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辰



摘要:本文利用在環境經濟學領域經常使用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對淄博市1987-2014年的經濟發展與工業廢氣和工業廢水排放情況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淄博市的工業廢氣和工業廢水排放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顯著規律,且在2012-2013年左右已經初步進入污染減排發展階段。
關鍵詞: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工業廢水 工業廢氣
一、引言
政府和公眾對于環境污染的持續關注,掀起了學術界對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的研究熱潮,許多學者利用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探討經濟與環境之間的變化關系,希望通過尋找兩者之間的發展規律,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參考。目前,使用較多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形式有倒U型和倒N型。
二、研究區概況
淄博市位于山東省中部,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與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重要交匯處,經濟較為發達,1981-2016年間GDP平均增速高達12.50%,在“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始終保持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經濟增長速度。作為老工業城市的代表,淄博市的經濟發展以第二產業為主,但隨著經濟結構不斷轉型,第三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正與日俱增,已由1980年的11.58%提高至2016年的44.10%。全市人口增長平緩,1981-2016年間平均增速0.67%。2015年,淄博市GDP達到4130.24億元,占山東省的6.6%;總人口達到429.60萬人,占山東省的4.4%。
作為工業驅動型城市,淄博市的經濟發展史也是一部環境污染發展史。2001年以前,淄博市空氣質量二級以上的天數不足100天,二氧化硫、煙塵、化工工藝廢氣年排放量均居山東之首,曾被列為全國十大污染城市之一。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當地政府認識到以往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將無法適應未來發展的需求,嚴重的環境污染既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也會大幅降低當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為此,淄博市政府從2002年開始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出臺了一系列環保政策制度,關停整頓了大批露天礦山和高污染企業。目前,淄博市在經歷了十幾年的環保攻堅戰后,已經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但是否已經真正進入排污下降發展階段還尚未可知。因此,通過實證研究淄博市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之間的發展規律,有助于更加準確地了解淄博市當前面臨的環保形勢,也能為當地政府在制定未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時提供科學依據。
三、模型設定與數據處理
1、指標選取和數據處理
本研究的時間跨度為1987-2014年。經濟發展指標使用人均GDP,環境污染指標使用人均工業廢氣排放量和人均工業廢水排放量。為了提高研究的準確性,本文還將城鎮化率、人口密度作為控制變量。數據來源為歷年淄博市統計年鑒、中國環境年鑒。
在數據收集過程中,由于統計年鑒中只有淄博市1987-1990年的廢氣排放總量數據,所以根據1991-1992年的工業廢氣排放量與廢氣排放總量的平均比例(0.87),估算出1987-1990年的工業廢氣排放量數據。第二,因為沒有找到可供使用的2009年淄博市統計年鑒,故根據前后兩年數據線性插值得到2008年的工業廢氣和工業廢水排放量數據。第三,2011年起污染排放統計口徑發生調整,致使2011-2014年數據與往年數據差異較大。為了得到具有實際可比性的數據,假設口徑調整前后的污染排放趨勢不變,以2010和2012年的排放增速平均值作為2011年的排放增速,根據2010年的實際排放量和2011-2014年排放速度,估算出具有可比性的2011-2014年工業廢氣和工業廢水排放量數據。
2、構建回歸模型
按照污染物的不同類型,共構建兩組回歸模型,每組分別包括四個具體回歸模型。以工業廢氣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為例,回歸模型組如下:
四、回歸結果
使用stata軟件繪制散點圖,并對上述兩組模型進行OLS回歸,結果見圖2、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模型1和模型4的所有污染變量系數均在10%水平上顯著(模型2、3不顯著,故未列出結果)。模型1說明淄博市的經濟增長和工業廢氣排放存在倒U型曲線關系,拐點出現在人均GDP為3.33萬元左右。模型4說明淄博市的經濟增長和工業廢氣排放存在倒N型曲線關系,污染排放開始下降的拐點出現在人均GDP為3.11萬元左右。綜合上述兩個模型,有理由推測淄博市從2013年開始進入工業廢氣污染下降階段。
與對工業廢氣的回歸結果類似,表2中模型1和模型4的所有污染變量系數均在10%水平上顯著(模型2、3不顯著,故未列出結果)。模型1說明淄博市的經濟增長和工業廢氣排放存在倒U型曲線關系,拐點出現在人均GDP為3.06萬元左右。模型4說明淄博市的經濟增長和工業廢氣排放存在倒N型曲線關系,拐點出現在人均GDP為5.56萬元左右。按照倒U型關系來看,淄博市從2012年開始就已進入工業廢水污染減排階段;但若假設存在倒N型關系,那么淄博市便尚未達到工業廢水污染排放下降拐點。為此,假設淄博市的GDP年均增速為7.0%,人口年均增速為0.4%,可以預測淄博市將在2021年左右出現模型4中預測的工業廢水污染排放下降拐點。
五、結論
工業發展在給淄博帶來經濟繁榮的同時,也給淄博埋下了污染的病灶,隨著時間推移,日漸加重的污染病癥讓這座工業老城在發展道路上舉步維艱。從2002年開始,淄博市一改“工業立市”為“環境立市”,決心將環保工作作為淄博市的長久發展之計。2004年,淄博市又提出“創建環保模范城”的想法。經過不懈努力,淄博市在環保領域取得了豐碩戰果,“十一五”期間累計投入環保資金260億元,同期初相比,二氧化硫濃度下降41.7%,可吸入顆粒物濃度下降48.5%;全市主要河流出境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平均濃度分別下降54.1%和66.4%。品嘗到環保帶來的甜果后,淄博市再接再厲,繼續在“十二五”期間打出環保整治組合拳,2016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全省第一,空氣質量良好天數達到183天,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被環保部評為年度環境改善成效明顯城市。淄博市不斷加大刑責治污力度,創新開展了公安環保聯動執法機制,“鐵腕治污”受到各級媒體的廣泛宣傳,被各地環保部門所認同。
本文對淄博市工業廢氣和工業廢水的建模結果同樣顯示,有證據表明自2012-2013年開始,淄博市的污染排放情況初露轉機。雖然也有模型顯示下降拐點尚未到來,但通過進一步模擬計算可以發現目前也已非常臨近拐點年份(2021年)。綜上所述,淄博市正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大步邁進,生態文明建設已逐漸融入到經濟建設之中。
在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明白環境污染是經年累月積攢的結果,治理城市污染頑疾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永逸,而是需要堅持不懈的毅力與契而不舍的精神,治理污染是一方面,守住已取得的環保成果又是一方面。環境保護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事關現代人和子孫后代的幸福生活,只有持續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淄博市才能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走得更遠,工業老城才能煥發出新的增長活力。
參考文獻:
[1]桂小丹,李慧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實證研究進展[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S1):5-8.
[2]郝鵬鵬,姜亢.城市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實證分析--以北京為例[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09):125-128.
[3]孫可.天津市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實證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8.
[4]張婧,馬君健,陳慶鋒等.淄博市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關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S1):322-3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