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
摘要: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專業認同,是我國學前教育理論界和實務界探討的焦點問題,主要集中在認同與專業認同的范疇界定、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專業認同的路徑偏失與重塑等主要方面,其中,路徑偏失主要體現在被遺忘的性別差異、被低估的專業考量與消極的認同效果檢視三個方面,路徑重塑主要體現在男生比例增加、專業積極引導與專業水平提高三個方面。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 專業認同 大學生
一、定性之爭:認同與專業認同之概念闡釋
目前,對于認同與專業認同的概念有一定爭議,厘清其范疇有一定意義。首先,認同譯,自英文 identity,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同一,the same)。最早是由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認為認同是個體與他人、群體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趨同的過程。而,專業認同的內涵非常廣泛,具體包括“是否喜歡所學專業、依據所學專業選擇職業、認可專業和職業的社會價值、感到自己能夠在專業工作中體現自身價值、自愿接受專業和職業規范、承諾將這一職業作為個人終身發展的目標”等,這些層面的和諧統一稱為“專業認同”。
通過專業認同的域外模式考察,發現對專業認同的研究更多的是對教師專業認同的研究,Welmond認為教師的專業認同是指教師具有充沛的精力、一定的競爭意識以及良好的職業發展,能藉由各種不同的方式、途徑與社會文化的不斷接觸,而逐漸習得作為一名教師所需具備的有效協調利益與意識形態,敢于追求學術真理和承擔責任,對于成功和成就具有不同的認識方式。本文認為,所謂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專業認同是指學生通過專業的學習和大學環境的熏陶,喜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后愿意從事幼師工作,并對未來有一個初步的職業規劃。
二、路徑偏失:被遺忘的性別差異、被低估的專業考量與消極的認同效果檢視
1.被遺忘的性別差異
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專業認同存在性別差異。當今我國學前教育師資培養的階段,由于受到經濟待遇、社會文化的傳統觀念、男大學生自身等因素的影響,呈現出男生比例明顯低于女生的現象。這也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事實。根據筆者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從性別上來說,女性占 92%,而男性占8%。男生人數少,原因主要是男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普遍認識是不喜歡,對專業課也不愛聽,對學前教育感興趣的男生可以說寥寥無幾。因此,在高校招生時,應注意性別的比例,使未來的幼兒教師能夠擁有一定比例的男性加入。同時,在學生學習的同時,加強對其宣傳和引導,鼓勵其畢業后從事幼兒教育相關的工作。
2.被低估的專業考量
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報考前的專業認同一般。在筆者所調查的所有對象中,報考前對學前教育專業的了解情況現狀也不容樂觀。調查對象中大多數對學前教育專業只是“大概了解”,比較了解和不了解所占比例相當。整體上,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識是模糊的。“比較了解”的只占15%,“不了解”的占 15%,“大概了解”占 70%。整體上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報考之前對學前教育專業的了解并不明確,入學前的專業認同一般。通過訪談,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來到學校報到后才發現原來不是美術或音樂專業,部分學生甚至稀里糊涂地進入了本專業,這也給學生后續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不便。
3.消極的認同效果檢視
根據報考前對學前教育專業的了解程度、學生上專業課的出勤情況及聽課狀況、學生學習本專業的原因以及與老師探討問題情況的整體數據顯示,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認同一般。報考前的認識模糊,上專業課出勤情況較好,課后與教師探討問題情況一般,不少學生不愿意問老師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專業認同還有不少提升的空間,只要報考前、學習本專業的過程中教育者等加強宣傳和引導,明確本專業的優勢和以后的就業前景,學生的專業認同定會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這樣的結果反映了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地方特色。
三、路徑重塑:男生比例增加、專業積極引導與專業水平提高
1.提高男生在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比例
提高男生在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比例,主要是通過積極宣傳等多種方式,這樣會使人們對幼兒男教師持積極、贊賞的態度將會加深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職業情感,堅定其職業志向;而消極、貶低、拒絕的態度將會降低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職業認同感,導致他們懷疑甚至放棄自己的專業。所以,應引導媒體及其他輿論形式對男性幼兒教師多做正面宣傳,讓人們認識到其工作價值,提升他們在公眾心目中的職業地位。
2.加強對報考前大學生對專業認知的積極引導
積極對報考前大學生對專業認知的積極引導。不少學生在報考前不太清楚本專業,甚至個別只是盲目地報考,所以學生的專業認同感肯定會受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學生報考本專業前,可以對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進行適當的介紹,如學前教育專業的含義、課程都有哪些、畢業后的就業前景、目前國家的政策支持以及目前高素質學前教育教師的缺口等等,加強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了解。從而,引導有興趣的同學往學前教育專業報考。
3.提高大學生入學后的專業認同水平
提高大學生入學后的專業認同水平。在報考前加強對學生進行本專業的宣傳和引導的前提下,更要讓學生入學后了解本專業,甚至對以后的就業等都能夠有一個了解,這樣學生在入學后就不再迷茫或者困惑,就會努力認真學習本專業的相關內容,為自己的未來做出一定的努力。如加強專業課的學習和認識,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等等,這也是從大的方面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的途徑之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未來的行業更加得心應手,也才能為學前教育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小紅.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專業認同現狀及對策探析[J].科教文匯,2014(15).
[2]母元珍,臧麗.關于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專業認同的調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2(4).
[3]田燕,唐寧,潘錦云.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專業認同調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6(26).
[4]楊帆.專業認同與職業選擇—男性本科生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