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科宏

摘要:職業教育是當今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版塊,本文從職校的普通話教學視角入手,以梅州職校為例,分析職校現今普通話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隱患,用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在校生畢業生對比的方式展示普通話教學對職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職校普通話教育應具備的特點,以期對在職校推進普通話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職校 普通話 口語表達
在當今社會,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整個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版塊,對提高勞動者素質和促進社會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同時,某些隱患也值得注意,例如人才培養與社會要求還存在差距,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等等。本文從筆者從事的本職工作——普通話教學出發,以成果為本,理論為指導,以梅州市為例,探析職校普通話教學的重要性,以期對職校教育研究有所裨益。
梅州是粵東地區的地級市,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是世界客都、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同時又是文化之鄉,一個具有文化傳承的城市,教育上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在職業教育方面,梅州有不少規模不同的職校,比較知名的有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梅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梅州交通職業學校,粵東商貿技工學校,梅州市烹飪職業培訓學校,梅州市藍天學校,梅州市新科職業培訓學校,梅州市衛生職業技術學校,梅州市技工學院,梅州市藝術學校,梅縣職業技術學校,梅州市足球運動學校等。以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為例,該學校新校區占地面積180畝,總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按照“國家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建設,整個校園劃分為教學區、實訓區、運動區、生活區、文化交流活動區等五大區。學校以市場為導向開設了數控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等16個專業22個方向。學校擁有各類先進的實訓設備設施5500臺(套),總價值2000多萬元。學校現有210名教職工,5369名在校生。窺一斑而見全豹,梅州市的職校教育發展環境還是不錯的。
一、梅州職校普通話教學現狀
筆者對規模較大的幾個職校進行了調查,目前來說,各梅州職校比較熱門的主要有汽車運用與維修、市場營銷、電子商務、旅游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等幾個專業,這些專業各有特色,重點突出,都在為社會輸出各種專業型人才而努力。不過,在了解的過程當中,筆者發現各專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普通話教學不重視,甚至有的根本就沒有。讓我們來看看以上提到的幾個熱門專業的課程設置:
還有其他專業的課程設置,在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這里的課程設置資料來源于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其他的學校在課程設置上雖略有出入,但也大同小異,相去不遠。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梅州職校的課程設置,除了必修的專業課程以外,主要涉及的公共課程只有職業指導、職業道德、法律基礎和計算機基礎,除了旅游管理專業和酒店管理專業之中有一門稍稍沾邊的《漢語口語技巧》之外,基本上都完全忽略了普通話這一課程,因此,我想在這里談一談在職校教育中以成果為本理論作為指導來開展普通話教學的重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自推普工作開展以來,國家就一直要求各級教育都與普通話掛鉤,其中就包括了職業教育,但我們的現狀是只有在師范類高校開展了專門的普通話教育,而中小學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普通話學習基本上都來源于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課堂上對老師的模仿。在方言氛圍濃厚的地區,這種普通話學習的結果可想而知。梅州地區的大多數職校生都帶有濃厚的客家話口音,在梅州職校教育中加入普通話課程,是積極響應國家推普號召的舉動。
成果為本教育(OBE)的含義是在一個教育系統中,任何事情都應該圍繞著使所有學生在整個學習體驗結束時能夠成功地完成一些必須完成的事情。這意味著教育開始的時候應該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即為了學生能夠成功完成這些事情,需要確定什么才是重要的,然后據此組織課程、教學,并通過評估以確信產生這樣的學習成果。職校教育是為了培養專門型人才,目標就是為某一行業輸送專業的干練的人才,這個過程離不開規劃,也離不開尋找培養每個行業人才的重點在哪里,因此,職校教育是最需要成果為本理論的指導的。有些職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在求職時,會有碰壁的現象,這就要求職校教育作出相應的調整。潘懋元先生在全國本科院校高職教育協會第四次年會上曾說過:“我個人認為,高職就業率較低,除了社會上的傳統偏見之外,主要原因是定位不明,缺乏特色。”大環境如此,職校生就業的壓力可想而知,像梅州這種中小城市職校培養的學生處境就更加尷尬,筆者了解到,梅州職校的畢業生求職之路也并不順暢。現在的職校都在明確自己的定位、尋找各自的特色,筆者認為,在職校教育中,尤其是中小城市的職校教育中引入普通話教育,能對職校畢業的學生明確定位、尋找特色、消除社會傳統偏見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普通話與口語表達不過關對職校各專業產生的負面影響
以上列舉了專業課程設置的三個專業,我們來看看普通話教育缺失可能產生的一些負面影響。
首先,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這是上文提到的三個專業當中唯一一個設立了漢語口語技巧的課程,筆者通過聽課的形式了解到,這個漢語口語課程與我們的普通話教育有相通之處,但還是有本質的區別,它的側重點在于各種禮儀用語與不同突發場合下的用語技巧,對于導游職業來說是一項非常有用的課程,但是它并不注重咬字與發音的準確性,而地方職校絕大部分同學來自相同的方言區,這樣的語言環境決定了不少同學的鄉音都比較重,導致有的學生雖妙語連珠,卻讓外地的聽眾理解不了,言語技巧的發揮大打折扣。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我請來一位導游,結果你介紹的東西需要我花好大力氣才能聽懂。現在很多旅游公司都會請客戶為導游打分或是評星級,顧客這方面感覺不好了,打分的結果可想而知。
其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這個專業的就職方向主要是汽修,許多人認為該專業只需要技術過硬,能把車修好就行,至于普通話是否準確,口語表達能力是否過關并不重要,筆者認為這個想法并不可取。就梅州職校本身的情況來看,畢業生由于本身學歷、能力等條件的一些限制,畢業后很難進入到大型企業從事研發和創新之類的工作,他們的就業去向一般是小型的私營汽修店或是自己創業,小型的汽修單位一般不會設置專業的客服,這就意味著他們每天都會在第一線與修車的客戶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這時候普通話與口語表達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梅州的外來人口越來越多,很多來汽修店尋求幫助的都不是本地人,沒有準確的普通話發音可能會阻礙汽修從業人員與客戶更好地交流,更難了解客戶的難處和需求,同時也無法將自己的對策與想法準確地傳達給客戶,降低工作的效率。沒有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不會禮貌的用語,專業的描述甚至有技巧的推銷都將無法給予客戶更好的服務體驗,這也無形中讓客戶降低對口語能力偏弱的汽修從業者個人乃至整個汽修店的評價,降低他們在競爭環境中的生存能力。endprint
最后,市場營銷專業。職校的市場營銷專業在畢業后主要的就業方向有兩個,一個是營銷前線,一個是做營銷策劃。以梅州職校的情況來看,市場營銷專業的畢業生若是從事對口專業,絕大多數都是工作在營銷前線,從事銷售或是采購的工作。無論是兩者中的哪一個,都需要直接與人打交道,若是普通話或是口語表達不過關,首先容易造成溝通上的障礙,在與非本地的經銷商或是客戶溝通時產生不必要的困難。其次是不成熟的口語表達有可能會在談判或交易過程中帶來不必要的摩擦和誤解,影響到最終的成果和業績。
三、梅州職校在校生與畢業生對普通話重要性的認知情況
對于梅州職校各個專業的學生來說,普通話并不是一門專業課,因此很多在校生對于自己普通話和口語表達能力不好的情況并未產生任何危機感,反倒是畢業后的學生在工作中逐漸發覺到了普通話與口語表達的重要性,并且對學生時期未能學好普通話表示遺憾,這個觀點是我在做了一份簡單的問卷調查之后得出的結論。
問卷調查的內容很簡單:
(1)你覺得自己的普通話與口語表達能力如何?
A很強 B較好 C一般 D很差
(2)你覺得普通話與口語表達對于你的職業發展是否重要?
A是 B否
(3)簡單說明你選擇第二題答案的原因。
筆者選擇發放在校生問卷的單位是梅州市最大的職校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通過學生會發放問卷1000份,全部回收,發放畢業生問卷是通過走訪各大旅行社、超市、汽修單位、工業園區工廠等,通過工會將問卷發放給員工中畢業于梅州各職校的成員,總計發放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07份,為方便計算,取其中300份作為結果統計。
通過表2,兩相對比,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畢業生對自己的普通話和口語表達能力評價明顯低于在校生,畢業生選擇A很強的僅有6人,占2%,且全部來自于旅行社導游,而實際上我分別對10名隨機在校生和10名隨機畢業生進行了普通話模擬測試,結果在校生的平均分為76.4,畢業生的平均分為80.7,畢業生在這方面是優于在校生的,證明他們真正走上社會之后,通過一系列的歷練甚至遭遇,才認識到自己普通話的不足,這也直接導致畢業生對于普通話重要性的認知遠超在校生,也就是說畢業生踏入社會之后明顯感覺到了由于普通話與口語表達不過關帶來的壓力。
第三個問題的答案五花八門,許多在校生干脆就沒有填寫,覺得沒什么好說的,認為不重要的同學多數認為這門課程跟自己的專業沒什么太大的關系,而認為重要的同學大多數都提到了“便于溝通”這層意思。畢業生的答案則有趣得多,好些人提到了由于自己表達不力談崩業務、得罪客戶、造成誤會等遭遇,也有人提到了身邊專業能力并不優于自己的同事由于能說會道表達出眾而深得客戶青睞力壓自己一頭的郁悶。
通過問卷調查的結果,我們看到梅州職校的在校生對普通話并不重視,這個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學校不開課與宣傳不力的因素,有生源地集中在同一方言區的因素,也有學生本身對學習的熱情較低,對非專業的能力培養更加漠不關心的因素。而畢業生較之在校生明顯更加重視普通話,他們在真正接觸到社會和真正從事了職業活動之后,明顯感覺到了普通話對自己的事業發展是有助益的,即使專業方面很強,口語表達能力的羸弱也會給自己造成不良影響。綜上所述,在梅州職校中加強普通話宣傳和開設普通話課程是很有必要的。
四、在梅州職校開展普通話教育的要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到梅州職校的普通話現狀并不樂觀,推行普通話教育必將面對很多困難。對于職校生培養來說,畢業生能夠獲得理想的工作崗位就是最直接的培養成果的體現。為了讓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成為職校生拓展職業道路的利器,我認為在梅州職校開展普通話教育應該以“成果為本”理論為依托,注意以下兩點:
(1)職校的普通話學習以口語表達為主,咬字發音為輔。 高校中傳統的普通話教學檢驗學習成果的標準是國家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普通話的好壞直接表現為證書等級的高低,因此在高校普通話教育中,口語教師特別注重學生發音咬字的準確與否,而在職校應該有所變化,因為職校的專業中除了幼教、導游等寥寥幾個專業外,其余專業在畢業入職時并沒有普通話證書的門檻,所以職校生普通話教學成果的檢驗并不是某等級的普通話證書。因此我們應該更加側重職校生的口語實際應用能力,在教授正確的咬字發音的同時,根據各專業的職場情況,教導相應的禮儀用語、談話技巧甚至溝通的模板,讓他們在入職后與客戶和上級溝通時,與同事協作時,在表達方面游刃有余,獲得認可,這樣他們能直接體會到這方面學習給自己帶來的益處。
(2)職校的普通話學習應該更側重實踐練習。在職校里學習普通話時可以多讓他們參與和普通話有關的練習與實踐。例如在校內開展朗誦與演講比賽,走上街頭做需要與人溝通的宣傳工作,走進店門做需要說服別人的推銷工作,這些手段都能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口語表達的重要性與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在反復實踐中收獲自己普通話學習成果帶來的喜悅,能讓他們更有熱情更有針對性地投入到普通話學習中來。同時在校實踐時在口語表達方面受到的挫折,實際上就是今后工作生活中將會遇到的難題的預演,提前學會應對,有針對性地加強與之相關方面的口語表達練習,能讓職校在校生的普通話學習目標更加明確。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以梅州為代表的中小城市職校中以“成果為本”理念為指導,有側重點地開展普通話教育,能夠提高職校生的普通話水平與口語表達能力,加強綜合素質,增強職業競爭力,對他們獲得更好的工作崗位和展現更好的職場能力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王紅梅.信息技術在職業院校普通話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7(8).
[2]黃碧靜.試論高職院校普通話教學[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
[3]康小紅.淺議普通話教學[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3(4).
[4]饒仕鳳.普通話教學淺談[J].科技創新導報,20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