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輝,黃惠英,鄭芬,吳群
(1.江西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江西上饒334000;2.江西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內科護士,江西上饒334000)
貝那普利聯合氨氯地平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
熊建輝1,黃惠英2,鄭芬2,吳群2
(1.江西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江西上饒334000;2.江西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內科護士,江西上饒334000)
目的分析貝那普利聯合氨氯地平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方法選取9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兩組均給予日常生活及飲食指導,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貝那普利治療,觀察組在貝那普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氨氯地平。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及血壓變異性[白天舒張血壓變異性(dDBPV)、白天收縮血壓變異性(dSBPV)、夜晚舒張血壓變異性(nDBPV)、夜晚收縮血壓變異性(nSBPV)、24 h平均舒張壓變異系數(24 h DBPV)、24 h平均收縮壓變異系數(24 h SBPV)]。結果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5.56%,明顯低于觀察組9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血壓變異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dDBPV、dSBPV、24 h DBPV、24 h SBPV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nDBPV、nSBPV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給予貝那普利聯氨氯地平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降低血壓變異性,在臨床應用中值得推廣。
貝那普利;氨氯地平;原發性高血壓;血壓變異性
高血壓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疾病,屬慢性病范疇,具有病程長、并發癥多等特點。臨床上以收縮壓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表現,常伴隨心、腦、腎等多臟器或器官出現器質性病變,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根據高血壓發病確切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其中,以原發性高血壓最為常見,根治難度較大,患者在一定時間內血壓波動較大,尤其是晨峰血壓,醫學上將一定時間內血壓波動程度的量化指標稱之為血壓變異性[2]。為降低血壓波動給患者造成的影響及器官損傷,目前臨床上多采用鈣離子拮抗劑聯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患者進行治療,可較好的將血壓維持在正常的水平[3]。本研究分析貝那普利聯合氨氯地平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53.26±2.54)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10.42±2.69)年;體質量55~76 kg,平均體質量(68.59± 2.37)kg。對照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54.07±2.23)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10.06± 2.41)年;體質量55~80 kg,平均體質量(69.06±2.22)kg。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2014年修訂版)》[4]中高血壓診斷標準,且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均停用降血壓藥物。排除標準:肝腎、心肺功能異常的患者;存在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及對本次藥物過敏的患者。
1.3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干預,叮囑患者臥床休息,并按時監測血壓變化,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飲食中減少鹽的攝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體育鍛煉,減少體內脂肪含量,戒煙戒酒,保持平和的心態。對照組在日常干預的基礎上給予貝那普利(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14)治療,10 mg/片,1次/d,每天上午8點口服。觀察組在貝那普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治療,5 mg/片,1次/d,根據患者血壓變化調整藥物的服用劑量。兩組均連續治療2個月。
1.4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異性,分別于患者服藥前后使用動態血壓檢測儀監測患者24 h的動態血壓,6~22點間每30 min監測1次,22點~次日6點,每小時監測1次,血壓變異性指標包括,dDBPV、dSBPV、nDBPV、nSBPV、24 h DBPV、24 h SBPV。
1.5 療效評價標準顯效:經治療,患者DBP下降≥10 mmHg且降至正常水平,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有效:經治療,患者DBP下降≤10 mmHg,SBP下降≥30 mmHg,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減輕;無效:經治療,患者血壓未較治療前未出現任何變化,甚至病情惡化[5]。
1.6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5.56%,明顯低于觀察組9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血壓變異性治療前,兩組患者血壓變異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dDBPV、dSBPV、24 h DBPV、24 h SBPV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nDBPV、nSBPV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異性比較(x±s)
高血壓是誘發糖尿病、冠心病及腦卒中的基礎性疾病,嚴重者導致心力衰竭或猝死,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威脅。目前,對于原發性高血壓,臨床上多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通過藥物治療控制患者的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病變[6]。單一藥物治療服藥劑量較大,易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不利于患者的恢復,現階段,臨床上主張多種藥物聯合治療,避免了大劑量藥物對患者造成的損傷。貝那普利屬常用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藥物,患者在服用后可有效降低血管周圍阻力,具有較好的降壓及改善血管的作用。此外,貝那普利口服后易被腸胃吸收,同時肝臟中的水解酶可迅速轉換成具有藥理活性的藥物,可持續抗高血壓≥24 h[7]。而氨氯地平是鈣離子拮抗劑,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達到降血壓的效果。兩種藥物聯合作用,可較好的控制血壓,改善血壓變異性[8]。
本研究分析貝那普利聯合氨氯地平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明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避免血壓過度波動對其他器官或臟器造成影響;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異性變化,治療后,觀察組患者dDBPV、dSBPV、24 h DBPV、24 h SBPV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nDBPV、 nSBPV水平比較未見明顯差異,表明與單純的貝那普利治療相比,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可更好的控制血壓變異性,同時延長藥物的半衰期,有助于調節患者自主神經系統,降低腎上腺素釋放量,減少外周血管阻力,增強血管順應性。
綜上所述,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給予貝那普利聯氨氯地平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降低血壓變異性,在臨床應用中值得推廣。
[1]丁永廣,周兵,周如生.氨氯地平聯合奧美沙坦對高血壓病人左室肥厚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 (16):1946-1948.
[2]高飛,李軍,董少紅,等.氨氯地平聯合氫氯噻嗪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平穩降壓和靶器官的保護作用研究[J].中國醫藥,2016,11(2):185-188.
[3]鄭莉.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8(6):706-708.
[4]《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2014年修訂版)[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5,9 (1):10-30.
[5]陳偉鑫.貝那普利聯合氯沙坦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動態血壓的影響及腎臟的保護作用[J].當代醫學,2015,21(10):134-136.
[6]路志術,曾江琴,余芳,等.加味溫膽湯聯合氨氯地平片對痰濕體質高血壓患者體質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7):32-35.
[7]吳流通.貝那普利聯合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16):141-142.
[8]杜曉馬,蘭景良,沈昕,等.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及對動脈硬化病變的逆轉作用[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1):157-159,1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4.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