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三十年多以來, 我國的聲樂藝術事業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我國聲樂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盡管如此,我國的聲樂高等教育水平仍存在著不足和缺點,需要我國的聲樂高等教育的工作者認真審視現狀,進行理論的改進和和教學形式上的充實。在各方面形成一個更為合理、高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學;新模式;高效合理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3-0248-01
一、聲樂教育方式與普通教育方式的差異較大
聲樂教育在教學形式上實行的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小班教育形式,需要教師與學生有較多的互動。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充分備課,才能夠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更好輔導。但是,在現在的高校聲樂教育中,一個聲樂教師要輔導二十多個學生,學生演唱不確定性因素太多,導致教師不去好好備課。高校聲樂教師應該好好審視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輔導,這樣不僅對學生有意義,同時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有所提高。
(一)選擇聲樂教材要合理、多樣化。聲樂教學需要大量練習曲目,才能使學生從量變達到質變,所以聲樂教材的選擇十分重要。教師在選擇練習曲和教材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遵循循序漸進的準則,并考慮到選曲的多樣性。首先,聲樂基礎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分為兩類,即簡單唱法和規范的分聲部唱法。要因材施教,對初學者以及中級階段、高級階段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授民歌的時候,可以邀請當地有權威、有經驗的教師進行教學。同時還要考慮將具有思想性、 藝術 性及時代性的新作品作為聲樂教材進行補充。
(二)注重聲樂的理論知識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技能的培養。藝術科學體系包括聲樂技巧學、聲樂生理學、聲樂心理學及聲樂藝術的基礎學科、 聲樂藝術的輔助學科、 聲樂藝術傳播學等。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有些高校并沒有開設這些學科,聲樂課在教授學生唱法的同時,應該再了解一下其他方面的知識,加強學生的音樂理論學習,了解人體樂器的相關特點,鼓勵學生多問為什么,促進學生對音樂本身的理解,鼓勵學生保持自身的風格特點,提高文化修養。
二、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科學、合理考核
(一)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自身能力來評判。如今普遍使用的測評方法,即從學生演唱的音色、音準 、節奏、速度 、力度、 音域、 旋律性、情感表達等方面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考察時要注重考生對作品的理解和對作品的表達,事先應該鼓勵學生選擇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歌曲,提倡用真情實感進行演唱。在情感充沛的同時,再考察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在評定平時成績時,要參照學生平時的學習表現和學習效果,因為有些學生可能會因為緊張而讓表演打大折扣,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除此之外,測評老師還要注意學生的起點和現狀,看看學生到底是進步了還是對退步了,對進步大的學生可以給予一些鼓勵分,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刺激學生們的學習的熱情。
(二)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和口頭教學能力的考核。在考試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演唱水平,還要注重他們的理論知識,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讓學生對音樂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還可以組織面試,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能夠讓學生一個人面對大場面不慌不亂,從而鍛煉學生的膽量。對于師范類的學生來說,還要考察他們的教學能力,除了舞臺經驗之外,能夠把樂理和其他于音樂相關的知識流利地表達出來,也是一種能力,這對于今后想要當音樂教師的同學是十分重要的。
三、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音樂工作者要敢于突破條條框框,不拘泥于現實,發現現階段我國高校聲樂教育的問題和弊病,并加以改正。看到聲樂教育其自身的特殊性、重視教材的多樣性和教學方法的豐富性。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重視學生演唱技能的培養和對作品的理解,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在考核時,作為考官的教師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認真評判,要參考學生的平時表現和進步程度,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多給予學生上臺表現的機會,積累舞臺經驗。
聲樂教師和學生,一個是現在的傳授者,一個是未來的傳授者,對師范類學生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聲樂理論的學習。我國高校聲樂教育的發展,還需要我們的聲樂工作者共同努力,為我國高校聲樂教育水平的提高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唐博.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地方高校聲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音樂時空,2015,(23):45-45.
[2]鐘麗紅.探析聲樂教學在學前教育中的改革與創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6).
[3]董芳.構建高校聲樂專業多種風格演唱的教學模式[J].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5,(5):105.
[4]朱鄭穎.構建高校聲樂專業多種風格演唱的教學模式[J].神州旬刊,2015,(12):105.
作者簡介:
陳可可(1982-),安徽阜陽人,男,助教,藝術碩士,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與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