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成平 戴祖國 肖勇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畜牧業的發展方式和市場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在“三化協調”的政策指導下,理清畜牧業發展思路,樹立畜牧業發展新理念,促進畜牧業轉變與人協調健康發展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本文主要在畜牧業轉型及畜牧產品安全基礎上分析畜牧業的轉變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畜牧業;轉變;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F326.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17.019
畜牧業發展在我國有著重要作用,在科技快速發展、城鎮化速度加快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視畜牧業的發展。在分析本地區畜牧業轉型實際情況和畜牧與人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加大畜牧生態發展的監管力度,建設安全高效綠色的畜牧業生產,提高畜牧產品的質量安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鎮快速發展和區域畜牧業發展。
1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的重要性
科技和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畜牧業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地方經濟的滯后性導致畜牧業和企業之間沒有建立相互促進和支撐的共生關系,對于可能出現的風險承擔也沒有做出相應的劃分。畜牧業者和企業獨立存在,使得畜牧業的產業鏈條弱化,不能形成畜牧業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種產業結構使畜牧業者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感不強,同時畜牧業生產和銷售過程比較單一,所以沒有形成有輻射的產品占領市場。我國的畜牧業養殖特點是放養,對畜禽沒有分離放養,發生傳染疾病時會導致大規模交叉感染。如果沒有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就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也會阻礙域內畜牧業養殖業的發展。
很多畜牧養殖者沒有經過專業的動物防疫培訓,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會選擇不符合要求的產品,既影響養殖者的安全,也影響消費者的安全。實現了畜牧生產的轉型之后,就可以提高畜牧產品質量安全,也能促進人類健康發展。
2畜牧業發展現狀
畜牧業生產基本是粗放型生產,總體水平還比較落后。畜牧者技術化水平低,對市場需求不了解,抵抗風險能力較差。小的生產模式占比重較大,相互之間缺乏相應的聯接,與動物防疫部門的總體規范要求也不適應。畜牧養殖難以形成科學布局,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另外,深加工的龍頭企業比較少,企業品牌意識不強,造成深加工新產品少,銷售鏈條弱。生產者與經營者之間沒有達成統一。
3現代化畜牧業發展趨勢
3.1構建完整的畜牧發展模式,促進畜牧生產生態發展
畜牧業的發展要與地方農業和工業相結合,對于我國糧食生產而言,農業生產區域內有充足的農作物副產物可以應用到畜牧業生產中,是畜牧業生產的豐富飼料來源。地方畜牧業的發展要與農業相結合,利用農業資源優勢形成生產的規模化。畜牧業要想真正從傳統向現代化轉型,就要發揮區域優勢,進行農業與畜牧業結合。一是要整合農業資源,利用農作物副產物的優勢促進單一型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發展。利用農作物副產物的良性循環提升畜牧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提高畜牧業者的收入;二是加強畜牧業的整體建設,將畜牧業養殖進行集中,以方便產業結構的改造,建立畜牧業網絡體系,充分發揮集體力量;三是加強畜牧疫病的防疫工作建設,形成監督網,徹底落實獸藥和飼料等產品的檢測和管理,通過宣傳提高畜牧者安全意識,以形成綠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3.2利用現代科技進行畜牧養殖以提高畜牧產品的質量安全
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提供技術的同時,也提供基礎數據。畜牧業的養殖可以根據信息化提供的基礎數據進行產業化轉變。相關管理部門要提升整體網絡化辦公水平,并組織畜牧者進行學習,通過吸取國外養殖經驗改變傳統的養殖觀念,使畜牧業養殖按照科學標準嚴格進行,以減少不利因素的影響。
3.3建立完善的財政支持體系提高畜牧轉型的資金保證
財政支持是畜牧業轉變的基礎條件和必要條件。要出臺相關政策,使畜牧養殖者得到資金支持。同時,要加快畜牧生產部門與小型金融機構的合作,推進養殖戶信用擔保,構建完善的資金支持體系。建立穩定的畜牧財政支持制度。以加快畜牧業核心技術的研發,促進新成果的推廣。提高畜牧資金的利用率,通過獎勵和財政直接補助的方式加大對畜牧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的扶持力度,提高畜牧業產品附加值,增加畜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4構建大型合作社形成畜牧產業鏈一體化,促進畜牧與人類共同健康發展
大型合作社是畜牧業轉變的一個創新,符合我國畜牧業發展的產業集群理論。通過大型合作社的建立,可以按照統一品牌、統一規劃、統一供種和飼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進行產業化經營,這樣既可以降低成本,強化生產管理并保證畜牧生產質量安全。目前,畜牧交易市場還存在環節多、中間費用高的問題,所以要積極推進畜牧生產與超市對接,以實現訂單生產,保證畜牧產品綠色銷售,降低畜牧產品的流通成本。另外,要加強冷鏈物流建設,建立管理理念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冷鏈企業,并圍繞飼料、獸藥等進行市場統一規劃,建立數據與信息交換平臺,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信息管理水平,為畜牧產品的監控和追溯奠定基礎。
總之,在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的過程中,政府要建立行業導向,以實現多個企業的聯動與進步,提高畜牧業生產的整體水平,促進畜牧生產的規模化和產業化,使畜牧業生產向集約化轉變,促進畜牧轉型與人類健康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汝函.川西北高原從傳統畜牧業到畜牧業現代化的思考[J].草業與畜牧,2013,25(05):24-25.
[2]于震.發揮區域和資源優勢,努力縮短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進程[J].北方畜牧,2014,12(24):12-13
作者簡介:詹成平,大專學歷,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和動物檢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