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摘要:通俗聲樂演唱逐漸走入了千家萬戶,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重要的藝術表演形式,也是推廣聲樂表演、加強藝術宣傳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通俗聲樂演唱的效果,就成為廣大藝術家面臨的一個問題。經過實踐發現,音色的把握與運用對于提高通俗聲樂演唱的效果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而音色本身也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表演的主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來聲樂演唱的流行狀況,對音色的概念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然后對音色在演唱中的作用的把握以及其在演唱中的運用進行了細致的說明,為音色與通俗聲樂演唱的進一步融合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關鍵詞:通俗聲樂演唱;音色;把握與運用
隨著我國經濟生活的迅速發展,文化在精神生活的領域里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而音樂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消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一系列關于音樂娛樂節目的火爆,通俗聲樂由于其本身風格的多元化以及親民性,得到了受眾的廣泛追捧。音色作為音樂的基本構成元素和樂理的基本屬性,在通俗聲樂的演唱中的到了更大范圍的應用。關于音色,大多被表述為聲音的明暗、軟硬或者以“黯淡地、英雄般地”等諸多表情術語的形式而存在。另外在器樂中也有關于“音色旋律”與和聲調式色彩等與音色相關的描述。對于音色在音樂理論書籍中的規定,則無外乎“樂音”的四種性質或特性之一,指聲音的色彩、聲音的品質,而聲音的色彩則取決于不同的發音體等。如童忠良先生對音色的界定是:“音色,指音的色彩,它是由發音體振動的方式、形狀、成分及發音體品質等來決定。”
一、把握音色在通俗聲樂演唱中的作用
(一)音色能引起人的不同反應
在一個通俗聲樂的片段中,音色是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個和弦、打擊、音長、音高、音量,都是在其特定的音色中才能被感知。而歌者通過發聲過程中對氣息和腔體的控制,能夠與聽者的思想達成共鳴,此時,音色是可塑的,對不同的聽者來說,它具有不同的屬性,或明亮、或悲傷、或郁結、或歡快。在聽到這種聲音之時,聽者仿佛看到了歌者的表情,體會到他們的心情,因此,有人稱此為表情的音色。表情音色包括輕、重、虛、實等。聲音的本色帶有固定性,而各種表情音色則是經過訓練的每一個歌唱者都必須具備的。
(二)音色有助于演唱出歌曲的內涵
聲音是有色彩的,不同的歌曲搭配不同的色彩,便繪出了這萬千的音符變化。音色高亢、雄壯有力、開朗豪放,向聽者無形中傳達了一種力量,在大合唱或者交響樂中,這種情況最能得到體現。而圓潤柔和、精巧細致、清脆優美的音色,則讓聽者宛如置身三月的江南水鄉中。不同的歌曲,不同的旋律,便需要不同的音色來相和,只有完美的契合才能讓聽者帶入音樂的至高殿堂,從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二、音色在通俗聲樂演唱中的運用
人是感情動物,在日常的交往中,無論是正式的會談,還是私下的玩笑,都離不開語言。可以說,語言作為人類特有的符號,恰是人類區別動物的表現之一。而不同性質的感情的抒發和表達,是由具體的語音音色來傳遞的。
(一)塑造人物形象,體現人物內心
人類的語音交往,音色在受情感支配的過程中,所發出的聲音無形之中也充滿了鮮明色彩,由于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在與其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好多情感都是共同的,因此,當某一個充滿感情的音色發出的時候,聽者能夠很快辨識出它其中蘊含的內容,從而把自身在生活中對音色的經驗置換到具體的歌者歌唱情境中開進行揣摩。知曉了這一點,優秀的歌者會根據自身生活的經歷,以及個人的經驗,利用自己的語音音色變化來傳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表達角色的特點,從而完成相應的人物形象塑造。
(二)彰顯作品風格,提升個人個性
歌唱的過程中,歌者獨特的語言聲音,需要通過兩個方面表現出來:一是歌曲本身的旋律和歌詞本身的韻律以及平仄;二是歌者在歌唱過程中的發音特點以及當時向外傳遞出的情感色彩。一般來說,歌曲和歌詞本身是客觀存在的,可供歌者發揮的空間并不是很大,而歌者自身的發音特點,感情抒發,歌唱習慣則是千差萬別的,在此領域,歌者自身的主觀因素占據了絕大部分的能動性,從而在歌唱過程中,產生了不同歌者對歌曲語言的不同調節方式和效果。例如,同時一首《暗涌》,王菲版的以鋼琴為主配樂,旋律也以暢快見稱,再加上王菲空靈的聲線,向聽者傳達出了那種求而不得的無奈。
(三)表達創作情感,提升審美價值
當我們習慣了某人的聲色之后,哪怕只是在路上耳朵匆匆聽到一段音樂,我們也能說出演唱者的名字。這就是說,在長期的演唱過程中,歌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聽者也接受了歌手以這個音色的方式存在著。由于先天的差異性,每個人都有專屬自己的獨特聲色,而在后天的訓練和學習中,每個人的發聲方式、語音特點以及個人獨特風格也不盡相同,從一個側面來說,這也為歌者找到自己所擅長的情感抒發方式提供了便利和障礙,便利是歌者擁有自己獨特的先天優勢,而障礙就是,在長期的嘗試還不能成功之后,一些歌者開始模仿那些已經成名的歌者,學習他們的音色,用他們的音色來說出自己的聲音,而這也就阻斷了他們找到專屬自己道路的可能性。采用不同的技術來發聲,便會出現不同的音色,而音色的形成,需要夜以繼日的練習,提升自己對感情的領悟力,提升自己音色契合感情的靈動,有利于歌者更好的表達情感。其實,任何一首歌在其演奏之前,演唱者都需要先對歌曲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挖掘,然后在演唱過程中利用音色來表達,從而使歌曲能夠走入聽眾內心,將作品中表達情感傳遞給聽眾。
三、結語
從以上分析來看,音色的運用與表現對于聲樂演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歌唱者不去首先考慮歌曲的內容、情感、語言和風格,而只用一種單一的音色去演唱,那么,即便他個人的基本音色再好聽,也無法達到“動人心弦”的藝術表現效果。世上萬物都是相通的。試想一下,如果一盤炒菜只放一種佐料,一幅繪畫只有一種色彩,一個人只會一種表情———那生活該是多么的乏味、枯燥和單調啊!因此,在聲樂演唱中,音色的運用與表現是音樂表達非常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種手段。而專屬音色的形成,要經歷一段曲折的過程,讓聽眾接受這個音色,或者說讓這個音色傳遍大江南北,則難于上青天。為了更好地表達音樂,讓我們共同努力,至少是盡己所能把音色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吧!
參考文獻:
[1]陳嵐探討音色在聲樂演唱中的運用及表現黃河之聲,2014,(02)
[2]富雪淺析音色在通俗聲樂演唱中的運用與表現決策與信息 20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