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紅艷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生化檢驗的105例患者,全部患者均對其進行靜脈血的采集,并分別在采血完成后1h、3h、6h、12h及24h對血液標本進行生化檢驗,觀察分析患者的每次生化檢驗結果。結果:全部患者的檢測均完成后,將患者采血后1h的檢測結果作為標準顯示,在存放3h后,患者的GLU(血糖)檢測結果存有明顯的差異(p<0.05),在存放6h后,患者的AST(谷草轉氨酶)、ALT(谷丙轉氨酶)、TP(總蛋白)及ALB(白蛋白)等指標的檢測結果,存有明顯的差異(p<0.05);在存放12h后,患者的TBIL(總膽紅素),BUN(尿素氮)等指標的檢測結果,存有明顯的差異(p<0.05);且分析顯示血液標本存放時間越長,檢測結果存有的差異越大。結論:血液標本的存放時間對于生化檢驗結果存有較大的影響,且存放時間越長影響越大。
【關鍵詞】 生化檢驗;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影響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028-01
血液生化檢驗在臨床上是十分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其在多種疾病患者的臨床診斷、療效判定及預后評估中均具有重要的意義[1]。但在臨床上常常出現(xiàn)一個血液標本實施多項實驗室檢測的情況,而造成患者的血液標本采集后往往不能夠及時進行生化檢驗,對于檢驗結果往往會造成一定的影響[2]。為了將臨床生化檢驗的檢測準確性進一步提高,本文就研究分析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生化檢驗的患者,共選取105例。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的最小年齡為17歲,最大年齡為58歲,平均年齡為(38.45±4.28)歲。全部患者對于此次試驗均了解知情,排除伴有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等患者,伴有乙肝、丙肝、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及存有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對其進行血液生化檢驗,患者均在晨起空腹的條件下進行靜脈血的采集,采血量均為5.0mL,采血完成后將血液標本靜置15min,再將其放置在離心機上以3500 r/min的轉速進行15min 的離心,并在離心完成后對血清進行分離,再將血清標本放置在4℃的環(huán)境下進行保存待檢。全部患者的血液標本均在采血后1h、3h、6h、12h及24h對進行生化檢驗,其中檢驗項目主要包括TP(總蛋白)、ALB(白蛋白)、TG(三酰甘油)、AST(谷草轉氨酶)、ALT(谷丙轉氨酶)、GLU(血糖)、TBIL(總膽紅素)、DBIL(結合膽紅素)、CHOL(總膽固醇)、GGT(γ- 谷氨酰轉肽酶)、ALP(堿性磷酸酶)、BUN(尿素氮)等,患者每項指標的檢驗操作均需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zhí)行,且對于檢驗項目在上機后均需進行校準、質控等,其中對于進行質控的檢驗項目均需控制在(±1)之間。觀察分析患者血液標本在不同存放時間的檢驗結果。
1.3 數(shù)據(jù)處理:此次試驗中獲取的數(shù)據(jù)均通過SPSSl8.O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t檢驗或者x2檢驗對比分析,檢測結果用均數(shù)±標準差(±s)或者百分比(%)表示,如果檢測顯示(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全部患者的檢測均完成后,將患者采血后1h的檢測結果作為標準顯示,在存放3h后,患者的GLU檢測結果存有明顯的差異(p<0.05),在存放6h后,患者的AST、ALT、TP及ALB等指標的檢測結果,存有明顯的差異(p<0.05);在存放12h后,患者的TBIL,BUN等指標的檢測結果,存有明顯的差異(p<0.05);且分析顯示血液標本存放時間越長,檢測結果存有的差異越大。
3 討論
血液主要是由血漿與血細胞組成,其在機體器官活動的調節(jié)、器官組織的營養(yǎng)需求及有害物質的防御中均具有重要的意義[3]。而血液生化檢驗在多種疾病患者的臨床診治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故保障患者生化檢驗的檢測準確性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不斷的發(fā)展,生化檢驗相關技術及設備等不斷的完善,使生化檢驗的自動化及量化程度均明顯提高,不僅將臨床生化檢驗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同時還使生化檢驗的準確性明顯提高[4]。但在臨床上工作中,常常因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患者采血完成后未能及時開展生化檢驗操作,而有臨床研究表明,在患者的生化檢驗中其血液標本的存放時間對其檢驗結果會造成明顯的影響[5]。
在本研究中對我院105例患者的血液標本在不同時間實施生化檢驗顯示,GLU、AST、ALT、TP及ALB等多種指標隨著存放時間的增加其檢測結果均出現(xiàn)了明顯的差異(p<0.05),且存放時間越長差異越為顯著,表明血液標本存放時間會影響生化檢驗結果;其主要考慮為血液離體后,其血液中的血細胞往往還是代謝狀態(tài),而隨著存放時間的增強,影響越大,從而導致檢驗結果被影響。
綜上所述,血液標本的存放時間對于生化檢驗結果存有較大的影響,且存放時間越長影響越大,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血液標本采集制作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檢測,以將檢測準確性提高,為患者的臨床診治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趙曉紅.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3,23(4):2127-2127.
[2] 李芳.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探討[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19(7):240-241.
[3] 陳瓊.患者的血液標本采集和存放對其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28(3):74-76.
[4] 李玉霞,王海鳳.探討血液標本存放的時間與生化檢驗結果的相關性[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5,2(11):130-130,132.
[5] 王艷軍,張小麗,王貝晗等.血液標本放置時間長短對17項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武警醫(yī)學,2011,22(12):1034-10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