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
摘要: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是教學現代化的需要和趨勢,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是實現教育手段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從當前我國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現狀來看,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教學質量低下。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以期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多媒體;生物;有效:結合
生物教材中許多知識不僅繁瑣而且抽象,由于受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識能力的限制,這些知識往往成了教學的難點,合理安排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我們化難為易,刪繁為簡。
1、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多媒體
新《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倡從知識、能力、情感等三個方面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等。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高中生物教學,也要以這個要求為目標,引導和組織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來提高科學素養和綜合能力。例如,在開展“探究種子萌芽的條件”課外實踐活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實驗來探究種子萌芽所必需的外界條件。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假設;然后,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過程;最后,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除了給予適當的指導外,還可以用錄像機記錄學生的實驗過程,之后對學生的實驗作進一步指導。學生也可以通過錄像、照片等將本組的實驗過程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展示和交流,共同探究結論是否正確、科學、可信。在小組探究活動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了解到種子萌芽必需的外界條件,提高了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學會了運用多媒體技術表達自己的觀點。多媒體技術與生物教學的整合,將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既充分發揮了教師的指引作用,也使學生有了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機會,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2、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多媒體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其目的是為了輔助課堂教學,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解決運用傳統教學手段難以解決或者不能解決的問題。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認清多媒體技術的功能和作用,運用要恰當,不能本末倒置。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生物教學內容都適合運用多媒體技術,有些內容學生通過閱讀、自學就能夠掌握,有的生活經驗、社會實踐學生已經具備了,還有的內容只需要教師稍作點撥學生就能明白。以上這些內容,不需要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一樣能夠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是否使用多媒體技術。例如,“細胞分裂”的內容,就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演示細胞各個時期的變化特點和過程,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中,物質合成過程比較復雜,是必修內容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學生僅憑教師的講解和課本中的文字很難理解,這個時候應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將這些過程逐一分析,清晰明了。而對于“食物網、食物鏈”的教學,教師借助相關的圖片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完全沒有必要使用多媒體。
3、根據具體實驗來選擇多媒體
生物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必然要通過大量的實驗來驗證一些規律、結論,揭示一些現象的本質。實驗能夠使學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也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演示實驗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通常情況下不提倡用多媒體的演示功能來代替課堂中的實驗。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實驗都可以現場演示和操作,一些無法在課堂上完成的實驗,依靠學校實驗室現有的設備、裝置無法完成的實驗,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實現,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重難點。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過程,一些無法用肉眼看清的微生物、DNA,以及細胞中最重要的兩種生命大分子———蛋白質和核酸等,這些靠傳統的實驗模式無法演示,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些困難。這些知識點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以圖片、視頻、Flash動畫等形式呈現,使學生直觀地觀察到實驗中的各種細節,并了解實驗的全過程。另外,針對一些操作復雜的實驗,教師可以提前把實驗過程錄制下來,等到上課時利用電腦播放出來,讓學生仔細觀察,掌握操作要領。如果有的學生沒有記清實驗步驟,或是對實驗過程觀察得不夠仔細,教師還可以選擇“后退”或者“重復”播放,讓學生弄明白自己的疑問,這種后退、重復功能是現場演示實驗不具備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驗的性質來選擇多媒體的運用,這樣不僅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還能使學生輕松掌握實驗過程,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4、提高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4.1強調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計算機不能完全代替老師,在多媒體教學課堂上,依然要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高中生物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分清楚教學內容的主次,對于比較重要的教學內容,還是應該通口頭講解和板書等方法讓學生認識到教學內容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知識。同時,高中生物老師在課堂上還應該進一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能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對不同問題的看法,不能完全依靠多媒體設備,而是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2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
傳統的課堂教學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生物的內容比較復雜和抽象,如果單獨依靠圖片和文字描述,無法讓學生理解和接受,所以課堂教學質量不高。高中生物老師應該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圖形、文字、聲音、圖像以及動畫相結合的方式,將書本上無法直觀理解的內容表現出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全面、更直觀的理解這些知識,尤其是一個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由于每個學生都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性,所以知識接受水平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高中生物老師一定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學習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教學方案,并且利用校內網,在上面共享電子教材、教學軟件以及教學課件,讓學生在校內網上下載學習資源,這樣學生就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個別化學習,從而有效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是比較重要的一門課程,高中生物老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對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優化和改進,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會有更多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融入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當然,教師也不能太依賴多媒體技術,不能讓多媒體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學手段,要合理使用。只要教師把握好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恰到好處地發揮多媒體的功能,實現多媒體技術與高中生物的有機整合,就一定能夠使生物課堂更加精彩有趣,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會得到提高,這樣的課堂離新課標的要求自然會越來越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