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

摘要:小學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根本之一,而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農村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還存在許多和新課改不相符的現狀。我國農村教育水平整體上要落后于城市教育的水平,小學語文是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初始階段,由于教育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在教育中農村教育應該受到重視,多元化的語文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打開思維,教育者的多元化,教學的多元化,促進農村語文教學的發展。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入手,重點探究改變的策略,這對于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推動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語文 農村語文教師 教學現狀 對策
“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教育決定著國家未來的發展,決定著國家的命運。”小學基礎教育是學生成長和學習的重要階段,小學語文是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進行識字、語言、書面表達的培養和培訓,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與城市教育相比,成都市龍泉驛區推崇“生本教育”,課堂以學生為根本,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老師不要太能干,課堂學生來包辦”,老師給予指導總結。實施生本教學課堂,從四學(首學、互學、群學、共學)方面入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將對我國農村小學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在查閱大量資料和文獻的基礎上進行探究。希望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得到全面的發展,開創一個全新的局面。
一、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
(1)師資力量薄弱,從教師知識素養講,農村老師外出學習的機會少,受到限制,并且培訓后的效果不大。從結構上講,結構不合理,老齡化嚴重。
(2)課堂不活躍,農村語文教師比較注重對語文知識的記憶和傳授,卻不是在學生的掌握和理解上,一味的死記硬背,應試教育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關于“染”字的講解,往往采用刻板的方式一的教學方式。
(3)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設備有待改善,學習場地的限制,教室設計得不合理不規范。課堂資源不足,現在城市教育每所小學每間教室都使用多媒體教學,農村卻沒有達到這一要求。
(4)家長和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較低,雖然農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已經比舊社會明顯提高,但條件卻讓他們很無奈。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差距大,在農村,大多數都是以做農活為職業,求知欲都不高,思想上認為知識并沒有什么用,這種錯誤的觀念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導致學生不學,家長也不管不問,也不重視。
二、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應對策略
(1)語文教師實施多元的教學方法。成都市龍泉驛區提出的四學,就是一個非常值得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學習的例子。四學包括“首學、互學、群學、共學”,四學的提出更多地把課堂交給學生,培養學生動手,動筆,動嘴,動腦的能力,訓練學生的能力。第一個板塊:首學,就是課前的準備,預習加前置題單。所謂前置題單就是將要學習的新內容布置課前作業,為了使后面三學順利進行,首學,是最為關鍵的。學生可以通過自學的方法找到困惑點,自己探索或者在課堂上和老師共同研究。第二個板塊:互學,是老師與學生的共同研究,老師起主導作用,老師提出質疑,學生思考。第三個板塊:群學,是分小組討論,積極討論老師質疑的問題,同時學會自己質疑,在小組內討論,然后上臺展示,小組匯報,其余小組補充。第四個板塊:共學,是對前面三個環節的教學的一個匯總,老師學生共同總結,老師的教學反思,學生學到了什么。
(2)激發熱情,激活教材,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獨到的見解,獨特的思維,都有可能成為教材“二次開發”的契機。孩子們可以親自去田間觀察,還可以問朋友鄰居、爸爸媽媽等,經過搜集,對于城市孩子來說,這是非常好的學習條件。
(3)師資力量的提升,在農村開拓語文視野,語文培訓分為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讓老師有更多的機會學習。
三、結語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是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農村語文教育會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提出應對措施,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積極改變傳統的觀念和教學模式。從而推動我國農村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發揮教學的意義。我相信農村語文教學將會出現一個全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黃全明,陳樹寶.小學語文教育科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樊琳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N].軟件(教學),2013(3 ):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