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芝+王睦愷
【摘要】2011年以來,我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這給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鮮血液。但是,行業在野蠻生長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本文就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私募股權投資 發展情況 問題 建議
一、私募股權投資簡介
私募股權投資又稱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指投資于非上市公司股權的一種投資方式。廣義的私募股權投資包括種子輪、天使輪、A論、B輪、C輪、新三板企業定向增發等,狹義的私募股權投資指擬上市企業股權投資。本文研究的私募股權投資是指廣義的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是在2000年前后中國互聯網浪潮中從美國引進的一種模式,指在投資高成長型企業,采用資本的手段讓中小企業迅速發展,最終通過上市、并購、管理層收購等手段讓投資人獲取超額收益。2011年之后,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口號的提出,我國創業投資發展空前高漲。
二、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現狀
(一)PE市場募集規模、投資規模投資筆數呈現三升的趨勢
根據清科對2016年私募行業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國內股權投資機構超過1萬家,管理資本量總計超過7萬億元,按照規模來算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股權投資市場,從業人數已經超過20萬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募集資金總金額分別為2514億元、5117億元、7849億元、11543億元,同比增長15%、104%、53%、47%;投資金額分別為1886億元、4376億元、5254億元、6683億元,同比增長11%、132%、20%、27;投資筆數分別為1808筆、3626筆、8365筆、7859筆,同比增長3%、101%、131%、-6%。
2017年上半年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總投資數量達到3606件,比2016年上半年的3334件增長8%,新增投資事件數量為1826件,比2016年上半年的1564件增長17%,增長速度繼續加快。
(二)PE市場投資領域和區域集中度集中
2017年上半年,我國PE市場投資趨勢聚焦于企業服務、生產制造、醫療健康、文化娛樂等領域。其中企業服務投資事件539起,占總投資事件的15.69%;生產制造領域投資事件537起,占總投資事件的15.63%;醫療健康投資事件258,占總投資事件的7.15%;文化娛樂投資事件242起,占總投資事件6.71%。前四大行業投資事件總和占總投資事件的45.18%,行業集中度較高。
2017年上半年,被投企業所在地為北京的企業共983家,占比27.26%,被投企業所在地為廣東的企業共630家,占比17.47%,被投企業所在地為上海的企業共543家,占比15.05%,被投企業所在地為浙江的企業共333家,占比9.23%。被投資企業中,注冊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的企業占總數的69.02%,區域集中度較高。
(三)PE退出方式仍然以IPO為主,并購為輔
PE退出方式是影響PE發展最關鍵的因素之一。退出方式主要有IPO、管理層收購、并購、大股東回購、破產清算等。其中,IPO是最優選擇,其次是并購。在中國,PE的主要退出方式仍然是并購。根據貝恩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3年至2015年退出數量分別為128、219、195,其中IPO占2/3以上。
三、我國私募股權投資高速發展的原因
(一)國家經濟呈“L”型發展,急需轉型
2000年以來,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土地財政,我國房地產市場極速發展,一方面帶動了房地產周邊60多個行業高速發展,也讓我國GDP常年處于10%的增速之上,解決了就業問題,但另一方面,這對國家經濟結構產生了巨大的不利影響,在土地財政依賴的思維模式下,各地方政府視房地產業為支柱,金融機構及民間資本都向房地產領域集聚,而其他行業“失血”,這直接導致各地房地產一枝獨秀,而制造、文化、環保等產業持續低迷。但這種現象不可長期持續,高房價讓人們嘆為觀止,極大的抑制了房地產需求,央行貨幣政策失靈,中國GPD破7,中國經濟急需轉型。我國需要從投資拉動型社會轉別為消費拉動型社會,把資金從房地產市場中解放出來,投入到實體經濟。因此融資方式也需從間接融為主、直接融資為輔資逐步轉變為直接融資為主、間接融資為輔,這極大的促進了中國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
(二)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口號的鼓舞
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重要致辭,指出“只要大力破除對個體和企業創新的種種束縛,形成人人創新、萬眾創新的新局面,中國發展就能再上新水平。”在2015年兩會政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到“把億萬人民的聰明才智調動起來,就一定能夠迎來萬眾創新的新浪潮。”自此,眾多懷有夢想的年輕人投身于創業的浪潮中,其中不乏剛畢業的大學生。同時,各地政府先后出臺創業企業扶持政策和創業投資機構扶持政策,并且成立創業引導基金,從資金、稅收、場地、政府補貼等多個維度支持創業企業和創業投資機構,這也促進了中國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
(三)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
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發展,新載體的形成促進了新的商業模式的發展。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普及率達到53.2%,人口紅利因素致使移動互聯網創業企業可以在早期發展過程中,更多關注用戶數量、用戶粘性、用戶畫像等運營指標,忽略企業盈利能力等財務指標,這種商業模式需要大量資本的介入,從側面促進了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發展。
(四)資本市場的開放
近年來,除了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三個板塊,我國建立了新三板、四板等眾多資本市場交易板塊。我國政府不僅致力于打造多層次資本市場,同時加快了A股上市審批速度,讓更多更優質的客戶能夠IPO。這極大的改善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渠道,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站,同時也讓眾多的私募股權基金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壯大起來。endprint
四、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的問題
(一)競爭加劇,PE回報率下降
近年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總數量、資金規模都在逐年增加,但是我國經濟發展增速下降,創新動力不足,創業風險與日俱增。一方面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找到優質的創業項目實屬不易,更難的是以合適的價格投資創業企業,另一方面優質創業者對投資基金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基金能夠帶來多少金錢,更看重基金背后的資源。供需的不平衡會導致創業項目估值虛高,使投資基金的整體回報率下降。
(二)專業人員匱乏
高素質的人才是一個PE發展壯大的前提,但我國大部分PE主要采取小而美的作戰團隊,團隊的大部分成員主要負責資金的募集和投資,在法律、財務上頗有見地,但是在投后服務方面十分乏力,“投資后放任死活”是大多數私募股權基金的做法。PE團隊中很難找到能夠幫助創業企業解決其發展過程中各種疑難雜癥的“導師”。此外,行業外部監管匱乏,從業人員道德風險頗高,尋租、內幕交易、利潤轉移等行為常常發生。
(三)長期資金來源匱乏
股權投資區別于債權投資最主要一個方面是期限,即債權投資期限一般在一年內,股權投資期限一般至少為3年,最長的達到8到10年,這意味著一次投資后至少3年資金沒法退出。美國的PE資金來源主要為保險資金、商業銀行資金、家族基金、養老基金等,這些資金普遍投資期限較長,基金管理人在短期內退出壓力不大,能夠更好的扶持被投企業。而中國PE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民間資本,這些資本缺乏成熟的資本市場運作理念,短期內獲取高額回報是民營企業資金的普遍要求。中國的銀行資金、保險資金、養老基金等進入私募股權投資行業仍然有較大的政策限制,這從客觀上制約了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
五、我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建議
(一)拓寬私募股權投資資金來源
我國應該從政策層面擴寬某些關系國計民生重大行業的資本準入條件,允許銀行資金、保險資金、養老基金等中長期資金直接投資醫療、醫藥、一帶一路等關系國計民生或者國家重大戰略的產業,再由這些產業逐步擴大到其他產業。
(二)培養專業私募股權投資人員
私募股權投資在操作上主要分為“募投管退”四個流程,“投”與“退”兩個環節需要具有經驗的職業律師和職業會計師進行操作,而“管”這個環節更加需要投資機構的合伙人或者投資經理具有被投資企業所在行業的相關經驗。因此,國家應該鼓勵相關培訓機構幫助大型企業中高級管理人才轉型成為投資人,以及鼓勵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高級管理人才參與大型企業管理運營,從而讓私募股權投資人員同時具備產業、財務、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三)逐步實現資本市場注冊制
國家應該完善資本市場分層制度,逐步實現資本市場注冊制,這樣才能讓真正有價值的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獲得融資,扶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樣也能夠讓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有更多的退出渠道,讓行業更加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祺,代法濤.后危機時代私募股權投資的機遇與挑戰[J].金融改革,2012.
[2]馬寧.關于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1.
[3]貝恩咨詢.2016年大中華區私募股權市場報告[R].貝恩咨詢,2016.
[4]清科研究中心.2016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回顧與展望[R].清科研究中心,2017.
[5]VCSaaS.2017上半年最全投融資報告[R].VCSaaS,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