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良
摘要:香港自1997年月7月1日回歸祖國后,在“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指引下,依托祖國、面向世界、益以創新,不斷塑造自己的現代化風貌,“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回歸祖國20年后,香港的未來何去何從?只有仍然堅持在“一國兩制”指引下治理香港,才能維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和長足發展。
關鍵詞:香港;一國兩制
一、回歸后的香港繼續繁榮穩定
一國兩制行得通行不通?國際社會和一些香港人曾經普遍懷有疑慮。美國《財富》雜志刊登文章預言,香港回歸將會是“香港死亡”。實踐證明,史無先例的“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在香港已經變為生動的現實。如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得到全面貫徹落實,香港保持了自由法治、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處在歷史發展的最好時期。
在“一國”的前提下,香港按照基本法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不僅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變,法律基本不變,保持了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而且香港同胞全面行使基本法授予的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積極參與特別行政區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管理,實現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循序漸進地發展了符合本地實際的民主制度,廣大香港同胞真正實現了當家作主,享有了比港英時期更為廣泛的民主權利。
香港回歸以來,中央政府一直關心和支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和發展。當香港面臨一次又一次嚴峻考驗時,中央政府總是不斷推出各項措施,幫助香港渡過難關。因此,香港不但逐步擺脫因亞洲金融風暴、非典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困境,而且經濟強勁復蘇,市民生活逐步改善,香港重現活力,市民重拾信心。香港人喜愛的傳統生活方式依然保持不變,香港依然是充滿動感活力、引領潮流的國際大都會。香港犯罪率低,社會秩序良好;特區政府廉政建設成效卓著,公務員體制成熟運作,政府廉潔度長期居于世界各國及地區前列?!耙粐鴥芍啤钡某晒嵺`,使香港特區保持繁榮穩定,經濟持續發展,民生不斷改善,贏得了廣大港人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熬牌摺敝安簧僖凭雍M獾母廴耍陙砑娂娀亓?。
“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得到了港人和國際社會的一致高度評價。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的曾蔭權說,“一國兩制”是一個前所未有的、不平凡的概念,在香港取得了空前成功。英國牛津大學巴利奧爾學院經濟學導師詹姆斯·福德在其名為 《香港 2007:回歸十年》的調查報告中認為,香港的“一國兩制”獲得了“完全的成功”。英國外交部和歐盟贊揚說,中國政府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是成功的。美國《時代周刊》否定了《財富》于1997年所作的香港回歸將會“死亡”的預言。
數據顯示,回歸20年,香港仍是全球第4大金融中心、第8大貿易實體,擁有第5大集裝箱吞吐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今年連續第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一組報告更加精確地顯示了香港回歸后的成果。根據2014年6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表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回歸以來,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穩步推進,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不斷鞏固和發展,營商環境保持良好。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香港在政治穩定、政府效能、規管品質、社會法治、貪腐控制、公民表達及問責等方面的指標,都遠遠高于回歸前,法治水平的全球排名更是從1996年的60多位躍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而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則顯示,香港在全球63個受評估經濟體中蟬聯第一。報告主要涉及"經濟表現""政府效率""營商效率"及"基礎建設"四大因素,香港在"政府效率"和"營商效率"方面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20年,彈指一揮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香港形勢發展變化的新情況,審時度勢,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指導“一國兩制”實踐,穩妥應對香港出現的各種復雜局勢,對港工作取得許多新突破、新進展、新成就。
“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鄧小平曾在闡釋“一國兩制”構想時,用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描述。香港人的生活常態、習慣都沒有什么改變。變的是什么呢?。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描述:講普通話的人多了很多,大家開始了解國家,有更多的接觸。特別是經過人脈交流、經濟互動,以前香港經濟通過和美國、歐洲的貿易,現在更多依賴內地,這些都是大變化。
這些“不變”與“變”,生動體現了香港回歸祖國之后的發展軌跡。香港2016 年生產總值達2.5萬億元,較1997年累計名義增長81%;2016年總就業人數達380萬人的紀錄高位,較1997年增加約65萬。祖國內地持續穩定的發展為香港提供了堅強的后盾;繁榮穩定的香港也為國家建設、內地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香港回歸20年,也是不斷與內地融合互惠的20年。20年來,內地與香港經濟全面、深度融合,實現了兩地互利共贏。香港也正在變化中尋找在國家發展中的新優勢。
二、“一國兩制”擁有較高競爭優勢
(一)制度擁有附加值和競爭優勢
一個國家繁榮昌盛不僅體現在經濟高速發展和硬實力的崛起,而且體現在軟實力的提升。軟實力既滲透在文化觀念和思想意識中,又滲透于社會與政治制度層面。軟實力的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制度吸引力、國民親和力和文化感召力。
我們提出第一條假設:除了科學技術,文化與制度亦可提高附加值。產業與行業、企業及其產品的附加值,既來自科技和人力資源,也來自文化與制度。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不僅來自成本、要素稟賦的差異或科技新發展,而且來自文化個性或者社會制度、企業制度的差異。
(二)兩種制度比單一制度更有競爭優勢
從世界進入經濟全球化時期,許多國家不斷地調整、改善制度結構和具體內容,力求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較強的競爭優勢。中國也仍在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創新建設,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制度中的優秀成分?!耙粐鴥芍啤钡某晒嵺`使我國受益極大,為世界所矚目,既實現了一個國家主體內兩種社會制度并生共存與優勢互補,又映照出兩種制度比單一制度更有競爭力的結果。
由此提出第三條假設:兩種制度(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比單一制度(文化)更有競爭優勢。根據是這樣一個三段論:1. 人類有趨利避害的本性;2. 人們會傾向于在不同制度(或文化)中擇優汰劣;3. 不同制度(或文化)之間的求同存異、交流與合作可提高競爭優勢。深珠兩個特區的成功,也是港澳的成功,是兩種文化交流、兩種制度合作的成功。
“一國兩制”在1997 年解決了香港順利回歸的問題,在2003 年讓香港擺脫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衰退。面對現實發展中的一些結構上的問題和瓶頸,只要善用“一國之本,兩制之利”,問題都不難解決。香港過去二十年的成就,可作明證。
參考文獻:
[1]陳思,香港回歸 20 年:明天會更好[N].中國國防報, 2017-6-3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