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
【摘要】:我國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公園景觀設計自然也不例外。隨著生態環保理念的推廣,現階段的公園景觀設計也越來越傾向于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關系,而這恰恰與儒家文化的內涵相統一。本文重點對儒家文化在公園景觀設計中的體現和運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儒家文化;公園景觀;禮樂文化
前言:自始至終,我國公園景觀設計血液中一直流傳著儒家文化,即使不斷受到現代設計觀念的影響,但儒家思想仍然沉淀其中,景觀設計的各個環節都蘊含著內涵豐富的儒家文化。通過儒家文化在公園景觀設計中的合理運用,能使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實現完美融合,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公園景觀設計的美感呈現。
1儒家文化與公園景觀設計的關系分析
作為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核心主體,儒家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其中心思想為忠、孝、悌、禮、孝、仁、義、理、恕、勇智、信,核心為“仁”,涵蓋了自強不息、大公無私、經世致用、崇尚氣節等基本精神,而這些文化思想內涵均與我國公園景觀設計理念不謀而合??梢哉f,自古以來我國的公園設計都是在儒家文化的指導下進行的,公園景觀是儒家文化的具象承載,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且相輔相成的密切聯系。目前,隨著現代文明的不斷沖擊,公園景觀設計中也融入了歷史、心理、物理等多領域學科內容,因此在該種發展形勢之下,儒家文化在其中的體現和運用方式也必須不斷進行創新,從而實現傳統儒家文化與現代公園景觀設計的完美融合[1]。
2儒家文化在公園景觀設計中的體現和運用分析
2.1中庸禮樂文化
我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就是以中庸思想為核心內容的禮樂制度,其中的中庸思想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對我國的政治治理、書法藝術、景觀設計等多個領域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而其對公園景觀設計中的影響可以概括為禮樂。在我國的傳統儒學思想中,禮樂文化是最為關鍵的社會規范,其中,禮所指的是尊卑和長幼之間的次序,是對社會規范的重點強調,從而在根本上保障了社會生活的井然有序以及國家的穩定持續發展。而禮對于我國公園景觀設計的作用則表現為在主體建筑設計中,如我國的頤和園就遍處可尋禮的痕跡,每一座宮殿都位于中心線上,且成完全對稱形式,同時每一座主殿都進行了人工的加高處理,以顯示了封建制度下的集權思想,凸顯了尊卑有序觀念。
而樂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音樂,而是相對于禮而言的一種自由實現,簡單來說就是,禮是對等級制度的要求,而樂則是對于自由和安逸的追求,因此這一文化思想在公園景觀設計中的表現為靜和避,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園林景觀設計,如在揚州的園林景設計中,由于其對于禮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因而整體的景觀設計中表現的大多是樂思想,如春山、夏亭等等建筑都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周邊的自然環境而特意設計建設的,并且從它們在園林中的分布位置來看,其設計安排也較為隨性,從中表現出園林主人對于自然的尊重以及對本心的追求。
2.2比興比德文化
在儒家文化思想中,比興與比德都是極為重要的文化表現方式,其中,比德所指的是脫胎于古代詩歌文化的一種景觀設計思想,一般情況下,都是借助于草本植物來傳達景觀主人的思想情感,最為典型的包括有“歲寒三友”、“四君子”等等。從客觀角度出發,比德是儒家文化中的一種自然審美思想,其主要是從人的思想態度出發,對草木植物進行主觀的道德評價,并將其中道德表現較好的植物作為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以此來傳達景觀主人的道德追求和審美要求。因此,在公園景觀設計中所選用的草本植物大多數應是道德內涵豐富的花木,最為常見的由松樹、竹子以及梅花等。
從某一角度來看,比興與比德都是借助于草本植物來傳達景觀主人思想情感的設計方法,但是比德所不同的是,比興所強調的思想情感更為具體,所傳達的文化涵義也更為實用和日常。例如,在私人景觀中常常栽種石榴樹,其所傳達的思想就是多子多福,而紫荊表達的則是家庭和睦,所以說比興是普通百姓借助草本植物來傳達最基本的情感寄托的設計方法。
在現階段的公園景觀設計中,最為常見的草本植物就是竹子,這是因為竹子在比德內涵中表示的是正直堅韌,而在比興內涵中表達的則是平安,其所傳達的寓意較為通用,因而使用極為廣泛。
2.3天人合一思想
由于儒家思想傾向于天人合一,即認為自然環境應為人類提供生活所需,人類向自然界獲取資源的過程中應注重環境保護,人與自然應營造和諧關系,避免出現人定勝天、自然統一與人類等思想出現。我國景觀建筑物設計的過程中,應堅持天人合一思想,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不僅能夠彰顯所建設建筑物的自然理念,而且還會提供者還會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價值,增加建筑物的生命力。天人合一思想運用期間,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設計要點:首先,建筑物盡可能的順應自然,根據地形特點、自然環境分布合理化設計,妥善布局建筑物格局,盡可能的利用自然資源,例如,設計窗時,應合理設計窗口朝向,確保自然光盡可能多的射入。然后,堅持法師自然思想。即所設計的建筑物應接近自然,與生態環境統一融合。最后,堅持因勢利導原則,建筑物設計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借景方法,以此實現自然因素于人為因素的良好結合。這不僅能夠優化建筑物設計效果,而且還會提升建筑物的欣賞價值[2]。
2.4尚中對稱思想
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中,中庸思想對現代化建筑景觀設計的影響十分深遠。該思想在建筑景觀設計中,一般表現在“尚中”,也就人們常說的“對稱美”。在本世紀之前,我國大到城市景觀規劃,小到民居建筑景觀建設,大多數都是采用這種井然有序的對稱性布局,該布局形式是從一種具象化的建筑形式逐漸的演變成一種建筑景觀的設計文化,并融入到現代化景觀設計當中。在今后的建筑景觀設計中,設計人員可嚴格秉承這一設計理念,并結合實際的設計要求,對該設計理念進行調整和創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的在設計中加以應用和實踐。儒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對于當今社會經濟生活具有著全方位的影響,對當代建筑景觀設計的影響更是毋庸置疑。在我國目前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發展的浪潮之下,儒家文化的重要影響更加凸顯,尤其是上述提到的“尚中對稱”思想,符合當今社會對于建筑景觀設計的實際需求,其應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結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對于我國的社會生活起到了全方位的影響作用,而其對于景觀設計領域的影響更為深刻。受當前節能環保理念的影響,儒家文化在公園景觀設計中的體現和運用就顯得格外重要,通過儒學思想的應用,推動儒家文化與現代景觀設計的進一步融合,以來提高公園景觀的整體美感。
參考文獻:
[1]郭若旭.儒家文化思想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7,08:82.
[2]沈渝德.現代建筑景觀設計教學對儒家文化的吸收與利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09: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