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鳳
在做初中化學習題時,學生經常出現因為對化學基本概念的掌握力度不夠,而造成的對化學問題分析不夠透徹,導致不能正確地解答相關化學問題.這種情況的出現,說明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沒有進行深刻理解,并且不能熟練地在化學問題中加以運用.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進行思考和記憶,進而加以運用.下面談談初中化學基本概念教學.
一、掌握化學基本概念
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主要是通過直觀的表現和“眼見為實”.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對化學基本概念進行重點的分析和探討,幫助學生了解相關化學基本概念的本質,并沒有足夠的化學設施,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相關的化學基本概念.對于一些簡單的化學基本概念,教師可以采用做實驗的方法來加強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的理解.這些化學實驗所需要的化學儀器并不復雜.比如,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收集實驗,驗證氣體為氧氣的實驗,鈉在水中的反應現象,等等.這些化學實驗對化學儀器要求不高,而且沒有太大的危險性,非常適合教師在教室中進行實驗,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記憶相關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實驗融入課堂,能夠活躍化學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對相關的化學基本概念進行掌握和記憶.
現介紹一個簡單的化學實驗,鈉在水中的反應.首先,在拿出金屬鈉的時候,教師可以對金屬鈉的基本性質進行簡單的介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比如,金屬鈉呈銀白色、密度小、熔點低,活躍性比較高,與空氣中的氧氣、水發生反應.其次,教師可以對金屬鈉的保存方法進行講解.在保存金屬鈉時,不能讓鈉與空氣接觸,需要保存在一種密度比金屬鈉小,并且不易揮發的液體中.因此,金屬鈉通常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蠟中.再次,教師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現象.學生觀察到以下幾種實驗現象:金屬鈉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動,同時發出響聲,反應之后的溶液顏色變成紅色.這時教師可以解釋學生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比如,因為金屬鈉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會浮在水面.金屬鈉熔成小球,說明該化學反應放熱,并且金屬鈉的熔點較低.教師一一對實驗產生的現象進行解釋,有利于掌握學生相關的化學基本概念.
二、強化化學基本概念
初中并不是學生的記憶力最強的階段,而且學生同時對多門課程進行學習,對化學概念出現忘記、模糊的現象是常見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化學基本概念進行強化和加深記憶.教師可以對已學的化學基本概念進行總結,便于學生記憶,加深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的印象.例如,教師可以將上述金屬鈉與水的反應現象進行簡單總結,歸納成五個字“浮、熔、游、響、紅”.每個字代表著一個化學現象,然后延伸出化學現象出現的原因.比如,“浮”代表鈉浮在水面上,說明鈉的密度比水小.“游”代表著金屬鈉在水面上快速移動的現象.原因是金屬鈉在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時候,產生了氣體.“紅”代表著金屬鈉與水反應之后,溶液的顏色變成了紅色.原因是金屬鈉與水反應之后生成了堿性物質氫氧化鈉.另外,教師可以進行化學基本概念的總結.比如,在化學中的紅褐色固體是氫氧化鐵.紅色的固體有銅,氧化鐵.黑色固體有鐵粉、氧化銅、碳粉、二氧化錳和四氧化三鐵.教師不僅可以對固體的顏色進行總結,也可以對初中化學各種氣體的檢驗方法進行總結.比如,氧氣、氫氣、二氧化碳、氨氣和水蒸氣的檢驗.教師可以聯系化學基本概念中的相同之處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總結,便于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的理解,進而逐漸強化對化學基本概念的掌握.
三、運用化學基本概念
即便學生熟練掌握化學基本概念,并且進行了強化理解,并不代表著學生就能夠在解決化學問題中加以應用.只有學生多次在解決化學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化學基本概念,才能說明學生學會了化學基本概念.在做化學習題時,學生需要經過仔細讀題、標注重點詞語、相關化學基本概念聯想和解決化學問題這四個步驟.其中仔細讀題有一定的重要性.學生要在化學問題的題干中尋找和挖掘出題干中重要的信息,方便進行解題.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化學基本概念編寫總結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并通過簡單的問題不斷向難題進行轉變,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拓展和加強化學思維,提高學生運用相關的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使學生舉一反三的目標.
總之,初中化學知識是由大量的化學基本概念組成的.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的掌握和運用程度,代表著學生對初中化學的學習程度.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的掌握和運用,從而提高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