術美。解釋是為目標的實現服務的,因而務必做到準確、恰當、深刻。
如:《太陽》中“……她給小花貓送去一個暖烘烘的夢……”教師如果僅僅將“暖烘烘”一詞向兒童簡單地解釋為“暖和”。那么,兒童根本無法從教師的這一解釋去感受“暖烘烘”還具有溫馨、親切、親情的象征意義。所以,教師能否準確而敏銳地將散文詩中詞語的情感色彩傳遞給兒童,無疑會大大影響兒童對作品內容的理解,特別是對散文詩情感基調的進一步感受。而對于表現手法的解釋,則應側重于引導兒童去理解體會怎樣表達,聽起來比較形象有趣,比較優美動聽,即側重于對表現手法所產生的藝術美的感知,而不是讓兒童去知道這樣是“比喻”那樣是“擬人”。
五、美育價值要體現
兒童散文詩以優美抒情為主要特征,作者常常采用比喻、擬人、象征等手法,用精美的詞語、動態的描述,展現一幅幅富有色彩、音響和流動感的畫面,使欣賞者感受到生命運動的美麗。例如,《五彩樹葉》中描繪的色彩美,《山里真好玩》描寫的自然美,《春雨在竹林里》描述的靜謐意境中的音響美,使兒童能在感受意境美、語言美、情景美的同時,提高對自然美、社會美的敏感性。散文詩所蘊涵的獨特的美育價值是其它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所不能替代的,也是它最突出的價值所在。因此,散文詩教學活動的重點應放在充分挖掘作品蘊涵的美的信息,并加以準確解讀,幫助兒童主動去感受,主動去建構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