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高中物理教學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手段缺乏創新等問題,學生在物理知識的掌握上僅停留于表面理論層次,能夠完成物理習題但利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操作方面卻有所缺失。在當前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質量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對此展開研究,為改革提供思路。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學改革
物理課程實踐性較強,其很多理論是通過大量試驗數據歸納總結得出的。但是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很多老師只是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而理論推導過程教學則被忽視,使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既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對物理學科的發展也帶來了不利影響。
一、存在的問題
1.理論教學重于實踐教學
受傳統應試教育思維束縛,許多學校將教學目標鎖定在學生的學科成績上,對于實踐教學環節則不夠重視。因為高考中對物理實踐內容未做要求,因此不少學校在物理課程的安排上僅保留很少或者不開設實踐課程,一些開設物理實踐課程的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課時被壓縮合并,有的老師為了提高授課效率采取直接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的方式代替實驗推導,使課程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教學經費限制問題也是導致學校輕實踐教學的一項重大誘因。因為物理實驗課程需要運用一些儀器設備,有些精密設備費用較高,而有限的教學經費無法購入滿足所有學生學習的教學器材,學生們只能通過共用器材或者由教師進行集體演示的方式開展學習,被迫使實踐課程變為理論教學。
2.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高中物理教學基本采用的是大合堂式的理論教學方式,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存在許多弊端。一是缺乏對學生個體的關注。此種教學模式下,知識信息是由老師向學生進行的單向傳遞,老師較少能夠在課堂中獲取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反饋,而每位學生都存在個體差異,就某一知識點哪些學生存在理解困難,又或者哪些知識內容是學生普遍存在理解偏差的問題老師較難把握,從而較難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二是學生自主探究缺失。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因為課堂教學任務繁重,所以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僅能安排較少的時間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更多情況下是采取的直接講解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缺少了自主探究的過程,不僅不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不利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3.教學手段缺乏創新
受高考巨大壓力影響,學校物理教學的關注點都是在學生的升學考試上,因此很少有學校將工作精力放到教學手段創新上。一是教學理念缺乏創新。高考制度對我國高中階段的教育工作影響巨大,大部分學校為了提升本校的升學率,會采用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等方式來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學生們被迫成為應試機器,學習能力、個人綜合素養方面未得到提升,這與當下提倡的素質教育理念是不相符的。二是教學形式枯燥呆板。在當前高中物理教學中,老師主要是圍繞課本應用板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但是很多的物理知識較為抽象,板書無法將這些抽象的理論進行表達,學生很難理解相關知識點。雖然有的老師已經開始應用PPT等現代教育技術輔助開展教學活動,但是應用范圍較少,未能充分展現其優勢作用。
二、改革措施
1.強化實踐教學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校必須正視實踐的重要性,積極采取措施扭轉當前理論重于實踐的教學問題。一是對教學目標進行重新定位。學校要轉變傳統以分數為尊的思想,把學生素質水平的提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積極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投入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創新的空間,使他們不被傳統教學所束縛實現自由發展。二是優化課程設置。在課程安排上要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互配合,避免理論講述過多的侵占實踐教學時間,讓學生在實踐探索中學習新知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三是要加強物理實踐教學經費方面的投入。學校必須加大在物理實踐教學方面的經費投入,配齊足夠的實踐教學設備,為物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提供必要保證。在解決經費限制問題上,學??梢酝ㄟ^與科研機構、校外企業等開展合作共建的方式,實現資源共享,有效解決教學經費有限、設備不足的問題。
2.創新教學方法
雖然高考升學壓力巨大,但學校也不能因此而忽視高中物理學科建設,應當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創新,提升教學質量。一是任務型教學法。該教學方法是以實際物理教學任務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應用理論知識指導并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定律內容時,單純的理論講解學生很容易混淆,此時可以給學生安排實驗操作課程,讓他們通過動手實踐操作自主探究電流與磁場間的變化關系,加深他們對相關理論的理解與記憶。二是合作學習法。高中物理學習特別是一些實驗探究課程讓學生獨自完成會有一定的困難,此時可以通過建立合作學習小組的方式開展合作學習。在這個小組中,小組成員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形成互助合作的關系,通過明確的責任分工、相互合作,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該教學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學效率,同時增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助于融洽師生關系的建立以及和諧班級學習氛圍的營造。三是導學案教學法。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因此可以探索利用課前時間開展高中物理自主學習。導學案教學法是以學案為核心,學生根據學案內容開展自學,老師對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提供幫助和指導,最終實現學習任務的完成。該教學方法中,學案是連接教學與學習的紐帶,學生按照學案的步驟指導開展自主學習,加強并加快對學習內容的掌握,老師也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對學生的指導上。
3.優化教學手段
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為創新教學手段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其多維立體的展示效果和豐富的素材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枯燥乏味,其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最大的優勢在于單位時間里更多的信息傳輸優勢,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同時多媒體的立體展示效果也有效解決了物理教學中抽象知識內容的直觀表達問題。因此,學校在推進物理教學改革中應當要加強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一是以學生需求為教學導向。教師在進行課件設計時應當根據高中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安排,將一些復雜、抽象、深奧的知識內容簡單化、直觀化,幫助學生快速理解知識并深刻記憶。二是建立課外互動教學平臺。課堂教學不能完全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利用網絡建立課外互動教學平臺能夠有效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既便于學生及時化解學習難題同時老師也能夠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為優化課程教學提供參考。三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多媒體教學對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學校要積極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加強老師在多媒體教育技術方面的學習和培訓,通過提升師資隊伍的施教水平推動學科建設。
參考文獻:
[1]彭大俊.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3(3).
[2]于振華.多媒體輔助高中物理教學的優勢及其優化[J].教學與管理,2015(6).
[3]王艷.淺談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與創新能力[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4(2).
作者簡介:蘇浩(1978.09—),男,單位:安徽省鳳陽縣第二中學,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