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剛,孟萬忠,王亞輝
(太原師范學院 汾河流域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山西 晉中 030619)
鋼鐵產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
——以山西臨汾地區為例
郝小剛,孟萬忠,王亞輝
(太原師范學院 汾河流域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山西 晉中 030619)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山西臨汾地區鋼鐵產業的發展問題已十分棘手。產能過剩,企業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優質鋼材缺乏等問題急需改革。通過對山西臨汾地區鋼鐵產業的發展狀況、外部環境以及當前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得出該地區鋼鐵產業的發展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正迎來強大的機遇,該地區鋼鐵產業的發展對策在于:緊密把握“一帶一路”政策以及中部崛起戰略的地緣優勢;優化企業布局,整合中小企業,擴大市場競爭力;推進節能減排,打造精品鋼材,擴大產品市場占有率。
鋼鐵產業;臨汾;問題;對策
山西臨汾地區鋼鐵產業不僅是山西省鋼鐵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已有學者對山西省內整體鋼鐵產業的發展走向做出了探索,柳成東對山西鋼鐵產業的轉型以及并購重組做出了研究,認為鋼鐵產業作為山西省的傳統產業,其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山西省的經濟發展,鋼鐵行業除依靠技術進步、產品創新等基于企業的努力外,基于行業的并購重組不能不說是一條有效的途徑[1]。衛少波認為在定量分析山西省鋼鐵產業研究的基礎上,循環經濟是其必經之路[2]。方云認為山西鋼鐵產業的發展須以太鋼為主導,聯合重組省內中小企業,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提出了太鋼主導山西省內鋼鐵企業聯合重組的模式[3]。在對臨汾地區特別是“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鋼鐵產業的發展對策探討中,閆桂琴等指出調整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是重點[4]。目前對臨汾地區鋼鐵產業的研究較少,本文在基于臨汾地區鋼鐵產業現狀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區域位置和在全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提出臨汾地區的鋼鐵產業面臨的問題和發展對策,旨在為該地區鋼鐵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臨汾地區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下轄1區14個縣和2個縣級市,區域面積20 275 km2。該區地處黃河金三角地區,毗鄰河南、陜西等地,輻射范圍很廣,距西安、鄭州的直線距離不足300 km,距濟南、石家莊、天津、北京不足500 km。其位置的輻射性、綜合性、可達性、便利性為其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條件。特別是近幾年,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和中部崛起戰略的推進,勢必為該地區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提供特有的機遇。

圖1 臨汾市區位分析圖
臨汾地區自古以來以農業文明而著稱,隨著改革開放的大幅度推進,鋼鐵產業逐漸成為當地重要的支柱產業。如今,在全國產業轉型的背景下,臨汾地區的鋼鐵產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瓶頸,實現鋼鐵產業的升級和發展是加快推進地區經濟的必經之路。結合新形勢下的產業布局和發展路徑,加快臨汾市轉型跨越發展和促進該地區工業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是提升該地區市場競爭力,實現產業集聚、資源集約和推動該地區經濟與社會全面發展的必經之路。傳統產業不能棄之不理,不能拋棄,要以合理的方式實現產業的升級和重組,堅持“兩步走”的策略,以不斷改善傳統產業和引入新型產業為重點,并協調好二者的關系。臨汾地區的鋼鐵產業作為該區域的支柱產業之一,擁有較好的改革的基礎條件。
鋼鐵產業是具有代表性的傳統產業,且受市場波動影響很大。臨汾地區的鋼鐵產業在經歷了從改革開放到新世紀的“短暫春天”后,到今天已面臨十分嚴峻的考驗。在如今的互聯網經濟時代,傳統產業的發展面臨極大的挑戰。首先,在“新常態”發展要求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臨汾地區的鋼鐵企業、特別是中小鋼鐵企業要改革之前的高污染高能耗狀況,加大環保力度和減少能耗;其次,臨汾地區的傳統的鋼鐵企業普遍存在著產能過剩與結構不合理的狀況,體現在普通鋼產量過大、賣不出去,特殊鋼產量小、供不應求,進而導致鋼鐵企業的銷售業績持續低迷,工人收入不斷下跌。
1.內部問題
(1)供過于求、產能過剩、資金虧損、銷售不佳。當前,臨汾地區的鋼鐵企業面臨著資金回籠難、虧損狀態重的局面,企業融資困難的狀況屢屢加劇[5]。資金的嚴重短缺致使企業運轉失靈,從而使購進原材料的力度大大減小,企業生產大幅下滑。
(2)鋼鐵產業集中度低、優質鋼材缺乏。由于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的迅猛發展與地方鋼鐵企業(都趨向于小型企業)的快速增加,使鋼鐵行業的集中度逐年下降[6]。此外,由于市場秩序與政策措施的不完善,許多小企業盲目競爭致使鋼鐵產能過剩、優質鋼材缺少、市場需求持續低迷,企業發展再受阻。普通鋼材賣不出去,優質鋼、特殊鋼又因組合低、規模小而無法生產,問題十分嚴峻。
(3)企業運行成本高、生產費用大、環保問題突出。臨汾地區由于其局部地形為盆地的特點和中小企業密集,整合狀況差等因素,使得環境污染很嚴重,環保成本大,而巨大的開支已使不少企業面臨癱瘓甚至倒閉的境地。
2.外部問題
(1)鋼材需求增長仍十分緩慢。雖然目前我國的鋼材消耗能力仍處于提升階段,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也基本平穩,但受經濟增速趨于平緩,鋼鐵產量過剩的影響,鋼材需求的增幅不會增大,國內市場鋼材的需求狀況仍低于預期[5]。
(2)市場競爭仍十分激烈。雖然臨汾地區地處華夏古文明的黃河“金三角”區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達性與產業基礎都較為良好,但是全國鋼材產量冗余,市場越來越要求優質鋼材的產出。同時,同處于山西的太原鋼鐵有限公司的不銹鋼已經打造成為新型的具有代表性和競爭性的優質鋼材,同樣作為山西鋼鐵重產區的臨汾地區,鋼鐵企業的未來定位和對市場的展望無疑成為當前面臨的又一挑戰。
(3)產業結構升級仍存壓力。臨汾地區自古以農業聞名,自改革開放后,雖然鋼鐵產業的發展也經過一段“黃金期”,但終未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和占有一定的技術前沿,如今,新形勢下產業結構的升級浪潮勢必會對臨汾地區鋼鐵產業的發展形成強大沖擊。鋼鐵產業的發展除了引進和利用高新技術外還要加強環保,加強環保力度也是鋼鐵產業結構轉型和鋼鐵企業改革的方向所在。鋼鐵產業的發展應該始終與生態文明的建設相統一,把生態環保作為改造傳統產業發展的要求。
臨汾地區要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和資源優勢。一方面臨汾地區具有良好的交通通達性、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術、材料以及市場環境較好;另一方面,臨汾地區自古以來以農業而聞名,實現工業反哺農業的同時也要加強二者間的相互作用,形成“工農”互動的良好格局。此外,臨汾地區的煤鐵資源十分豐富,利用山西優越的電力資源和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以為臨汾地區鋼鐵產業的升級改造提供便利的條件。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以及西部沿邊地區的開放,中部地區將成為承接東西部地區的“心臟地帶”,一方面,中部地區將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中部地區將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加上東西部地區所側重的產業類型(東部沿海地帶將重點打造服務業,西部地區則更注重與沿邊地區的商貿、旅游以及特色產業的打造),中部地區將承接制造業的大任。再加上現代裝備制造業、能源原材料加工等實體經濟將對我國未來經濟的穩步增長和未來國計民生的推動起重要的基礎作用,中部地區的力量將日益提升,并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地域格局中的“脊梁”,其樞紐地位也將真正得到體現[7]。另一方面,山西作為中部地區以及北方地區的重要區域,自古以來就有“治世重鎮”之稱,而臨汾地區又作為山西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帶和生產基地,地處太原、西安、鄭州三大省會城市的交叉點,為連接東西部產業協調發展以及承接產業布局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地理條件。
另外,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尺度重構使資本加速向邊疆地區和廣大內陸地區流動,使之“嵌入”資本循環網絡,在資本二元屬性作用下不斷改造和升級空間[8],進而使得中國經濟格局更加平衡、經濟實體更加穩固、內部組合更加優化。因此,廣大內部地區將得到重要的資本重組與發展的機會。臨汾地區要在這一大背景下,抓住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與經濟的騰飛。
1.整合中小企業,促進大型項目的引進及建設進度,推動地區鋼鐵工業走集約型、集團化發展道路。首先要大力推進鋼鐵企業改革力度,發揮地區現有制造技術和鋼鐵、能源優勢。其次要依托骨干鋼鐵企業,調整產品結構,發揮自身特有的優勢,重點依托新臨鋼公司以及立恒鋼鐵公司、華強鋼鐵公司等產業基礎與規模較大的企業,在整合鋼鐵企業的過程中,注重平衡鋼鐵企業與地方資源配置的關系,注重鋼鐵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爭取在整合后能形成強大的競爭力。此外,臨汾地區的鋼企整合要結合太原鋼鐵集團的戰略方向,形成各有側重的產業格局,優化組合地方企業的發展方向,形成地方特色。
2.發揮區域資源優勢,打造特色產業鏈,擴大市場競爭力。臨汾地區因其煤鐵資源十分豐富,理應特別注重打造冶煉-鑄造產業鏈。即利用地區優勢,發展鑄鐵產品,特別是城市公用設施鑄件等鑄造產品。當前,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加速發展,城市建設對于鋼鐵特別是耐磨鑄鐵、耐用鋼材以及特殊鋼材的需求很大。臨汾地區煤鐵企業眾多,應充分利用整合后的煤鐵企業,打造“煤-鐵-鋼”一體化的產業鏈,再建立與鋼鐵行業相匹配的建材、石化、能源等相關行業,擴大市場競爭力。要引進投資主體,以海綿鐵為主要原料,以合金鋼為重點,打造海綿鐵-熱軋-冷軋-合金鋼-電弧爐煉鋼等產品加工產業鏈[4],并在此基礎上重點發展合金鋼建筑五金、合金鋼電氣五金件、合金鋼五金雜件、合金鋼無縫鋼管、合金鋼水泵五金、合金鋼門把手與鎖具零件等深加工產品。
臨汾地區鋼鐵企業要以打造精品鋼材、提高不銹鋼的產能為重點。不銹鋼及其制品作為當前鋼鐵行業的“領軍”力量,其發展勢頭和需求規模很大。臨汾地區應充分利用地區的資源優勢和區位條件,加強區域招商引資與高新技術的引進,以發展不銹鋼為核心環節,以家庭日用為重點市場,打造臨汾地區不銹鋼產業鏈,并在此基礎上,培育出優質品牌產品和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優勢企業,把戰略眼光從山西省上升到全國甚至國際。
臨汾地區鋼鐵產業的發展要以生態環保為發展理念和目標,把產品制造、能源轉換、副產物深加工、廢棄物分解拆卸等作為主要方向進行改革[9]。培育區域性新型鑄件、高端模具、軸承等基礎部件制造基地。具體要做到:
(1)充分利用一些廢舊輪胎、塑料、廢鋼以及殘渣作為打造鋼材的資源之一,提高回收利用率和回收效率。對廢舊汽車、自行車要進行二次整合和利用,對房屋建材進行二次利用。
(2)構建節能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工業廢水經過一般處理后必須再進行回籠再用,爐渣處理過后要用作路基材料和水泥地的建造,含煙塵氣要進行標準、嚴格的處理才可以排入大氣中。
(3)在鋼鐵制造階段,要進行優質鋼材的精品制造,精品制造后的廢渣要循環到下一輪打造行業之中,提高產品質量。同時,提高制作技術,保障流程質量與提高工作人員素質也是至關重要的。
通過節能減排、生態環保的生產步驟以及對精品鋼材的打造,努力構建出新型化、一體化的煉鋼模式,從而盡快實現臨汾地區鋼鐵企業的成功轉型。
隨著產業集約化、工業信息化道路的開辟,以及“一帶一路”政策所帶來的區域優勢,臨汾地區鋼鐵產業在肩負挑戰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該地區要努力使鋼鐵企業內部呈現出資源優化配置、產業鏈深入延伸、節能減排工作成效顯著的趨勢;外部形成一種新型的工業生態體系,走出一條產業集約化、結構科學化的可持續發展新路。
[1]柳成東.山西鋼鐵行業并購重組戰略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8:45.
[2]衛少波.循環經濟視角下山西鋼鐵產業發展研究[D].山西大學,2010:29-31.
[3]方云.太鋼聯合重組省內相關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10:29-36.
[4]閆桂琴,等.臨汾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85-87.
[5]臨汾市鋼鐵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調查分析[EB/OL].[2014-06-12].亞洲金屬網,http://www.asianmetal.cn/news/viewNews.am?newsId=1749760.
[6]馬輝,2016.淺談如何降低鋼鐵企業資金占用[J].財經界(學術版)(7):118.
[7]安樹偉,2015.“一帶一路”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及格局重塑[J].經濟問題(4):2.
[8]陳品宇,朱春聰,2017.“一帶一路”戰略的資本流動及其空間格局——基于不平衡地理發展理論視角[J].地域研究與開發(3):2.
[9]楊潔,2009.鋼鐵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6):44.
(責任編輯:C 校對:L)
F426.31
A
1004-2768(2017)08-0097-04
2017-06-0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1671142);2016年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J2016088);2016太原師范學院教學改革創新項目(JGLX1601);2014年山西省高校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山西省高等學校131領軍人才工程資助項目
郝小剛(1991-),男,山西婁煩人,太原師范學院汾河流域科學發展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學;王亞輝(1991-),女,山西大同人,太原師范學院汾河流域科學發展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學;孟萬忠(1971-),男,山西清徐人,高級工程師,博士后,太原師范學院汾河流域科學發展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地理科學、環境變遷等。孟萬忠為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