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聞報刊文體是一種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敘述文體,能夠迅速把國內外有價值的信息傳播。認真研究新聞報刊的翻譯,中國的對外宣傳可以更順利展開,也能更好地把國外信息傳遞回來。
【關鍵詞】新聞報刊;翻譯;特征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3-0276-01
新聞報刊文體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根據不同的標準有著不同的分類方式。但是無論怎么劃分,這些新聞都具有紀實性(即新聞里包含的“事實”、“消息”),不同新聞的紀實性是不同的,對于新聞報道而言,它的紀實性是最強的,而娛樂新聞在紀實性方面是最弱的,其他新聞大多是兼顧了紀實性和娛樂性的新聞。
一、新聞報刊的文體特征
新聞報刊語言同文學、應用文、科技、通俗語言有很多的不同之處。文學語言更加注重形象,遣詞造句更為考究;應用文的特征是強調客觀公正,字斟句酌,不但要有條理,而且還要達到其功能;科技語言則側重在闡述事實,用詞精準而且不是公允價的準確表達,并且在各行各業都有其自身的術語和專屬表達方式;通俗語則主要是口語的表達,它的準確程度要遠遠低于前面幾種,但是其使用范圍最廣。新聞報刊語言不等同于以上任何一類,但是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其中的精髓,例如新聞報刊語言中大量使用動詞詞組代替單純的動詞,還有它使用大量的專業術語、外來詞、近義詞來增加其文章的生動性,又不失其嚴肅性,增加了其可讀性。
例如:Cest un militant qui prend fait et cause pour lUnion Européenne. (這是一位贊同歐盟的激進分子)在這里使用prendre fait et cause 來代替se prononcer pour,這樣的代替使得句子更具形象性。
新聞報刊文體中所涉獵的詞匯是最為廣泛的,幾乎包括了各行各業,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語言詞匯,尤其是一些軍事術語、體育術語、科技術語都會在新聞報刊當中出現。與此同時,新聞報刊涉及的內容包括社會的各個方面,很多是最新最近發生的事情和動態,作為法語語言中最基本的表達單位,詞匯是語言變化中最為活躍的一部分,社會的進步發展,新事物的出現,在語言上往往會有很多的變化或者擴展。新聞報刊作為輿論的最主要工具,它要緊緊跟隨社會的發展,社會各個領域出現的新概念、新事物、新技術等都需要在新聞工作者的筆端呈現。可以說,報刊詞匯層出不窮是折射社會變化的一面鏡子。因此我們也遇到了很多舊詞新義:
例如:Faut mettre en adresse unr information.(把這些信息加以匯編)adresse原意為地址的意思,但是在本句的意思為電子存儲器中信息序號,還有其它的很多類似的用法,例如:adresse fictive(偽地址,虛擬程序),adresse dinstruction(指令地址),adresse symbolique(符號地址) 等。
二、新聞報刊翻譯特點
翻譯新聞時要注意新聞本身的特點,新聞是要傳遞給讀者、觀眾信息的,它本身具有簡練性、大眾性和趣味性。而且新聞報刊文體的語言正式程度隨新聞內容而定,但是大多數新聞還都具有一定口語風格,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要根據原文的風格來做調整。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新聞翻譯的時效性。時間速度決定著新聞的價值大小,所以能否快速準確地翻譯新聞內容是評價新聞翻譯的重要標準,隨著現代化設備的普及和先進技術的廣泛使用,新聞報道內容已經不是最近發生的事件,而多是正在發生的事件,所以國際發生的新聞事件要迅速傳到國內讀者視野里,否則讀者就不能第一時間了解到事件的進展。新聞的時效性給翻譯工作者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2.符合新聞的敘述要求。新聞報道具有典型的寫作要求,大多是以敘事體為主,這樣用語更加流暢,簡潔得體,敘述更加生動,新聞報道的結構也相對更完整。所以新聞翻譯也要遵循這一原則,往往是開門見山的導語,簡短的話語就能簡明扼要敘述整個事件,正文再根據事件內容的主次關系來安排篇章敘述。因此,譯者要具有良好的雙語轉化能力,與此同時還要有相應的新聞寫作能力和新聞編輯能力,這都是能幫助譯者順利完成翻譯工作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范仲英.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2]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劉宓慶.文體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
[4]許鈞.翻譯思考錄[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
柴冒臣(1983-)女,工作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法語語言文學。
基金項目:牡丹江市社會科學課題項目,編號:151002;牡丹江市社會科學課題項目,編號:160616;牡丹江師范學院教育教改項目,編號:16-JG18082;牡丹江師范學院教育教改項目,編號:16-JG18069;牡丹江師范學院橫向課題:出國人員外語翻譯應用與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