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幼華

【摘要】目的:腦出血患者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分析。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腦出血患者。將所有患者根據住院號隨機分為兩組,標準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方法進行護理,包括安排護理人員、給予合理的藥物治療,實時檢測患者生命體征;標準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增加下述護理方法,具體見下文。治療結束后,測量記錄所有患者對本次治療的護理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結果:標準組患者的總滿意例為48例,護理滿意率為97.96%;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滿意例為38例,護理滿意率77.5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可提高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減少護患關系糾紛,應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 腦出血;護理路徑;效果
【中圖分類號】7R22.1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096-01
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患者腦實質內血管破裂造成出血,腦出血屬于一種急性疾病,其病死率高達30-40%[1]。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越來越高,飲食結構也有顯著變化,高糖高脂食物增多,導致腦出血的發病率逐年增長[2]。臨床護理路徑是20世紀80年代從美國發明的,我國引進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3]。為了提高我院的護理質量和治療水平,現針對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間收治的腦出血患者66例的臨床護理方法進行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間,在作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腦出血患者98例,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4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5.58±3.15)歲。將所有患者根據住院號隨機分為兩組,標準組和對照組。排除下列情況患者:(1)酗酒、行動不便、表達不清的患者。(2)拒絕配合治療。(3)近期內接受抗抑郁治療的患者。(4)患有癌癥、白血病等重大疾病。(5)近期內接受激素治療。(6)有嚴重肝臟、腎臟疾病的患者。(7)神經功能障礙患者。
標準組患者49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齡為45-69歲,平均年齡為(52.23±3.83)歲。對照組患者49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齡為48-73歲,平均年齡為(56.45±2.52)歲。
分組后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及病史,P>0.05,所選患者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方法進行護理,包括安排護理人員、給予合理的藥物治療,實時檢測患者生命體征;標準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增加下列護理方法,具體內容如下;(1)入院后,為患者安排專業護理人員,明確醫院管理制度,安排患者盡快熟悉醫院環境。(2)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安排合理的檢查項目、檢查時間,檢查前和患者說明檢查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3)治療中,護理人員要準確記錄患者檢查情況,各項生命指標變化情況、用藥情況、康復運動情況以及心理變化。(4)患者出院時,要安排設計合理的康復運動,并指導患者堅持進行,注意患者的飲食控制、囑咐患者用藥合理,并進行定期隨訪。
1.3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測量記錄所有患者對本次治療的護理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統計兩組數據并進行統計學分析。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上述療效判斷標準統計得出下表數據,其中標準組患者的總滿意例為48例,護理滿意率為97.96%;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滿意例為38例,護理滿意率77.55%;兩組數據相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腦出血的發生和腦血管病變有直接關系,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血管老化等十分相關。腦出血患者的情緒要保持平穩,不能激動,患者的早期死亡率較高,疾病幸存者也會出現運動障礙、語言障礙等相關后遺癥[4]。
在上述研究中,患者入院后,為患者安排轉專業護理人員盡快熟悉醫院環境,可提高患者對醫院的認可度和舒適度;盡快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使用吸氧機、檢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盡快了解患者病情。檢查時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安排合理的檢查項目、檢查時間,檢查前和患者說明檢查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在治療中對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或者并發癥要給予及時關注。在患者身體允許的范圍內要給予適當的康復訓練,康復訓練的強度、方式、時間要合理安排。同時要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對其不良情緒要及時排解,如果患者處于昏迷狀態,則對其家人進行相關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除此之外,對患者用藥方式、時間、休息體位等要進行合理檢查和安排?;颊叱鲈簳r,要安排設計合理的康復運動,注意患者的飲食控制、囑咐患者用藥合理,并進行定期隨訪。在上述研究中,標準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綜合上述分析可知,臨床護理路徑可提高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減少護患關系糾紛,應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葉光琴.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2015,32(15):56-56.
[2] 暢金玲.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22(25):177-178.
[3] 朱姣姣,陶錫珉,陳小金.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8(24):76-76.
[4] 李春麗.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腦出血患者的價值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3):1847-1848.endprint