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立
一、小學數學四則運算,學生計算錯誤有
抄錯數字、搞錯運算符號,計算順序倒錯,用錯計算方法,計算結果出錯及綜合性錯誤,就其原因,除部分學生是基礎知識不牢外,多數學生還是心理問題。教師應該從心理學方面分析學生在四則運算中的感知、注意、記憶、思維等心理特征,找準其造成錯誤的心理原因,采取相應對策,可以增加學生計算能力,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
(一)感知方面的原因
感知是人腦及對客觀事物的直接反映。由于小學生感知事物的整體性、恒常性、理解性差,選擇性強,常因對計算題的知識結構和形式的感知比較籠統,不具體和不精確而造成錯誤。
(1)感知的整體性差造成的錯誤。感知的整體性是對感知對象各部分特征的完整印象,由于小學生在感知過程中常常只注意一些孤立的現象,不注意題中計算數字、運算符號之間的聯系,因而在頭腦中留下的整體印象差。如:有的學生對題目尚未看完,連計算數字還未看清或只抄一半就忙于計算。
(2)感知的恒常性差造成的錯誤。感知的恒常性是指知覺的條件一定范圍內發生了變化,而對于對象的知覺卻保持不變。小學生因感知事物的恒常性差,在知覺對象的背景、強弱成分發生變化時常出現錯誤,把不同方向的數、筆畫相似的運算符號、相近數的計算搞混弄錯,如把6看成9,把3看成8,把大于號看成小于號,因25×4=100而把24×5的積當成100等。
(3)感知的理解性差造成的錯誤。感知的理解性是指對感知對象特征的本質認識理解。小學生在計算中,常因主觀的心理因素,特別是對感知對象的態度不認真或缺乏理解而造成錯誤,例如快速口算3+2-5×0,容易得出結果為0的錯誤答案,忘了先乘除后加減的計算步驟。
(4)感知的選擇性強造成的錯誤。感知的選擇性是指在許多感知對象中,優先地反映某些對象的特征。由于小學生在感知事物中受主觀性情緒的影響,常常對一些新奇而有興趣的事物先入選擇,而忽略其它成分。如計算75+25×3-100÷25×4這道題,學生往往選擇湊整的方法,忽略計算符號和運算順序,得出300-1=299的錯誤結果。
(二)注意方面的原因
注意是人對認識對象的指向和集中,由于小學生注意的穩定性、分配性、主動性、轉移性差而造成錯誤。
(1)注意的穩定性差造成的錯誤。注意的穩定性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把注意集中于某一對象或活動上。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不持久,易分散,常常漏題漏算,得數能夠約分的不約分,或把草稿上計算的結果,抄成另一題的草算結果。
(2)注意的分配性差造成的錯誤。注意的分配性是指在同一時間內能同時完成幾種活動,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分配力差,在同一時間內要把注意力同時分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時,常常出現顧此失彼。如:有的學生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注意了括號內的運算順序而不注意括號外的運算順序;有的學生在帶分數除法的計算中,注意了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而未能同時把除數顛倒計算。
(3)注意的主動轉移造成的錯誤。注意的主動轉移是指有目的地把注意從某一對象及時轉移到另一對象上。由于小學生有意主動轉移的能力差,常常在連續進行加法運算后,若中間出現減法題,有的學生仍用加法做,特別是在計算知識較為密集的題目時,學生常因不能及時轉移而出現錯誤。
(三)記憶方面的原因
在四則運算過程中,瞬時記憶量很大,如在乘法、加法計算中的連續進位和在減法計算中的連續退位時,中間得數儲存中常常忘加進位數和忘減退位數;在分數的約分中,學生常常約分過種中忘掉公約數。
(四)思維定勢方面的原因
思維定勢在不變的環境中有積極作用,在變化的環境中則有消極影響,其主要表現在老方法、舊法則干擾新方法新法則。如在整數加減法的計算中,末位數要對齊,而有的學生因此形成了末位數對齊的的思維定勢,結果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就常犯小數點不對齊的錯誤。
二、對策是切實加強小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和良好計算心理習慣的培養
(1)加強心理素質的訓練。在心理素質的訓練中,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加強對感知注意、記憶、思維等素質的訓練。如在感知素質的訓練中,要加強對事物的首次感知訓練。心理學研究表明,首次感知材料所呈現的結構、順序、信息、強度對記憶、理解和再現的清晰度有很大的影響。如果第一次感知的概念、法則模糊,算理不清,即使重復多次,也難以清除已經造成的模糊印象。因此,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注意突出感知對象與背景的差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協調活動。如教圓周長概念時,可先出示一個圓周纏著一條紅線的圓,以顯示圓的周長,再叫學生在圖上指出,通過觸覺理解圓的周長呈曲線狀,與長方形的周長不同,接著讓學生把紅線取下拉直,在動覺中感知展開的圓周長是一條有固定長度的線段,這樣就把同一信息幾乎在同時輸入大腦,學生獲得的有關圓周長的表象就鮮明深刻。
(2)培養良好的計算心理習慣,這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保證。在教學中,我們要切實培養學生嚴謹書寫,認真審題,邊做邊查的心理習慣,在嚴謹書寫的心理訓練中,要培養學生三嚴的良好的心理習慣。即:嚴格書寫格式,嚴格運算數字,運算符號的規范書寫,嚴格草稿計算書寫的習慣。
在認真審題的心理訓練中,要培養學生四讀四審的良好心理習慣即:一讀,審運算順序;二讀,審題型特點;三讀,審計算方法;四讀,審計算答案。
在邊做邊查的心理訓練中,要培養學生一步一查的心理習慣,要求學生在抄寫數字,運算格式,計算結果時要一步一查,數字符號,橫式豎式、上式下式都要一一對照,以避免計算錯誤出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