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細紅, 吳尚潔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呼吸內科, 湖南 長沙 410000)
次大面積肺栓塞患者應用溶栓聯合抗凝治療及單純抗凝治療的療效對比分析*
羅細紅, 吳尚潔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呼吸內科, 湖南 長沙 410000)
目的:探討次大面積肺栓塞患者應用溶栓聯合抗凝治療、單純抗凝治療的療效對比。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的80例老年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ASPE)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單純抗凝治療法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則給予溶栓聯合抗凝治療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總體治療有效率、兩組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后FEV1%、FEV1/FVC、MVV%、PaO2、PaCO2,兩組患者出血情況比較。結果:不同治療方法:經過卡方檢驗,實驗組較對照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實驗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FEV1%、FEV1/FVC、MVV%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EV1%、FEV1/FVC、MVV%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實驗組FEV1%、FEV1/FVC、MVV%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氣分析檢測,治療后的PaO2、PaCO2的水平兩組比較,實驗組PaO2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PaCO2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總體出血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溶栓與抗凝治療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ASPE)較單純抗凝治療總體有效率高,臨床療效顯著,各項呼吸功能以及血氣指標恢復效果更好,且兩組患者治療后出血情況相似,無明顯差異,故溶栓與抗凝治療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具有借鑒性。
肺栓塞; 溶栓聯合抗凝治療; 單純抗凝治療; 療 效
急性肺栓塞(PE)是指來自體循環系統及右心系統各種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通過血液在脈管中移動,最終在肺動脈阻塞形成栓塞后,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包括呼吸困難、下肢水腫、胸悶、咳嗽、胸痛及煩躁不安等[1,2]。時常并發肺動脈高壓和右心衰竭,還可合并咳血,甚至形成肺梗死,是肺血栓栓塞癥的急性階段,嚴重的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循環功能,嚴重者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3]。根據臨床表現可將急性肺栓塞分為大面積和非大面積肺栓塞,對于不同面積的栓塞基本達成共識,大面積肺栓塞以溶栓治療為主,而小面積肺栓塞則采用抗凝治療更為有效,溶栓治療不作為首選,臨床上將PE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但臨床對于ASPE的治療尚不存在統一的標準[4,5],因此本研究為探討次大面積肺栓塞患者應用溶栓聯合抗凝治療、單純抗凝治療的療效對比,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老年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ASPE)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對于肺栓塞栓塞癥的診斷標準[6],排除原發心肺功能不全、血液系統疾病、腫瘤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實驗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齡為23~64歲,平均年齡為(44.6±3.9)歲,體重47~62kg,平均體重(52.2±8.5)kg;對照組患者男15例,女25例,年齡為23~70歲,平均年齡為(47.7±5.5)歲,體重41~64kg,平均體重(49.1±3.8)kg。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情況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絕對臥床休息、嚴格制動、呼吸支持,部分胸痛嚴重者給予止痛處理,常規檢測T、P、R、BP、心電圖、肺功能以及血氣等。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抗凝治療,監測患者凝血活酶時間,在凝血活酶時間指標在<80s時進行抗凝,按0.1mL/10kg體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12h/次,低分子肝素鈣由葛蘭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9041081??鼓委煵筛嗡赜寐摵戏ㄈA林治療,次日口服法華林,初始劑量以3.5mg左右為宜,同時聯合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注射,期間監測國際標準比率,治療時間一周,當檢測到為國際標準比率為2.0~3.0時,單用法華林,停用低分子肝素鈣。而實驗組患者則在常規抗凝治療基礎上增加溶栓治療,溶栓治療采用阿替普酶(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產,批號:133652387),使用方法:阿替普酶50mg用50mL生理鹽水以1:1比例溶解,控制在2h內采用微量泵泵入,流量為25mL/h,持續用藥48h。
1.3 療效評價標準[7,8]肺栓塞臨床治療效果評估標準:①顯效:患者的肺栓塞癥狀顯著緩解,呼吸自主、下肢水腫消退,無心衰體征和癥狀,胸悶、咳嗽、胸痛癥狀得到了明顯控制,影像學肺動脈造影顯示完整,未見充盈缺損;②有效:患者的肺栓塞癥狀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呼吸比較自主、下肢沒有明顯水腫,沒有明顯心衰體征和癥狀,胸悶、咳嗽、胸痛癥狀改善較為明顯,肺動脈造影不連續或者見小部分的缺損段;③無效:患者的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了,肺動脈造影中的缺損無明顯減小。

2.1 兩組患者肺栓塞臨床治療效果:實驗組較對照組患者肺栓塞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實驗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后FEV1%、FEV1/FVC、MVV%、PaO2、PaCO2的變化:治療前兩組FEV1%、FEV1/FVC、MVV%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EV1%、FEV1/FVC、MVV%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實驗組FEV1%、FEV1/FVC、MVV%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氣分析檢測,治療后的PaO2、PaCO2的水平兩組比較,實驗組PaO2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PaCO2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FEV1%、FEV1/FVC、MVV%、PaO2、PaCO2的比較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與對照組相比,bP<0.05。aP<0.05
2.3 兩組患者出血情況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總體出血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出血情況比較n(%)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在臨床十分常見,由于血管內皮損傷、血流動力障礙、異物等多重因素導致栓子形成,而栓子通過血流循環堵塞在肺動脈系統,導致血流障礙最終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癥的總稱[9]。根據臨床表現以及栓子阻塞的面積大小而言又可將急性肺栓塞分為大面積和非大面積肺栓塞,常見的栓子是血栓,又以在下肢深靜脈形成的血栓、盆腔靜脈形成的血栓以及右心附壁血栓為主要栓子來源,偶爾也可遇見特殊類型的栓子,例如腫瘤脫落的細胞、空氣氣泡、脂肪滴以及靜脈輸入的異物等,由于栓子不同,目前主要采用的治療方式為溶栓和抗凝,溶栓主要是溶解含有纖維蛋白成分的栓子,應用纖維蛋白溶解劑可促進靜脈血栓及肺栓子的溶解[10~12]。除了栓子類型不同以外,栓子阻塞的范圍也有不同,臨床目前對于不同面積的栓塞基本達成共識,大面積肺栓塞以溶栓治療為主,而小面積肺栓塞則采用抗凝治療更為有效,而次大面積肺栓塞采用何種方法還存在一定爭議[13,14]。而外科手術、分娩、血壓異常、心肺疾病、內分泌水平、肥胖、高齡等都對肺栓塞的程度和面積有著一定的影響,各種因素綜合作用導致了肺栓塞具有發病率高,誤診率高,死亡率高三個特點,在心血管疾病中,肺栓塞的發生十分常見[15]。主要以呼吸困難、下肢水腫、胸悶、咳嗽、胸痛、煩躁為主要表現。嚴重者還可合并肺動脈高壓和右心衰竭,咳血、肺梗死等也時常發生,如果梗阻面積過大,發生心肌缺血和心源性休克的風險大大升高,時間窗內的及時溶栓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早期溶栓可以阻止梗死面積進一步擴大,溶栓主要采用纖維蛋白溶解劑,但同時應密切注意凝血功能的監測,避免凝血異常引起不良反應,通過促進靜脈血栓及肺栓子的溶解,從而達到恢復阻塞的血循環的目的[16,17]。溶栓治療的目的就是在于溶解阻塞在肺動脈的血栓,以達到恢復肺灌注的目的,逆轉血流動力學障礙,降低肺動脈的壓例,使血流灌注再通,可以盡可能早的改善肺功能盡快恢復氣體交換,減少復發率和病死率[18]。本研究中不同治療方法:經過卡方檢驗,實驗組較對照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實驗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治療療效更佳這可能是由于迅速溶解栓子達到快速再通,同時低分子肝素可抑制體內凝血系統中的某些環節,延緩血栓形成的作用。治療前兩組FEV1%、FEV1/FVC、MVV%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EV1%、FEV1/FVC、MVV%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實驗組FEV1%、FEV1/FVC、MVV%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氣分析檢測,治療后的PaO2、PaCO2的水平兩組比較,實驗組PaO2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PaCO2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肝素提高肺血管再灌注容量發揮抗凝作用。華法林則通過抑制肝細胞內凝血因子的合成而發揮抗凝作用等因素有關,其中9例治療無效可能和未及時溶栓或者栓子類型特殊有一定關系,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總體出血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溶栓聯合抗凝并不會加重出血情況,總的來說采用溶栓與抗凝治療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ASPE)較單純抗凝治療總體有效率高,臨床療效顯著,各項呼吸功能以及血氣指標恢復效果更好,且兩組患者治療后出血情況相似,無明顯差異,故溶栓與抗凝治療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具有借鑒性。
[1] Singh R R,Gupte K P,Wilson J P,et al. Adherence to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children hospitalized for pulmonary embolism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J].Value in health :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oeconomics and Outcomes Research,2014,17(7): A534.
[2] 牛瑞剛,郝雅芳,劉麗.溶栓與單純抗凝治療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的療效及安全性[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4,23(3):279~283.
[3] 張玉潔.疏血通及溶栓聯合抗凝療法治療肺栓塞及對患者血清肌鈣蛋白及D二聚體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6):975~976.
[4] 黎月蓮,楊偉忠.溶栓聯合抗凝治療急性肺栓塞中?;颊叩呐R床療效[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4):78~79.
[5] Wong Christopher C Y,Ng Austin C C,Lau Jerrett K,et al. High mortality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nd elevated INR not on anticoagulant therapy[J].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2016,115(6): 1191~9.
[6] 吳立新.66例中危肺栓塞溶栓與單純抗凝治療的療效比較[J].浙江實用醫學,2013,18(4):247~248.
[7] 陳俊,邱玉英,張玉林.抗凝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疑診肺栓塞的臨床觀察[J].實用老年醫學,2010,25(1):73~74.
[8] 曹勵強,唐良法,趙洪達.序貫抗凝聯合小劑量尿激酶抗凝治療對次全大面積肺栓塞患者的臨床療效探究[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4,17(10):1591~1593.
[9] J Es R, A Douma,P W Kamphuisen,et al. Clot resolution after 3 weeks of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for pulmonary embolism: comparis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perfusion scintigraphy[J].Thromb Haemost,2013,11(4): 679-685.
[10] 陳麗秀.低分子肝素聯合華法林單純抗凝治療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觀察[J].中國藥物警戒,2016,13(11):651~654.
[11] 白黎峰.溶栓結合抗凝治療次大面積肺栓塞的療效及對血液及纖溶系統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5,21(3):150~152.
[12] 劉建,萬鈞,卜小寧.次大面積肺栓塞的初始治療應該溶栓還是單純抗凝[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62(12):958~960.
[13] B.Staller,R. Schneider,H. Grawe,F. Beck,E. Mayer,M. Sigmund. Progredient,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in spite ofsufficient anticoagulant therapy[J].Dtsch med Wochenschr,2013,138(13): 638~641.
[14] 葉蕾.小劑量尿激酶加序貫抗凝治療次大面積肺栓塞25例療效評價[J].重慶醫學,2010,39(7):863~864.
[15] 歐永強.尿激酶加序貫抗凝治療次大面積肺栓塞療效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2,18(7):897~898.
[16] 費建文,唐燕,姜俊杰,等.中老年人創傷后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的溶栓和抗凝治療[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7):734~737.
[17] 阮軍.溶栓聯合抗凝治療次大面積肺栓塞的Meta分析[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4,39(6):884~889.
[18] 范順娟,李萍.溶栓聯合抗凝治療急性次大面積肺血栓栓塞癥的療效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11):36~37.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編號:2013BAI09B104)
1006-6233(2017)08-1348-04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0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