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琴
摘 要:地理作為一門探索人地關系的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蘊含著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豐富素材。地理教師在傳授地理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的同時,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思考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培養創造能力。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現代教學論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傳授結構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初中地理教材從教材結構到教材內容組織,均滲透了創新意識。因此,教師應更新教育觀念,大膽創新,大膽探索,不斷豐富自己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在掌握地理學科知識和常規地理教學方法、手段的基礎上,還要掌握與地理學科有關的學科知識以及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真正做到“常教常新”。那么,作為一名初中地理教師,如何優化地理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創設地理情境,提高教學效果
地理學科綜合性強,知識內容豐富,而大部分知識是學生沒有也不可能親自經歷的,這就要求地理教學語言不僅要做到科學、準確、清晰,而且能靈活運用語言的藝術,如適當的加上一些諺語、詩詞、成語、歌訣等趣味語言,創設地理意境,喚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充實地理表象,使學生聽課時如同身臨其境,聽后心馳神往,并以此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講授“七大洲、四大洋”內容時,用“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太平大西洋,印度北冰洋”的歌訣傳授,既簡單又好記,重點也得到深化理解;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諺語來講述氣溫的日變化,則可增強學生的記憶。這些趣味語言的運用,對地理課堂教學會產生良好的效果。使本來枯燥無味的地理課變得生動、活潑、有趣,學生也易于接受和掌握地理知識。
二、關愛鼓勵學生,培養自信和興趣
中國有句古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運探索。地理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定要讓學生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并探索。努力營造一個鼓勵創新和想像的課堂氣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灌輸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探索與創新。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積極思維,敢于標新立異,打破陳規,懷疑一切。為此,教師要在相信學生具有創造潛力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如上課適當允許學生隨時舉手提出問題、講出思想的火花;允許學生和老師爭論;課堂提問時經常問“你說呢?”“你認為呢?”“你的觀點呢”“你的看法呢?”“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再想想?”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盡量消除學生怕答錯的思想負擔。教師講授知識的水平,不在于如何準確、完整、系統地把知識交給學生,而在于能否根據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激發其學習動機,從而調動他們潛在的勇氣和膽識,培養他們的探索創新能力。
三、整合信息技術,增強學生創造力
在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越來越廣。要搞好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當務之急是制作出更加精美,更加有趣的地理教學軟件。多媒體的現代功能,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中有“學”、有“思”、有“樂”,有理想、思維的啟迪,也有知識的傳播,品德的熏陶,更有美的享受。如在講授“地球公轉”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改變地球運動的條件:方便的看到①黃赤交角增大或縮小,地軸的方向不變;②黃赤交角不變,但地軸方向變動;③黃赤交角為零等用語言不好表達的現象。這樣,可讓學生在聯想、分析和發現這些假設運動與現實中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規律,使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能激發學生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提出新構想的熱情,引發學生探索自然和社會的動機及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創造力。
四、重視地圖運用,強化思維的圖像性
各種地理狀況和現象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間里,地理科學是以一定的空間為研究對象的空間科學,具有突出的空間性特點,組成地理環境的地形、氣候、水文、動植物、資源、人口、工業、農業、城市等地理要素間的相互聯系則要通過地理圖像加以展示,才能清楚明了。地理圖像直觀、簡明地表述了地理狀況和現象的特征。注意地理圖像的使用,特別是讀圖、填圖技能的培養,可以避免走進“讀死書”的死胡同,有助于知識點的記憶、理解和運用,進而培養地理創新思維。另外,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運用各種現成的圖像(課文插圖、地圖冊等)外還應結合教材創造性地將文字轉變成圖像來進行教學,從而在培養學生一般空間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思維的圖像性。例如講解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規律時,單純用語言說明,學生要掌握這一知識點要花很大精力。若設計成示意圖,邊講、邊繪,變成一幅簡圖,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步步推進,我們在地理教學實踐中不斷改變教學手段,改革教學觀念,著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樂學、會學,富有創新思維的主體。
總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創新人才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其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站在教育一線的地理教師,一定要大膽的探索,實現由教書匠到引導者的轉變,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回答錢學森老人的問題,中國的將來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毓斌.新課改下初中地理創新教學法探究[J].時代教育,2013(24).
[2]李大雁.淺談初中地理研究性學習開展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教學參考,2012(06).
[3]秦彩軍.淺談地理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教育實踐與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