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昱
摘要:來華漢語夏令營作為短期漢語教學的一種類型,是漢語國際推廣的重要陣地,但專門針對它的理論、實踐研究略顯不足。本文根據ADDIE教程系統(tǒng)模型,以2017年“烏克蘭基輔第一東方語言學校夏令營”為例,為來華短期夏令營設置科學高效的教程系統(tǒng)。
關鍵詞:ADDIE模型;漢語教學;來華夏令營
ADDIE模型是大多數教學設計工作者通用的模型,它為解決各種問題提供了依據,它包括Analysis(分析)、Design(設計)、 Development(開發(fā))、Implementation(實施)、Evaluation(評價)五個階段。我們從這五個方面為2017年“烏克蘭基輔第一東方語言學校夏令營”設置教程系統(tǒng)。
一、分析階段
(一)根據學時及教材預估學員漢語水平
本次夏令營共22天,學生36人。學生要上報個人漢語學時情況,以及課本使用情況,以便教師以此預設教學目標,設計教學課程。
根據學時匯總的情況,橫向比較后發(fā)現學員總體之間的漢語水平差異較小,在350-450小時之間,漢語水平準中級。考慮到海外漢語教學與目的語環(huán)境教學的差別可能帶來教學效果上的差異因素,筆者判斷應適當降低一些對他們語言水平的估計。
(二)學員的學習需求
該夏令營的學員為中學生,此次來中國是游學結合,學習時間、內容有限,學員希望通過夏令營提高漢語交際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確立教學目標
根據學員的漢語水平與學習需求,我們將教學目標設定為:依托對方老師要求的《跟我學漢語》第三冊教材,輔以學習者實踐需要的交際任務項目,激發(fā)學習者繼續(xù)學習漢語的興趣,提高學生漢語交際能力、加強文化意識,結營時通過YCT3級考試。
二、設計階段
(一)確定教學主題
此次夏令營共安排14次漢語課,每次4課時,綜合課和聽說課各占2課時,使用《跟我學漢語》第三冊課本,并在夏令營外出活動中收集學生漢語交際的“剛需”內容。
(二)確定教學內容
1. 家庭
(1)具體內容:他從香港來;這個城市和香港不一樣;弟弟的寵物
(2)語法項目:n.就是…;v.得adj.;adj*2 的;一…就…;一邊…一邊…;沒有+n.+adj;把+n.+v.+在+方位短語;V.+著
(3)任務活動:描述圖片;描述想找的男(女)朋友的樣子;你說我畫;你說我做;家庭調查表
2. 休閑時間
(1)具體內容:我也想到中國去;我喜歡京劇的臉譜;昨晚我只睡了四個小時
(2)語法項目:v.來VS v.去;差點兒;V.+sth.+v.得+adj;V.+到;雖然…但是…;量詞+時間短語;了vs過;v.起n.來
(3)任務活動:改編對話;小組主題討論;選詞完成句子;小組愛好討論
3. 父母交流
(1)具體內容:我很煩;我該怎么辦;望子成龍
(2)語法項目:剛+v.;就VS才;越來越+adj./v.;不是…嗎?;再+句子;或者…;往往…
(3)任務活動:描述圖片變化;用“就”、“才”描述圖片;小組“優(yōu)秀父母”,“優(yōu)秀孩子”大討論;用指定的詞完成句子
4. 文化交流
(1)具體內容:婚禮的“顏色”;不同的節(jié)日,同樣的祝賀;你更喜歡吃哪一種菜
(2)語法項目:方位名詞+v.+n.;V.*2;倒vs福到了;約數表達:eg.六七個;V.+過&否定式
(3)任務活動:資料文化討論;學習相關有趣漢字;對聯入門;飲食習慣閱讀練習
(三)評價學生已習得內容的具體標準
上文提到,課程分為綜合課和操練課,操練課練習綜合科語法點,直至熟練。每天還設有聽寫和家庭作業(yè),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開發(fā)階段
(一)PPT制作
PPT利用大量直觀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生詞,在情境中練習生詞。PPT可以重復使用,不斷復習鞏固,對知識保持新鮮記憶。
(二)教具制作
可以要求學生幫助制作教具,讓教具和學生產生練習,提高學習興趣,加強記憶。
(三)游戲設計
教學游戲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降低情感過濾,更可以充分操練新知,達到習得的目的。這就要求老師的游戲設計有趣、有效、可操作性強。
四、實施階段
(一)開發(fā)一個充分滿足情景要求的學習管理系統(tǒng)
課程要做好課前、課中、課后的指導、實施與維護。在第一節(jié)課時,制定課堂規(guī)則及評價體系,向學生明確這些標準。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并用多種方法進行檢查,保證預習質量。上課時,維護好課堂秩序,保證上課效果。布置有效的作業(yè),鞏固學習內容。將作業(yè)納入評價體系,嚴格遵守評價體系給學生打分。
(二)為學生提供指導與支持
為水平不高的學生提供更多幫助,幫助可以來自老師也可以來自同學,要避免打擊學生自尊心。為水平較高“吃不飽”的學生準備額外學習或練習內容,如布置社會調查實踐,針對熱門話題,調查中國人的看法,制成PPT分享。此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漢語水平,也可以讓更多的學生了解中國。
(三)安排傳輸環(huán)境
鼓勵學生在外出時用漢語進行交流,盡量使用新學的生詞及語法點。教師在授課時避免使用媒介語,控制學生母語交流,讓學生沉浸在中文環(huán)境中,提高他們的漢語口語交際能力。
(四)安排系統(tǒng)的維護
授課教師及管理老師要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根據情況進行調整。例如,課程設置、課時長短、難易程度等。
五、評價階段
(一)材料評價
可采用個別訪談的方法調查教材以及其他教學材料的評價,這被稱作“一對一評價”;也可以在教材開發(fā)使用階段觀察使用情況,程度難易、接受度好壞等。
(二)過程評價
這類評價集中于教學系統(tǒng)設計過程本身。它由教學系統(tǒng)設計過程每一階段的執(zhí)行情況的質量檢查構成。教學階段執(zhí)行的效果如何是否存在可以做出改進的地方。即使某一方法十分有效,也要根據學生情況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
(三)學習者的反應
這一部分的調查可以向學生詢問教學的清晰性、各個部分的邏輯聯系、教學策略的質量、教員的有效性。例如:“我感覺到教學目標時明確的。”對于這一題目,學習者可以通過打鉤來做出反應:( )非常同意;( )同意;( )無所謂;(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四)學習者的成就
這是結果評價的第二個水平。我們可以通過聽寫、提問、作業(yè)、考試獲得教程有效性的反饋,還可以向學習者提供其行為有效性的反饋。
(五)教學的成果
例如,是否能用學習到的內容解決在中國交際的“剛需”;是否能表達曾經說不清,或表達錯誤的內容;是否克服偏誤等。
六、結語
短期漢語夏令營游玩性質較強,學員在中國感受文化和當地特色,但不可忽視學生在目的語環(huán)境中提高漢語交際能力的愿望及最佳途徑。運用ADDIE模型建構的課程系統(tǒng)能夠合理分配學習內容、學習時間,使學員在短時間內獲得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加涅. 教學設計原理[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
[2]馮若語. 國家漢辦_你和我_在北京夏令營教學實踐與反思[J] 北京外國語大學, 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