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磊
(江西省贛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江西贛州341000)
重癥監護室患者ICU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
姚磊
(江西省贛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江西贛州341000)
目的研究分析重癥監護室患者ICU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方法選取重癥監護室ICU綜合征患者46例進行研究,設為觀察組,選取同期重癥監護室未發生ICU綜合征患者46例為對照組,收集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ICU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因素,提出對應的護理措施。結果觀察組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心理素質、病情及監護病房相關知識水平、護患關系、侵襲性操作、醫療費支付方式、APACHEII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病情及監護病房相關知識水平、護患關系、醫療費支付方式是ICU綜合征發生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結論在治,促使患者盡快康復,應廣泛推廣該藥物。
重癥監護室;ICU綜合征;APACHEII評分;護患關系;醫療費支付方式護理對策
重癥監護室收治的是病情危重的患者,相關研究指出,約30%的患者可能出現ICU綜合征[1]。相關研究指出,誘發ICU綜合征的因素較多,如年齡、藥物因素、心理因素等。ICU綜合征患者通常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心理障礙或精神障礙,且該病還可能引發其他病癥,嚴重威脅著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ICU綜合征具有較大的危害性,如果不及時改善患者精神癥狀,則會延長患者住院時間,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3]。現選取重癥監護室ICU綜合征患者46例以及同期重癥監護室未發生ICU綜合征患者46例進行研究,探討重癥監護室患者ICU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詳情如下。
1.1 臨床資料對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重癥監護室ICU綜合征患者46例進行研究,設為觀察組,選取同期重癥監護室未發生ICU綜合征患者46例為對照組,排除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患者。觀察組中,男24例,女22例,年齡16~78歲,平均年齡(62.62±11.37)歲,對照組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19~79歲,平均年齡(52.44±11.19)歲。
1.2 ICU診斷標準在重癥監護室治療過程中,患者意識清醒2~3天后,出現思維障礙、譫妄狀態、行為動作障礙、情感障礙、智能障礙以及其他癥狀等其中一種癥狀,且癥狀持續至ICU治療結束后2~3天,患者主要表現為夜不眠、失眠、頭痛、晝淺眠、便秘、腰背痛、皮膚異樣感、腹瀉等。
1.3 方法由專門的研究員收集相關資料,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家庭收入等基礎資料,在ICU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訪談,了解患者掌握病情和監護病房知識情況(掌握/缺乏),了解患者侵襲性操作治療情況(有/無)、護患關系(一般/良好)以及入住ICU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Ⅱ(APACHEⅡ)評分、醫療費用支付方式(自費/報銷)。
1.4 統計學方法采統計學軟件SPSS 18.0分析本研究中的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用Logistic回歸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心理素質、病情及監護病房相關知識水平、護患關系、侵襲性操作、醫療費支付方式、APACHEII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年齡、病情及監護病房相關知識水平、護患關系、醫療費支付方式是ICU綜合征發生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1 單因素分析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心理素質、病情及監護病房相關知識水平、護患關系、侵襲性操作、醫療費支付方式、APACHEⅡ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這些因素是ICU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因素,其中,年齡、病情及監護病房相關知識水平、護患關系、醫療費支付方式是ICU綜合征發生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重癥監護室存在嚴格的家屬探視時間,患者通常需要獨自忍受身體的病痛,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容易產生抑郁、焦慮的情況,極容易引發ICU綜合征,提示患者心理狀況是誘發ICU綜合征的重要因素[4]。患者年齡較大時,身體各器官和系統功能均處于衰退階段,身體適應能力差,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容易產生恐懼等負面情緒,從而增大ICU發生的可能性[5]。患者的病情及監護病房相關知識水平較差時,對自身病情發展狀況缺乏了解,對臨床治療的情況也不清楚,容易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容易出現ICU綜合征[6]。患者需要依靠自費方式支付醫療費用時,患者承受的經濟壓力較大,容易出現焦慮情緒,從而容易引發ICU綜合征。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關系較差時,患者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的積極性較差,容易引進糾紛而影響患者心理狀態,從而增大ICU發生的風險[7]。
針對上述相關因素,臨床上應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減少ICU綜合征的發生。其內容為:①健全重癥監護室管理制度:科室健全護理工作制度,規范護理工作流程,規范護理技術操作方法,并嚴格執行各項管理規章制度,以加強重癥監護室內護理工作的管理,從而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減少護理分析的發生[8]。②加強對高齡患者的監護:護理人員加強對年齡較大患者的監護,注意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和心理狀況,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幫助患者解決相關問題,以減少患者負面情緒的發生。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精神狀況進行評估,判斷患者出現精神障礙的幾率,并做好預防ICU綜合征的各項工作,做到早發現、早處理[9]。③加強環境護理:護理人員積極改善監護室環境,及時清潔、整理監護室,保證監護室潔凈,調整好監護室光線、溫度、濕度等,盡量消除外界不良刺激因素,讓患者感覺舒適,從而使患者保持平和狀態。在夜間,護理人員調小各類儀器提示音,盡量減少室內操作,輕關門窗、輕走路,讓患者獲得充分休息。④加強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主動地與患者交流,掌握患者心理狀態,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輕患者心理壓力,讓患者盡快走出抑郁、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使得患者應對外界刺激的能力提高,以減少精神障礙癥狀。護理人員向患者詳細講解其病情,告知患者目前治療進展情況,讓患者正確地認識疾病,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工作。

表2 多因素分析
[1]梅海燕.重癥監護室患者ICU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心理醫生,2016,22(25):137-138.
[2]陳月娥.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3,19(24):124.
[3]王莉梅,母美菊,段成花,等.重癥監護室患者ICU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大家健康,2015,21(2):196-197.
[4]金樂英.重癥監護室患者ICU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養生保健指南,2016,18(24):330.
[5]何亮,吳潔華,徐樂娟.江西省三級甲等醫院ICU護士對ICU綜合征認知情況的調查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12):13-14.
[6]李靜.重癥監護室患者ICU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2016,17(16):63.
[7]張婧婧,程曉紅.集束化護理在急診重癥監護室ICU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5,17(32):187-188.
[8]崔輪盟,郭永波,張磊,等.對ICU綜合征護理干預的探討[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3(1):331-332.
[9]雷曉瑜.冠心病監護室(CCU)患者ICU綜合征相關因素分析和護理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21(26):2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4.034
贛州市科學技術局(GZ2015SF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