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新三板”市場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發展勢頭迅猛,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其掛牌企業數量也一路走高,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的關注。本文根據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以探析我國新三板市場研究現狀為基點,分析了我國“新三板”市場特點,針對“新三板”市場現狀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加強掛牌企業自身建設;提升中介機構服務質量;建立完善的監管制度,提升科學管理水平,規范上市后服務等,以促進“新三板”市場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三板市場;發展現狀;監管
新三板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整個資本市場中承上啟下的重要樞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1 新三板市場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1.1 新三板市場的發展歷程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立于2006年1月,俗稱為“新三板”,是我國建立多層次資本結構的重要戰略布局。新三板是繼上海、深圳交易所之后的第三個由中國證監會統一監管的全國性股權交易市場。2013年1月6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全國股轉系統公司”)成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作為新三板市場的運營管理機構,推動了新三板市場規范快速的發展。
1.2 我國新三板市場發展現狀
伴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與創新,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在各方面都有所突破。
新三板市場的掛牌情況分析:
新三板資格自2014年向全國開放以來,市場交易迅猛發展,其中,掛牌企業從2013年末的356家,發展到2017年4月11日掛牌企業達到11070家,,成為全球首個掛牌企業達到1萬家的證券交易場所,總市值從2013年末的553億元發展到2017年4月11日的6313.54億元,保持高增長態勢。
2 我國 “新三板”市場存在的問題
當前新三板市場的不斷發展,面臨著市場流動性不夠,掛牌企業質量及公司內部治理尚需增強,主體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提高等諸多問題。
第一 新三板企業風險問題
新三板市場對掛牌企業的企業規模、年利潤以及存續期限等準入門檻較低,使得新三板市場的掛牌企業質量參差不齊,部分企業內部治理有待提高。
第二 與新三板市場相配套的法律、法規比較滯后
新三板市場發展至今,監管制度不斷完善,其對掛牌企業的信息披露程度和財務水平更傾向于企業自律,因此如何讓掛牌企業堅持自律原則則成為監管層需要重視的問題,監管制度的不健全阻礙了新三板市場有效性的發揮,造成了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不足,影響了新三板市場未來的發展。
第三 流動性制約著新三板市場的發展
2015年,在掛牌企業中具不完全統計,有一半企業掛牌后從未進行過股權融資,可謂“僵尸股”,市場流動性窘境制約著市場參與主體的積極性。
“流動性”難題已是新三板市場上老生常談的話題,自2016年以來,集合競價和大宗交易被業內人士視為解決新三板“流動性”困境的利器之一。據Choice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新三板交易投資活躍度逐漸升溫,日均成交股票數量維持在1100只以上,3月7日共計1342家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發生交易,創下歷史最高。面對越來越多的企業交易體量與數量,現有的交易機制已逐漸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新三板分層和再分層亟需配套差異化管理制度。
3 我國“新三板”市場發展建議
新三板作為一個獨立市場,起步比較晚,發展時間短,通過對新三板市場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的簡單梳理發現,新三板市場基礎建設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有待細化,為提高新三板企業的質量,分別從掛牌企業、中介機構、監管機構以及市場建設方面提出建議,綜合施策,以促進我國新三板市場能夠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
4 加強掛牌企業自身建設
新三板市場能夠健康發展、投資者能夠安心投資的首要基礎就是掛牌企業披露信息的真實性以及企業的自身實力。企業要加強自身的建設,首先要以占領行業市場為出發點,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合理配置有限資源,構建企業的競爭優勢;其次掛牌企業通過嚴格治理公司,做好內部結構管控,同時高度重視規范性問題,贏得投資者的信任與資金的支持。
5 提升中介機構服務質量
在企業掛牌過程中及成功掛牌后的督導過程中,主辦券商應恪盡職守,真實、準確的指導企業披露相關信息,并持續督導企業的規范經營,幫助企業實現合法合規的穩定經營。
6 建立完善的監管制度
6.1 建立健全的跨市場轉板機制
在市場內部,即交易所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市場的基礎層和創新層逐步建立有效可行的分層制度,待企業發展到一定 程度后,根據市場內部各層次間轉板機制,由企業提出申請,經監管機構審查批準后,進入更適合企業發展的資本市場,形成各市場間的良性互動、發展。
今年首次將新三板工作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并與創業板并列提出,因此新三板改革將成為今年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改革的重點是完善市場分層,通過分層管理,將眾多掛牌企業進行差異化管理,為資本市場釋放積極效應。
6.2 提高審查效率,增強市場融資功能
監管層要明確和堅持以信息披露為重點核心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審查系統,對披露信息進行全方位差異化審查,在重點審查的同時做到簡化審查流程,提高效率。同時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提高企業的自律性,增加企業規范性教育,推動企業進行自我監督。
監管層要不斷完善鞏固新三板市場融資機制,適時推出適合中小企業相關債券產品,完善的做市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加快交易速度、減少信息不對稱,促進市場流動性,以增加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
只有整個新三板市場參與者提升了法治意識和誠信意識,掛脾企業持續規范運作、中介機構勤勉盡責、投資者理性參與,新三板市場才能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永森. 多層次資本市場制度建設
[2]吳中超 靳靜 我國新三板市場發展現狀、趨勢與監管—對十年間的回顧 [A].財政金融 2017年第1期
[3]徐銳 我國新三板市場發展及風險研究 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