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衛
目前,越來越多的教師注重新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來提高教學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師生合作,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談點體會.
一、定位好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沒有精準地自我定位.教師要把學生看成教學的主體,避免照本宣科的死板教學.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聯系時代的發展,結合多媒體等生態教學,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要重視重難點的講解和分層次教學,注重因材施教.
為了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傳授學生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盡可能地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的習慣.對待不同學生應該采取“差別”對待,注意層次上的區分,把握難點的側重和劃分.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難免產生畏難情緒,面臨學習上的定位就顯得比較模糊,他們很難從根本上發現自己的問題,也很難找到正確的方式方法去投入學習.在數學的學習上,學生應該有課前預習的習慣,找準教學的側重點.同時,學生在課堂上要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面對初中數學學習,學生應該獨立地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教師要營造高效課堂,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必要的.數學學習效果往往直接與教師的教學質量掛鉤.在課堂上,學生做到積極參與、能動性的思考、獨立性的解決,才是高效課堂的具體表現.對初中學生來說,獨立思考和發現問題的能力也是欠缺的.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直接關系到學生對待數學的學習態度.教師要關心學生,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程度,盡可能與學生溝通,建立一種朋友式的信任.信任的前提很重要,有利于學生真誠地向教師表達內心的想法,并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師應該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公開地評價和對待學生.學生也要對教師積極主動一些,不要不懂裝懂,更不要放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找教師交談,找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向教師請教,懇請教師指導.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可以向教師提出問題,并發表自己的見解,配合教師完善目標內容,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普及到各個領域.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人們愿意相信新環境下營造的新型教學形式,多媒體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現代教學輔助工具.多媒體教學模式講究有機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注重兩個方面,一是多媒體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這種結合,講究多媒體技術根據初中數學教學的需要與課本知識進行有效整合,不僅能讓課本知識融入到現代化教學中,還能讓多媒體教學保持最佳效能.二是教師與多媒體教學有效整合.大多數教師開始接觸多媒體時都缺乏運用、擴展的知識經驗.初中數學理論性知識偏多,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下載課件供學生參考學習,營造出鮮活的課堂氣氛.此外,教師可以利用真學課堂,建立生態系統的有機課堂,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體,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以興趣為導向促進學習
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的樂趣往往決定他們投入的精力和程度.一門吸引學生的課程往往是學生自己愿意鉆研的課程.初中數學的理論性、繁雜性,容易使學生感到困惑和厭倦,很難讓學生提起興趣并開發大腦解決問題.要從根本上讓學生適應學習的節奏,把握學習的方式,教師就要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實現分組教學.分組教學的好處是,有利于學生把握自己的學習動機,開發大腦,并且自主地投入到數學思考中.又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到講臺上進行數學思考的演講,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因此,以興趣為導向的學習方式,值得教師不斷去鉆研,去探索.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的形式和方法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和研究.今天的初中數學課堂和以往的初中數學課堂截然不同,不僅伴隨著教師精心研制的教學方案,還伴隨著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去發現、探索知識,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并讓學習變成一種習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