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
摘 要:啟發式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高校思政課教師中還存在諸如對啟發式教學重視不足,對啟發式教學的理解流于形式、簡單化等問題。因此,高校教師要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底蘊,鉆研教育教學理論,精心備好每一堂課,不斷提高駕馭啟發式教學的能力。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思想政治教育
一、啟發式教學的內涵及意義
“啟發式教學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啟發誘導下,主動獲取知識,發展智能,陶冶個性,形成完滿人格的過程。”啟發式教學正確處理了教與學的關系,遵循了教學的根本規律,從根本上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達到愛學、會學、學會的教育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實現內外于心、外化于行的轉化過程。這個過程一刻也離不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離不開教師啟發和引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教人認識人及社會發展規律的學問,理應以啟發式教學為根本的教學方式。第一,啟發式教學可以有效克服灌輸式教學的弊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灌輸式教學仍然根深蒂固,實踐己經證明,灌輸式教學不僅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活動,而且讓學生覺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枯燥無味,從而導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低下。第二,啟發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葉圣陶先生認為:“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通過啟發引導,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思考和進步的樂趣,真正做到愛學、會學,真懂、真信。第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能力。實行啟發式教學,意味著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要有創新意識和能力,并在和同學及教師的交流互動中提高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和理解能力等等。
二、啟發式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1.缺乏“啟發”意識,“啟發”缺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雖然年年都在進行,但是部分教師對啟發式教學的重視不足,缺乏啟發教學的意識,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上把教學內容采用滿堂灌的方式簡單念一遍,讓學生勾劃重點內容,課下背誦,應付期末考試。這樣為完成考試而進行的教學,表面上師生二者都很輕松,但是就出現了“啟發”嚴重缺位的現象,學習成了背誦和考試,由于缺乏思考和理解,考完試也很快忘記了背誦的知識。這樣的教學完全是浪費教師和學生的時間,教學實效無從談起。
2.教學能力不足,“啟”而不“發”
“啟”重在教育者的引導、點撥和提示,“發”重在激發受教育者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髙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有些老師很重視啟發式啟發式教學,但是卻由于教學能力不足,產生了“啟”而不“發”的問題。許多教師采用啟發式教學對學生進行引導、提示、提問,有的由于引導的不夠到位,學生沒有理解,感到迷茫;有的提示過于明顯,不需思考,學生感覺過于簡單,也會讓學習變得十分乏味;有的提問時機不恰當,學生感覺問題突兀,不知從何思考等等。這種“啟”而不“發”的現象根本達不到啟發式教學的目的。
3.“簡化”啟發教學,“以問代之”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最常見的一種錯誤就是“簡化”“啟發”,“以問代之”。在啟發式教學中,“提問”是根據教學目的、學生已有知識背景而設計的問題,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積極思考,自己在思考中領會教學內容。將“啟發”簡化為“提問”,這是不理解啟發式教學本質的表現。常見的錯誤“提問”主要有:①讓學生在書本上找現成的答案,這種提問無法激發學習興趣;②有的遠離教學內容,超出學生的知識儲備,這樣的提問,即不符合教學目的,也使學生難以作答;③還有的過于宏大或者抽象,目標含糊,學生不是由于不理解找不到頭緒,就是每個學生好像都能說兩句泛泛而談,送樣的提問多了,學生也會乏味。
三、啟發式教學常見問題的破解
1.鉆研基礎理論,增強理論底蘊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意識形態教育課程,傳授的是一種抽象、復雜的理論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和教育理論知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一定要鉆研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實質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強自身的理論素養,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與大學生思想狀況及精神需求相聯系,讓學生把自己的發展與國家社會的發展相結合,并幫助學生解決思想上的困惑,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最終實現“理論只要徹底就能掌握群眾”,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的。
2.糾正錯誤認識,提高“啟發”能力
第一,重視啟發式教學,認識到啟發式教學的重要意義。啟發式教學通過啟發引導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思考和進步的樂趣,真正做到愛學、會學,真懂、真信。第二,理解啟發教學實質,掌握啟發的各種形式。許多人錯誤的停留在形式層面理解啟發式教學,且局限于提問啟發。真正的啟發建立在學生積極思考和主動探索的基礎上,是思想的碰撞,是引起學生思考而有所領悟,其關鍵是拿什么來“啟”,“發”向何處。啟發式教學表現在具體教學方法上是多種多樣的。問答法只是其中一種,也可以表現為講述講解,甚至滿堂講等等。
3.精心設計教學,備好每一堂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成功運用啟發式教學的最后一公里路。啟發式教學在一堂課內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根據每堂課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要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宜。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吃透教學內容,避免“硬性說教”,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和認知水平,關注學生對授課內容是否感興趣,把握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將提問、講解、描述、座談、辯論、演講、讓受教育者講課等方式以及多媒體、手機等手段引入到啟發式教學中。通過精心設計教學,上好每一堂課,教師會積累教學經驗,不斷增強的內涵素養,提高課堂的掌控能力,克服啟發式教學面臨的難題,全面駕馭啟發式教學。
參考文獻:
[1]熊梅.后發式教學原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劉國正.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