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根祥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江西撫州344000)
鋼板內固定與外固定架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效果觀察
梁根祥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江西撫州344000)
目的探討對比鋼板內固定與外固定架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選取橈骨遠端骨折患者71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順序進行編號并利用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35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外固定架固定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鋼板內固定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骨折愈合情況、腕關節恢復優良率、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效果要優于外固定架固定治療,能夠有效改善預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鋼板;內固定;外固定;橈骨遠端骨折
橈骨遠端骨折主要是指距橈骨遠側關節面2~3 cm內的骨折,發病率高,據不完全統計約占骨科急診病人的1/6左右,多發于老年群體以及女性,由于骨折端不穩定采用傳統的石膏復位法并不能有效的穩定骨折,容易產生畸形愈合從而出現疼痛、功能異常等一系列嚴重并發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本研究主要探討鋼板內固定與外固定架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71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順序進行編號并利用隨機數表法分組。對照組患者男13例,女22例,平均年齡(60.2±4.1)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17例,高空墜落14例,摔傷4例。觀察組患者男14例,女22例,平均年齡(60.6±4.5)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18例,高空墜落15例,摔傷3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患者經檢查均符合橈骨遠端骨折的診斷標準[3];③本研究已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手術禁忌證、對手術耐受性差等患者;②血液系統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等患者。在性別、年齡等資料方面,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予以外固定架固定治療,具體操作方法:患者進行手術室后保持仰臥位躺平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常規鋪設消毒方巾并迅速建立靜脈通路。于患者掌骨中部和基底部行縱向切口,促使橈骨遠端骨折顯露,在垂直于掌骨縱軸處,與掌骨額狀面成30o進行鉆孔并擰入外固定針、安裝遠側腕關節外固定架,對尺偏角、掌傾角進行調整,盡量促使關節面保持平整,擰緊固定好遠近端及外固定螺釘接口,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并科學進行肢體功能訓練。
1.2.2 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療,術前準備工作同對照組,保證所有操作均在無菌環境下實施。于患者前臂橈掌側行縱向切口,切開腕掌側韌帶、旋前方肌,促使橈骨遠端骨折顯露,清除骨折端嵌壓的軟組織,在C型臂X線機透視下通過牽拉進行骨折復位,調整掌傾角,如果患者存在骨缺損可取自體髂骨進行植骨。根據患者骨折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長度的LCP鋼板進行骨折端固定,可先固定近端皮質,然后在保證關節面平整的情況下固定骨折遠端。內固定完成后,采用生理鹽水對術野進行沖洗,檢查一切無異常后逐層縫合切口,功能位石膏固定,術后處理工作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①評價骨折愈合情況,指標包括骨性愈合時間、掌傾角、尺偏角。②采用Gartland和Werley評分量表(缺陷評分系統)對兩組患者腕關節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估,Gartland和Werley評分標準:優:0~2分,患者無疼痛、殘疾或者運動受限;良:3~8分,偶爾發生疼痛,腕關節無力且存在運動受限;可:4~20分,疼痛明顯,運動受限,腕關節功能障礙;差:≥21分,肢體功能明顯障礙、疼痛劇烈。優良率=(優秀+良好)/總例數。③統計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畸形愈合、創傷性關節炎、橈骨高度丟失、淺表感染、釘扣感染、尺骨變異、肌腱斷裂、神經損傷、骨萎縮、腕關節不穩定等。
1.4 統計學方法數據均采用SSP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情況對比觀察組骨折愈合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情況對比(x±s)
2.2 兩組患者腕關節恢復優良率對比對照組腕關節恢復優良率68.6%,其中優13例,良11例,可7例,差4例;觀察組腕關節恢復優良率91.7%,其中優17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觀察組腕關節恢復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584,P<0.05)。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對照組患者35例,其中發生神經損傷、骨萎縮、腕關節不穩定各1例,并發癥發生率8.6%;觀察組患者36例,其中畸形愈合2例、創傷性關節炎1例、橈骨高度丟失1例、淺表感染2例、釘扣感染3例、尺骨變異2例、肌腱斷裂1例,并發癥發生率33.3%。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 6.953,P<0.05)。
橈骨遠端處于密質骨、松質骨交界處,極易發生骨折,主要是源于患者跌倒后用手掌撐地所致,常規多采用石膏或者夾板外固定進行保守治療,基本能夠起到促使骨折愈合的效果,但是部分骨折情況較為嚴重的患者,例如關節面破壞程度高、移位明顯,仍然采用保守治療恢復效果差,臨床常推薦外固定架固定或者切開復位鋼板固定治療[4]。
外固定架固定治療操作簡單,無需使用石膏外固定,骨折愈合后在門診即可去除支架,也不用進行二次手術,給患者造成的痛苦小,但是也存在復位不夠確切的問題,術后容易出現并發癥,相對而言該術式適合嚴重粉碎骨折、骨質疏松、手法不能復位等患者[5]。鋼板固定治療能夠實現骨折端環境直視,對骨折碎塊固定較為精準,復位質量相對較高,可早期進行肢體功能訓練,預后效果較為理想;此外手術中前方肌將接骨板覆蓋,在隔離肌腱的同時還可防止肌腱損傷、斷裂,對患者身體損傷小[6]。如研究所示,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情況、腕關節恢復優良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可見該術式治療橈骨遠端骨折優勢更為明顯。此外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鋼板內固定治療安全性好,對患者身體損害小。
綜上所述,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效果要優于外固定架固定治療,能夠有效改善預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1]樊金全,范大禮,周躍,等.前臂外固定支架結合"T"形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J].中華創傷雜志,2010,26(3):242-243.
[2]黃朱宋,高曦,藍錦福,等.橈骨遠端骨折外支架固定與鋼板內固定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9):26-27.
[3]鄭宇.橈骨遠端骨折鋼板內固定與外固定架固定療效的比較[J].中國實用醫藥,2014,13(10):57-59.
[4]李明艷.鋼板內固定與外固定架治療橈骨遠端C型骨折術后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7):108-112.
[5]譚紀鋒,張瑋虹,高明宏,等.鋼板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支架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 18(16):2413-2415.
[6]曾慶敏,盧偉,劉德昌,等.背側雙鋼板與外固定支架治療C型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 (2):127-13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