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晴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因人而宜地編寫教案,開展多元化教學途徑與學生進行互動,力求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實現高效的教學目的.本文闡述合作互動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合作互動模式 高中化學教學
合作互動模式,是根據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師生、生生的學習交流,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一、合作互動模式的作用
合作互動模式的探索與運用,是對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的挑戰,有利于改變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的現象,促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幫助學生學會團隊之間精誠合作,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與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打造一個以人為本,有著較強的自我認識、自我發揮、開拓創新的教學環境.
二、合作互動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認真觀察、分析學生的個性特征,以滿足學生的身心成長為主調,合理安排課堂教學.
1.差異分組,優勢互補.一方面,教師要根據班級成員素質、學習程度的差異,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每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都不同,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突破教學.另一方面,教師要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分成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小組,使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互補資源,融合每個人的差異,形成一種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學習風氣.教師要適時跟進指導,拉近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2.樹立學習目標,制定考核細則.學生學習要有動力,也要有目標去追隨,盲目追求課堂討論的喧嘩,泛泛而談,失去討論學習的中心點,課堂教學只是一時的嘩眾取寵的浮華,則是不可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后,讓學生討論之前,教師要確認討論的中心點和根本目的,借用穿插互動的手法,講解化學概念及要領,要求學生圍繞著中心點去思考、實踐操作,開展有意義、有效率的互動活動,同時科學評判化學課堂的互動結果,肯定每個組的團隊成績,鼓勵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培養學生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增強團隊意識,實現高效課堂.例如,教師可以創設化學教學問題情境:用什么方法消除氯化銨工業原料中的雜質氯化鐵?在學生自主思考以及師生交流的氛圍之下,學生獲得對問題的思考結果:調整氨水的pH為7~8,Fe3+可以生成Fe(OH)3沉淀.教師再適當點撥,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提高了教學質量.
3.研究化學教材內容,生成有特色的課堂.化學是一種實踐操作見長的課程.只有不斷實踐,潛心觀察,才能熟悉和理解教材中的化學概念及基本原理.因此,教師要研究化學教材內容,將化學理論與動手操作相結合,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理解化學知識.例如,在講“金屬化合物”時,教師可以用簡短的2~3分鐘介紹學習的目標及操作流程,繼而讓學生動手操作檢驗金屬離子的實驗,并認真觀察實驗中出現的焰色反應.然后在旁點撥,并提出問題:火焰的顏色為什么是淡黃色,是哪種金屬離子的作用?這樣,有利于學生找出同類化合物之間的差異,并歸納總結出其所存在的規律性,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實踐得真知的認識.
4.鞏固已有知識,開拓創新領域.高中化學課堂時間是有限的,理解和認識化學的基本概念是不夠的.實踐練兵的機會,僅靠課堂的有限時間幫助學生深化理解滿足不了教學的要求.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提出學習的疑難問題,在課堂上進行師生、生生探討,共同解決問題,在課后布置相關的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將其應用拓展到生活中去發現、分析.教師要鼓勵學生拓寬思路,由點到面、點面結合地突破學習的瓶頸,梳理化學知識的聯系點,將知識結構進一步發散,全方位地思考化學理論知識,認識到化學理論知識的價值所在.
總之,合作互動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挑戰,不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意識,而且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地位,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搭建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的橋梁,科學地、合理地將化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張揚個人魅力,發揮團隊效應,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王君霞.論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模式[J].高考(綜合版),201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