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運平
摘要:在我國民俗文化中,面塑與民俗文化的交叉非常深。千百年來,面塑一直被廣泛應用于歲時節令和人生禮俗中,從婚慶與生殖、出生與延壽等角度分析面塑,有助于剖析民俗文化的寓意。
關鍵詞:面塑 民俗 文化
在我國,面塑藝術一直非常流行,面塑是一種傳統的民俗藝術。在農耕文明之中,面塑文化代表著人們對生活的熱切期望,承載著廣大人民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在我國廣大地區面塑普遍被使用,在婚喪嫁娶、生子祝福等禮俗之中,面塑不僅可以使人們之間的親情得到聯絡,還能夠傳遞家庭和諧,增進家庭情感。從生命視角下分析面塑,有助于我們理解在傳統社會中人們對于生命、心理文化等方面的認識,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對面塑內涵的理解。
一、婚慶愛情為主題的面塑及民俗寓意
在社會生活中,婚禮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古人常常將結婚視為終身大事。在農耕文明之中,為了求得婚姻美滿,家人往往會對新人八字進行占卜,選擇良辰吉日進行婚嫁,還需要調動所有的力量參與其中。在婚慶之中,所用的面塑題材非常廣泛,寓意也非常豐富,主題往往圍繞著新人永遠恩愛、早生貴子等主題進行。例如,人們常常在新人結婚時制作《喜上眉梢》《鴛鴦》等面塑,用來共同祝愿新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幸福美滿。而鴛鴦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寶玉黛玉讀書圖》面塑,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與美滿婚姻的向往。同時,一些面塑的主題往往還會與生殖和生育相聯系。因為在祝福新人的過程中,除了祝福新人白頭到老之外,還常常希望新人可以早生貴子,因此,《男娃女娃》面塑、《雙魚》面塑、《雙獅》面塑等等都會大量存在。通過觀察我們發現:植物、動物或者植物與動物相結合的形象,也會被使用在面塑之中,例如:以植物《石榴》《西瓜》等面塑在生殖題材面塑之中,瓜果使用頻率非常高,這些都與生殖主題相關。這明顯與瓜果中很多種子的生長規律相關,表現出人們祈求多子的含義,代表女子可以多生貴子、多子多福,萬代綿延的愿望,以表達人們思想中生殖理念,人們通常還喜歡使用《魚戲蓮》《蛇盤兔》等面塑形象來表達愛情,在這些面塑之中,不同生命之間有了交融途徑。這類面塑都被賦予了鮮明的象征意義,含有子孫綿延,生命不息的文化隱義,這些都是面塑中長盛不衰的題材。
長期以來,面塑使用于不同文化長河,已經擁有了豐富文化信息。面塑是我國民俗藝術中的一個璀璨明珠,反映了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生命魅力。總而言之,在生命主題面塑之中,人們常常通過面塑寄予后代興旺愿望。
二、生子祝福為主題的面塑及民俗寓意
對于一個人來說,從幼兒到成人各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習俗禮儀活動,這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反映了家庭對于新生命的愛護,這種文化在面塑之中也有體現,例如在陜西省寶雞等許多地方喜歡制作”扣小孩”面塑,意思是把初生的小孩扣住(不使其夭折),這種面塑的孕育在于小孩出生之后可以健康成長,不至于出現夭折的情況,反映了無數家庭對新生命的關愛與祝福。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情。
在成都地區,當孩子滿月之時,外婆會給孩子送去“鐘和柿子”面塑(諧音“中試”),這種面塑寓意可以金榜題名,可以光宗耀祖。在北方一些地區,外婆會給自己的小外孫制作《硯臺磨》面塑,以便可以使得自己的孩子讀書成才,為國家做貢獻。在四川地區,為了慶祝幼兒出生百天,外婆通常會制作“護甲饃”面塑,寓意孩子可以健康成長。在安徽淮北地區,每逢小孩的生日,大人也以小面人祝福孩子快樂成長。從以上的面塑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長輩對晚輩的愛護之情。從以上民間信仰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面塑都有充當吉祥物的含義,寓意祝福生命的意義。
除此之外,我國許多民俗文化中還融入了我國傳統文化,而“面羊”就是其中的一種。在我國河北、山西、陜西的一些地區,至今仍保留有捏“面羊”風的俗。在我國儒家文化之中,推崇倫理道德教育,“羊羔跪乳”本是動物的一種自然行為,由外婆制作《羊羔跪乳》面塑送給外孫,讓孩子將來可以恪守孝道,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以提升孩子的道德水平。寄寓著長輩對孩子存活和成長的良好祝愿和對未來的美好向往,這是在儒家文化影響下的面塑,是儒家文化滲透到民俗藝術中的表現,也反映了這一地區的民族社會生活,使得面塑擁有了更完善的內涵。
三、祝壽延年為主題的面塑及民俗寓意
在人生旅途之中,還有一部分禮俗與祝壽慶壽有關。祝壽慶祝通常是人們希望延續生命,達到延年益壽的愿望。對于家庭來說,老人的壽誕活動往往非常重大,這與中華民族尊老文化息息相關。長期以來,在我國各個社會階層之中,給老人辦壽宴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尤其是老人逢十大壽,有條件的家庭常常會很隆重的紀念,除了設置壽堂之外,還會宴請各方賓客,共同慶祝老人壽誕。在我國長江流域地區,尤其是在農村,每逢老人壽誕之日,祝壽所用的面塑必不可少。老人的兒女和親友都會精心制作“壽桃”或者“佛手”面塑,以供老人使用,這些面塑寓意老人長命百歲,延年益壽。通常而言,對于男性通常使用《八仙賀壽》《壽星》等面塑,對于女性通常使用《七仙女拜壽》《麻姑獻壽》等面塑,以表達晚輩對老一輩的賀祥與祝福。在這些面塑之中,壽桃成為了最具代表性裝飾品。相傳壽桃不僅可以使老人延年益壽,還可以達到老人驅邪功效。毫無疑問,壽桃已經被賦予了民俗功能,壽桃通常與其他祝壽的題材相互映襯,反映出人們對于生命的關注,希望可以延年益壽。
面塑作為一種民間生命力極強的造型藝術,生長扎根于民眾生活。那些用于人生禮俗的面塑,蘊含著祈福納祥、和諧安寧的文化精神;蘊含著豐富的民俗內容和民族文化信息,是一定歷史時期某一地區,人們的生活反映和心里表達。表達了人們對生存和繁衍的渴望;表達了人們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祝愿,這些都有助于從生命視角下的面塑來了解我們民族的悠久的民俗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2]陶思炎.風俗探幽[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2015.
[3]曹振峰.黃河萬里尋面花[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5.
[4]王江,段改芳.民間面花[M].北京:中國輕工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安徽省濉溪縣五鋪中心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